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及一些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妇女的剖宫产率平均高达60%~70%,自然分娩率严重下降,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我国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成为我国又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探讨第二次剖宫产术的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等,来说明二次剖宫产术对产妇健康的影响,以提示我们降低剖宫产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5月到2011年4月一年时间里262例第一次剖宫产术与30例第二次剖宫产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及手术后的出血情况,太后病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是第二次剖宫产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病率的发生率与第一次剖宫术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提示人们第一胎时不要轻易行剖宫产术,剖宫产后生育二胎时,对产妇有较大的风险。
【关键词】剖宫产术;二次剖宫产术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5月到2011年4月一年中剖宫产病例共292例,其中30例为第二次剖宫产术。将30例二次剖宫产术与262例第一次的剖宫产病例分为两组,两组在的手术方法完全相同,均为经腹子宫下段剖产术,且均采用新式剖宫产方法,且均采用的硬膜外麻醉,对两组的手术病人,分别在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拆线时间进行客观的比较,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出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拆线时间的平均值及术后感染的例数作比较。如下图:

2 结果
第二次剖宫产术,手术的总时间第一次所用平均时间为53分钟,第二次剖宫产用78分钟,明显长于第一次剖宫产术,两组数值有差异(P<0.05),可见手术难度比首次剖宫产增加了很多;术中出血量第一次剖宫产平均出血量为298毫升,第二次平均386毫升,多于首次剖宫产术,(P<0.05),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高;在术后排气的时间上看肠功能的恢复明显慢于第一次剖宫产术,术后感染增加,从术后拆线时间上看,切口愈合不如首次剖宫产手术。两组数值有差异(P<0.05)。
3 讨论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改进,以及麻醉、输血技术的进步和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剖宫产的安全性。近10年来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为剖宫率的升高,生育第二胎时,疤痕子宫增多,而疤痕子宫经阴道分娩时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很大,往往只能选择第二次剖宫产术。而剖宫产的重要并发症已不只是出血、感染、损伤,及血栓性疾病及败血症,还要重视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问题,再次妊娠时胎盘前置、子宫破裂、手术损伤等问题,所以有过一次剖宫产的经历,成了第二胎剖宫产的指征,而再次的剖宫产安全系数会再次降低,无论是手术的难度,产时的创伤及产后的恢复,都明显高于第一次手术。
3.1 第一次剖宫产平均需要53分钟,而第二次平均需要78分钟,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这是因为有过手术史的往往盆腹腔里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有的在分离过程中,增加了手术难度。甚至于造成副损伤。
3.2 第一次剖宫产术的术中出血平均298毫升,而第二次平均386毫升,第二次剖宫组的平均出血量及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次剖宫产组,引起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为胎盘因素、胎盘子粘连,植入的可能性增加了,子宫切口的撕裂、子宫破裂,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最为主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因为子宫上原疤痕的影响,使子宫复旧不良,出血里明显增多,影响到产后的恢复。
3.3 由于手术麻醉或术中对腹腔器官的广泛刺激,术后胃肠蠕动受到抑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胃肠麻醉,一般在术后8~72h整个肠蠕动恢复正常,开始排气或排便。而第二次剖宫产手术时间较长,原有的粘连对腹腔器官的刺激加大,使术后肠功能恢复就会更慢,自动排气时间长,影响了产妇正常进食,将不利于产妇在最短时间内康复和分泌乳汁,影响母乳喂养。并大大增加了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
3.4 有报道称剖宫产的术后病率及术后感染率为阻道分娩的7~ 10倍。而我们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首次剖宫产术262例中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的,主要是近年来抗生素的应用及手术中的无菌观念的加强,而二次剖宫产术,我们是采用的同样的抗生素,同样的手术方法,在同样的手术室进行的,30例中就有3例发生术后感染,发生率达10%,这可能与二次手术时间较长,腹腔脏器的粘连,子宫原有瘢痕处撕裂伤甚至开成自发性血肿有关。
当然二次剖宫产的产妇因为都是二胎,在产妇的年龄上平均要大于第一次剖宫产的,不排除产妇自身的一些因素,如贫血、水肿、肥胖、营养不良多种高危因素综合作用使得二次剖宫产在手术难度上,术后恢复情况均不如首次手术,但若第一胎能自然分娩,那么二胎时阴道分娩的几率要高得多,即使有剖宫产手术指征,手术也较没手术过的产妇安全多了,所以说就从生育二胎这一方面来考虑,降低剖宫产率是当今产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总之,剖宫产只是一个助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但终究不是一种理想和完美的分娩方式,而且剖宫产率上升使母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因此,降低剖宫产率是实施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资料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
【关键词】剖宫产术;二次剖宫产术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5月到2011年4月一年中剖宫产病例共292例,其中30例为第二次剖宫产术。将30例二次剖宫产术与262例第一次的剖宫产病例分为两组,两组在的手术方法完全相同,均为经腹子宫下段剖产术,且均采用新式剖宫产方法,且均采用的硬膜外麻醉,对两组的手术病人,分别在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拆线时间进行客观的比较,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出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拆线时间的平均值及术后感染的例数作比较。如下图:

2 结果
第二次剖宫产术,手术的总时间第一次所用平均时间为53分钟,第二次剖宫产用78分钟,明显长于第一次剖宫产术,两组数值有差异(P<0.05),可见手术难度比首次剖宫产增加了很多;术中出血量第一次剖宫产平均出血量为298毫升,第二次平均386毫升,多于首次剖宫产术,(P<0.05),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高;在术后排气的时间上看肠功能的恢复明显慢于第一次剖宫产术,术后感染增加,从术后拆线时间上看,切口愈合不如首次剖宫产手术。两组数值有差异(P<0.05)。
3 讨论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改进,以及麻醉、输血技术的进步和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剖宫产的安全性。近10年来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为剖宫率的升高,生育第二胎时,疤痕子宫增多,而疤痕子宫经阴道分娩时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很大,往往只能选择第二次剖宫产术。而剖宫产的重要并发症已不只是出血、感染、损伤,及血栓性疾病及败血症,还要重视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问题,再次妊娠时胎盘前置、子宫破裂、手术损伤等问题,所以有过一次剖宫产的经历,成了第二胎剖宫产的指征,而再次的剖宫产安全系数会再次降低,无论是手术的难度,产时的创伤及产后的恢复,都明显高于第一次手术。
3.1 第一次剖宫产平均需要53分钟,而第二次平均需要78分钟,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这是因为有过手术史的往往盆腹腔里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有的在分离过程中,增加了手术难度。甚至于造成副损伤。
3.2 第一次剖宫产术的术中出血平均298毫升,而第二次平均386毫升,第二次剖宫组的平均出血量及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次剖宫产组,引起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为胎盘因素、胎盘子粘连,植入的可能性增加了,子宫切口的撕裂、子宫破裂,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最为主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因为子宫上原疤痕的影响,使子宫复旧不良,出血里明显增多,影响到产后的恢复。
3.3 由于手术麻醉或术中对腹腔器官的广泛刺激,术后胃肠蠕动受到抑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胃肠麻醉,一般在术后8~72h整个肠蠕动恢复正常,开始排气或排便。而第二次剖宫产手术时间较长,原有的粘连对腹腔器官的刺激加大,使术后肠功能恢复就会更慢,自动排气时间长,影响了产妇正常进食,将不利于产妇在最短时间内康复和分泌乳汁,影响母乳喂养。并大大增加了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
3.4 有报道称剖宫产的术后病率及术后感染率为阻道分娩的7~ 10倍。而我们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首次剖宫产术262例中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的,主要是近年来抗生素的应用及手术中的无菌观念的加强,而二次剖宫产术,我们是采用的同样的抗生素,同样的手术方法,在同样的手术室进行的,30例中就有3例发生术后感染,发生率达10%,这可能与二次手术时间较长,腹腔脏器的粘连,子宫原有瘢痕处撕裂伤甚至开成自发性血肿有关。
当然二次剖宫产的产妇因为都是二胎,在产妇的年龄上平均要大于第一次剖宫产的,不排除产妇自身的一些因素,如贫血、水肿、肥胖、营养不良多种高危因素综合作用使得二次剖宫产在手术难度上,术后恢复情况均不如首次手术,但若第一胎能自然分娩,那么二胎时阴道分娩的几率要高得多,即使有剖宫产手术指征,手术也较没手术过的产妇安全多了,所以说就从生育二胎这一方面来考虑,降低剖宫产率是当今产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总之,剖宫产只是一个助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但终究不是一种理想和完美的分娩方式,而且剖宫产率上升使母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因此,降低剖宫产率是实施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资料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