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zho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在数学这门主课的学习过程中学得累,任课老师也教得累。学生到最后也只能依葫芦画瓢地解题,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相当低下。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越来越深入,学好数学不再是一味地让学生做题做题再做题,同时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也已慢慢演变成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这样一个“场所”中能够尽情得到适放。然而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压制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也使得教学变得机械、沉闷,使得学生对数学这门课失去了兴趣。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我们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那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填补其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实践,反之又作用于实践,要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给学生以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众所周知,教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材内容也是所有知识点最基本的体现。由于每个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情况不同,必须通过讨论、交流、提炼、反思才能形成新的认识。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学习,深刻地体会,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内涵。同时在对教材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在适当的地方插入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继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五、开放教学手段,连接Internet,使课堂教学网络化。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传统教学陈旧的教学手段和简单的教学技术在当今世界的多层次教学、演示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力不从心。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使得教学情趣盈然、丰富多采,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
  现代教育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仅依靠听觉,那么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仅能保持10%;若仅依靠视觉,则三小时后能保持72%,三天后可保持20%;如果综合依靠视觉和听觉,则三小时后可保持85%,三天后可保持信息量的65%,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使学习者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测和尝试,对数学对象进行多重表征,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创新灵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密度。
  计算机的高分辨率的动态图像演示功能和绘图功能,以及快速的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为演示教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开发计算机应用,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培养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崭新教学系统。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是利用计算机与人“面对面”和人与机“交互性”的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及时反馈矫正。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解决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和进度的差异,提高教学效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拓宽了开放式教学新渠道、新途径。同时,也为新课改的前提立下良好的基础。
  六、课后作业的优化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学科,但目前教师布置作业时均会局限于课本,而拘于课本的静态作业单调封闭,学生埋头于这样繁复的书面练习只会苦不堪言,更容易出现厌烦感。所以课后作业的设计,是老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巩固。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布置有效的课内外作业,可大面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既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的作业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参考文献[1]马小为.初中数学应用开放题演练[M].西安:未来出版社,2001.
  [2]蒋成禹.教师案例集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任志鸿.新课程标准优秀教案[M].海南:南方出版社,2003.
  [4]李淑文.中学数学教学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物理素质的提高,加强质疑能力的培养,就要及时关注和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和行为状态,灵活机智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进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探索,是顺利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质疑能力一、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景,培养质疑能力。   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教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专家和一线教师在教研教学中对提高物理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作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有很多研究成果在不断的推广。笔者认为,课堂有效甚至高效必须从众多微乎其微的环节抓起,课前预备时间就是其中之一。现谈谈如何利用课前预备时间,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进入教室
【摘要】新课改要求我们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验探究中,有许多实验存在安全隐患,这往往容易被忽视。本文就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安全案例及学生实验环保意识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学化学课本中,将近一百七十多个化学
21世纪的今天,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发展成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而且成为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然而生物学科在我国是初中学校的眼中一直是“小学科”,老师眼中的“豆芽科”,学生眼中的“副科”,我国应该如何改变现状呢?我国在生物教学方面又应该如何运用.?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好生物呢?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渗透到生命科学
【摘要】中学化学与其它课程一样,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部分,必须十分重视。在化学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双方面的配合进步会更快,效果会更好!【关键词】化学教学学生体会长期以来,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普遍反映是:内容多而杂,机械记忆多于理解,加之高中化学知识范围的逻辑性又不如数学物理那样明显和严格,学生总感觉化学不好读。在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总结出几点体会在此跟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中学生物教学,提高生物教学效果是广大中学生物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教者将从教师要转变观念,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一课题。【关键词】优化新课程理念教学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扎实推进,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精选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