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应用,是避免建筑工程使用功能与使用寿命提前遭到破坏的一项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加强其防水技术的应用,以保证建筑表面的施工质量。本文对于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应用原则和应用要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施工应用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proof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s to avoid the construction functio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life ahead of an important link.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ought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proofing technolog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surfa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points of the certai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aterproofing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引言: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日渐增加。而大量兴建中或建成不久的建筑在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同时,其正常使用功能与使用寿命也受到了倍加关注。而建筑工程防水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就是避免建筑工程使用功能与使用寿命提前遭到破坏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对于建筑工程防水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要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一、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应用原则
1、建筑工程防水的设计原则
在建筑工程的防水设计中,其设计原则主要有在迎水面进行设防和以防为主、防排结合两条思路,同时还包含了多道设防、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水并济、节点密封等一系列防水技术措施,并参照不同的工程环境,通过各种措施因地制宜地进行防水工程的综合处理,以期实现建筑工程预计的防水目标。
2、建筑工程防水的材料选型原则
当前我国建材市场中的防水材料五花八门,不过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即用于大面积防水的涂膜防水、卷材防水和片材防水,用于细部节点防水的密封防水材料,以及用于特殊用途的防渗堵漏防水材料。当然其中每一种类型的防水材料当中又可以再进行细分,比如卷材防水就可以分為橡胶型、沥青型以及高分子型等;而涂膜防水又可以分为复合型、水泥基型以及高分子型等。其每种类型的防水材料都各有其优缺点,所以就应当按照建筑工程的防水部位、环境类别、防水设计等级以及防水功能需求等来对防水材料进行合理地选择,以求充分发挥各种类型的防水材料的优点,从而实现最优的防水目标。
二、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应用准备工作
1.防水基层的处理
防水层是依附于结构基层的,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因此在防水层施工之前应先对基层进行处理。一般基层应做到坚实、平整、表面无起砂、起皮、裂缝和积水,含水率符合规范的要求,转角部位还应做成圆弧,阴角直径宜大于五公分,阳角直径宜大于五公分。对于卷材等需要涂刷基层处理剂的,应控制基层处理剂涂刷的时间,一般只允许提前半天进行。
2.防水材料的管理
我们应该在施工前严格对防水材料的质量进行把关。优先选用厂家信誉好、材料品质好的企业来供应防水材料,而不能贪图便宜,使用劣质的防水材料,到头来反而得不偿失。防水材料使用前,还必须要按照国家相应规范的要求对防水材料的强度、延伸率等性能进行抽检,以确保防水材料的质量。
3.良好的防水技术交底及其样板施工制度
第一,施工前,应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作业人员对防水施工的工艺和重点部位的处理措施都有所了解。第二,大面积正式施工之前,还应先进行样板的施工,使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工艺有更深的认识,并在样板的施工中提前发现问题,预防预控,以免影响整个防水工程的质量。
三、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应用过程控制
以聚合物水泥基涂膜防水为例。
1,防水材料的配置控制
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把液料、粉料加水进行调制,水的填加量可适量调节,以调整涂料的粘稠度,以满足立面和平面不同施工部位的施工要求。浆液须搅拌均匀,保证无结块,拌和好的浆液应在三小时内用完。各层涂料应分别按照对应的配比进行配置,不得混淆使用。
2.细部附加层的施工控制
应先做细部附加层的施工,然后再进行大面防水涂料的施工。细部施工时应先对管根等部位的凹槽内嵌填密封膏,密封材料应压嵌严密,并与缝壁粘结牢固,不得有开裂、鼓泡和塌陷的现象。在地漏、管根、阴阳角和出入口等易发生漏水的薄弱部位,应加一层胎体增强材料,材料宽度不小于三十公分,搭接宽度不小于十公分。
3.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时应注意每次涂刷的时间间隔,须待前一次涂刷的浆体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次涂刷,一般为八小时左右。多遍涂刷,直到达到设计要求厚度,每遍涂刷方向应与前一遍涂刷方向垂直。
四、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细部节点控制
1.接缝位置的防水节点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防水的接缝位置,应沿着接缝部位先用三公分宽的橡胶止水带进行粘贴,然后再在其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密封的部位涂刷三十公分宽、一毫米半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最后等到接缝处的涂膜防水干燥成膜之后,再铺贴一层三到五毫米厚的高分子卷材防水。
2.螺栓连接位置的防水节点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螺栓连接位置的防水处理相对而言更加困难,通常的防水技术都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防水效果,尤其是一旦该位置发生了形变,就很容易导致螺栓将防水层捅破,从而造成渗漏现象的出现。因此,我们可以先考虑采用聚氨酯密封膏来将该位置的螺栓整个包裹起来,并做成一个圆弧的形状。这样不但能够防止螺栓在发生较大形变时对防水层可能造成的破坏,而且也更有利于聚氨酯涂膜防水的施工,从而确保涂膜防水的施工质量。
五、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成品保护措施
作为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品保护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其成品保护的优劣却是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和防水效果。因此,在防水层的施工全过程中,都应重视对其进行成品保护;尤其是在闭水试验完成之后应当及时进行防水保护层的施工,从而尽量避免防水层遭到破坏。
其主要保护措施有:第一,防水施工操作人员应当穿软底鞋,而不允许穿带钉子的或硬底的鞋进入施工现场,以防对防水层造成破坏;第二,在防水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和质检员应进行全过程的质量跟踪检查,一旦发现被破坏的部位就要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修补,从而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第三,在防水层上进行钢筋安装和模板安装施工时,应当尽量避免对防水层造成冲击,若有必要还可通过加设柔性材料来对防水层进行隔离保护,同时严禁在防水层上丢掷钢管、钢筋等施工材料与工具,以防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加强其防水技术的应用,以保证建筑表面的施工质量。而随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技术的逐渐成熟,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建筑工程质量将会更为可靠。同时,采用优良的涂膜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来进行建筑表面的防水,施工方便,质量可靠,并且还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近年来的大量建筑工程中防水层施工实践证明,其防水具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英良. 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J].科技信息,2011(10).
[2] 黄少文. 建筑工程防水技术应用 [J]. 广东建材,2011(04).
[3] 徐虹飞.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要点 [J].江西建材. 2010(01).
[4] 段俊生. 浅析建筑防水工程中常用材料及施工技术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5).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施工应用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proof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s to avoid the construction functio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life ahead of an important link.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ought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proofing technolog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surfa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points of the certai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aterproofing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引言: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日渐增加。而大量兴建中或建成不久的建筑在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同时,其正常使用功能与使用寿命也受到了倍加关注。而建筑工程防水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就是避免建筑工程使用功能与使用寿命提前遭到破坏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对于建筑工程防水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要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一、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应用原则
1、建筑工程防水的设计原则
在建筑工程的防水设计中,其设计原则主要有在迎水面进行设防和以防为主、防排结合两条思路,同时还包含了多道设防、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水并济、节点密封等一系列防水技术措施,并参照不同的工程环境,通过各种措施因地制宜地进行防水工程的综合处理,以期实现建筑工程预计的防水目标。
2、建筑工程防水的材料选型原则
当前我国建材市场中的防水材料五花八门,不过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即用于大面积防水的涂膜防水、卷材防水和片材防水,用于细部节点防水的密封防水材料,以及用于特殊用途的防渗堵漏防水材料。当然其中每一种类型的防水材料当中又可以再进行细分,比如卷材防水就可以分為橡胶型、沥青型以及高分子型等;而涂膜防水又可以分为复合型、水泥基型以及高分子型等。其每种类型的防水材料都各有其优缺点,所以就应当按照建筑工程的防水部位、环境类别、防水设计等级以及防水功能需求等来对防水材料进行合理地选择,以求充分发挥各种类型的防水材料的优点,从而实现最优的防水目标。
二、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应用准备工作
1.防水基层的处理
防水层是依附于结构基层的,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因此在防水层施工之前应先对基层进行处理。一般基层应做到坚实、平整、表面无起砂、起皮、裂缝和积水,含水率符合规范的要求,转角部位还应做成圆弧,阴角直径宜大于五公分,阳角直径宜大于五公分。对于卷材等需要涂刷基层处理剂的,应控制基层处理剂涂刷的时间,一般只允许提前半天进行。
2.防水材料的管理
我们应该在施工前严格对防水材料的质量进行把关。优先选用厂家信誉好、材料品质好的企业来供应防水材料,而不能贪图便宜,使用劣质的防水材料,到头来反而得不偿失。防水材料使用前,还必须要按照国家相应规范的要求对防水材料的强度、延伸率等性能进行抽检,以确保防水材料的质量。
3.良好的防水技术交底及其样板施工制度
第一,施工前,应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作业人员对防水施工的工艺和重点部位的处理措施都有所了解。第二,大面积正式施工之前,还应先进行样板的施工,使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工艺有更深的认识,并在样板的施工中提前发现问题,预防预控,以免影响整个防水工程的质量。
三、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应用过程控制
以聚合物水泥基涂膜防水为例。
1,防水材料的配置控制
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把液料、粉料加水进行调制,水的填加量可适量调节,以调整涂料的粘稠度,以满足立面和平面不同施工部位的施工要求。浆液须搅拌均匀,保证无结块,拌和好的浆液应在三小时内用完。各层涂料应分别按照对应的配比进行配置,不得混淆使用。
2.细部附加层的施工控制
应先做细部附加层的施工,然后再进行大面防水涂料的施工。细部施工时应先对管根等部位的凹槽内嵌填密封膏,密封材料应压嵌严密,并与缝壁粘结牢固,不得有开裂、鼓泡和塌陷的现象。在地漏、管根、阴阳角和出入口等易发生漏水的薄弱部位,应加一层胎体增强材料,材料宽度不小于三十公分,搭接宽度不小于十公分。
3.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时应注意每次涂刷的时间间隔,须待前一次涂刷的浆体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次涂刷,一般为八小时左右。多遍涂刷,直到达到设计要求厚度,每遍涂刷方向应与前一遍涂刷方向垂直。
四、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细部节点控制
1.接缝位置的防水节点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防水的接缝位置,应沿着接缝部位先用三公分宽的橡胶止水带进行粘贴,然后再在其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密封的部位涂刷三十公分宽、一毫米半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最后等到接缝处的涂膜防水干燥成膜之后,再铺贴一层三到五毫米厚的高分子卷材防水。
2.螺栓连接位置的防水节点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螺栓连接位置的防水处理相对而言更加困难,通常的防水技术都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防水效果,尤其是一旦该位置发生了形变,就很容易导致螺栓将防水层捅破,从而造成渗漏现象的出现。因此,我们可以先考虑采用聚氨酯密封膏来将该位置的螺栓整个包裹起来,并做成一个圆弧的形状。这样不但能够防止螺栓在发生较大形变时对防水层可能造成的破坏,而且也更有利于聚氨酯涂膜防水的施工,从而确保涂膜防水的施工质量。
五、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成品保护措施
作为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品保护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其成品保护的优劣却是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和防水效果。因此,在防水层的施工全过程中,都应重视对其进行成品保护;尤其是在闭水试验完成之后应当及时进行防水保护层的施工,从而尽量避免防水层遭到破坏。
其主要保护措施有:第一,防水施工操作人员应当穿软底鞋,而不允许穿带钉子的或硬底的鞋进入施工现场,以防对防水层造成破坏;第二,在防水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和质检员应进行全过程的质量跟踪检查,一旦发现被破坏的部位就要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修补,从而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第三,在防水层上进行钢筋安装和模板安装施工时,应当尽量避免对防水层造成冲击,若有必要还可通过加设柔性材料来对防水层进行隔离保护,同时严禁在防水层上丢掷钢管、钢筋等施工材料与工具,以防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加强其防水技术的应用,以保证建筑表面的施工质量。而随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技术的逐渐成熟,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建筑工程质量将会更为可靠。同时,采用优良的涂膜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来进行建筑表面的防水,施工方便,质量可靠,并且还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近年来的大量建筑工程中防水层施工实践证明,其防水具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英良. 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J].科技信息,2011(10).
[2] 黄少文. 建筑工程防水技术应用 [J]. 广东建材,2011(04).
[3] 徐虹飞.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要点 [J].江西建材. 2010(01).
[4] 段俊生. 浅析建筑防水工程中常用材料及施工技术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