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课”走向“术课”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节课中,老师主讲,学生主记主背,没有花招,没有花架子,教学落到了实处,这种教学就是 “文言素课”。其实这样的文言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学生只是为学文言而学文言,没有积极性,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所以文言教学应该在“素课”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高,让文言教学生动、有趣,展现文言的魅力,体现文言教学的艺术,即文言的“术课”。
  【关键词】文言教学;素课;术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45-02
  
  很长一段时间来,文言教学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而采取了很多方法。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本是好事,但有的教学流于形式,耍花招,摆花架子,课堂华而不实,花而无效,有人戏称为“花课”。这种课教师努力了,学生认真了,可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减少此类现象呢?文言文该如何教学呢?
  简言之,文言教学应该回归到其基本任务上来。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因此,文言文教学就应落实这些教学任务,注重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言朗读与背诵等方面的教学。
  传统的文言教学是:老师一字一字地解释,一句一句分析、翻译,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然后学生读读背背,再加上课后习题训练(其实很多答案老师在讲课中已经告知,学生只是记忆的机器)。一节课中,老师主讲,学生主记主背,没有花招,没有花架子,教学落到了实处,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文言教学,这才是有效的文言教学。这种教学就是 “文言素课”。其实这样的文言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文言词句古老难读,文言事理遥远难懂,一言堂单调乏味。学生只能是为学文言而学文言,没有积极性,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所以文言教学那就应该在“素课”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高,让文言教学时生动、有趣,展现文言的魅力,体现文言教学的艺术,即文言的“术课”。
  “术课”是指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最终目的的生动有效的讲求艺术性的教学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文言教学就应该是基于互动、积极思考、大胆表达、提高能力的有效教学。
  一、拉近距离
  文言文作为古代书面语言,记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
  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俗话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从古人的智慧中可以明白当今的许多事理。温家宝总理就常引用古文来说明当今问题。(详见温总理2008年3月31日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我们在讲课前让学生明白课文的现实意义:如上《烛之武退秦师》前,可以设计“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你如何劝发达国家减排?不会,就学学祝之武如何劝秦国退兵。”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烛之武退秦师》的距离。学生学了这课,了解古人的劝说艺术,希望自己有口才,那就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几课,让学生学习文种、邹忌、触龙的劝说艺术,这单元就给学生以劝说方面的启示就可能影响他们一生。学生说自己这辈子没希望,那就学习《屈原列传》《报任安书》,看看屈原、司马迁面对的困境,学生将自己与先人一对比,自己的困境算得了什么,当然就会奋进了。学习前人智慧,可以开创明天盛世。学生明白了文言学习是有用的,自然对文言学习会有积极性的。教学中,老师关键是要把文言中的事理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给古老的文章以现实意义,拉近距离,让学生明白学古文也是有用的。
  二、激之以趣
  学生想学文言了,那文言课堂就不要将学生吓跑了,要千方百计提高趣味,改革传统的讲、记、读、背等教学模式,引进活动课、讨论课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字词教学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字典》等)自主处理,句式让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语境分析实词与分析句式,这些关键要让学生动起来。(当然老师应有练习检查或小组竞赛等方式督促)这样既落实文言文教学任务,也训练学生能力,还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这可能会慢些,但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专研精神,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以后就可以少教或不教。
  文言教学中,朗读训练是重要任务,可以范读、领读、齐读,也 可以分组朗读、背诵性朗读等,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可读全篇,也可读某几段、某一段,还可以读某几句或某一句。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进而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庄暴见孟子》中“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猜测的语气。“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猜测的语气。“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控诉、责难的语气。
  文言翻译,素课中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口译、老师修正补充,这样学生容易变成收录机或听写员,用活动课形式进行翻译教学,既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
  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上课前,将文中重点句子写在卡片上,课堂上学生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将上面的句子翻译在黑板上,再根据翻译情况进行纠正、补充,学生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教学环节也应以想方设法增加课堂趣味,教学中的板
  书设计尽量直观、有趣,突出重点,激发学生的趣味,文言教学涉及到归纳,举行命名的活动,让课堂情趣满是。如《庄暴见孟子》最后一段,可以安排学生给两种场景命名:民怨载道图、黎庶安乐图。
  三、积极引导
  前面可以说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这里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文言的积极性、主动性给调动起来了,并不是听之任之,教师还要加以引导。如词语上,教师要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并将文章的重点词写在黑板上,学生方向明确,重点突出,事半功倍。《寡人之于国也》中“数罟不入洿池”,融进环保意识拉近距离后,抓住三个难点展开,引导学生对古文字探讨与研究。“数”,是小学掌握的常用字,但因多音多义,读音与意义常混淆。许慎《说文》:“数,计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计数为本义,因谓所计数为数。计数频繁,故为频数,又为数密也。”原来,表示计数,音shú,是数的本义。名词与动相因,词类活用成为固定意义,引申为数目,音shù。因计数频繁,引申为屡次、频频,音shuò,又引申为密,音cù。“罟”字较生僻。“罒”,是网字的变形,本象网形。楷书中的 “罒”旁的字多有网义,如“罗”指捕鸟网,“罩”指捕鱼网。洿池,洿(wū),浊水不流。指污浊的水不流动。王筠《说文句读》:“洿、池同物,但分清浊耳。”因此,洿池泛指池塘。古人在鱼类的生长繁殖期,不许密网捕鱼。教师能这样深入浅出地讲清汉字的形音义,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培养学生专研文言文的习惯。同样,文言中典型的句式也可以写在黑板上,让同学来分析,然后加以引导,学生也就掌握了句式特点。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更要积极引导学生朝着学习目标前进。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只是知识,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掌握方法并形成能力才是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文言教学也应积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加以引导。
  四、学用结合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知识会用了,才算是真正的形成了学生的能力。文言教学也应该想法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技巧给用上。如《小石潭记》结合学生的游记进行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石潭记》是游记中的佳品,是学生学写游记的绝好范文。
  学构思:《小石潭记》在构思上有两大优点。(一)线索明晰,文章以游踪和视线为序:作者先从来路写起,先听到水声,后看到潭水,再看到潭的全貌和周围的景色;接着写潭中的鱼;再把视线荡开,写溪流。这样按照游踪的顺序,由远而近;又顺着视线,由近及远,层次分明。(二)因景触情,情景交融。刚听到如鸣佩环的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因“其景过清”,加上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长期被贬,顿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寞感伤之情跃然纸上。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佳境。
  学技巧:文章写景时运用了多种手法(一)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写潭水的清澈,先正面描写“水尤清冽”;再写阳光、鱼影,“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透潭底,鱼影清晰地印在潭底的石头上,足见潭水的清澈,这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有概括,有具体,形象生动。(二)动静结合。“青树翠蔓”是静景;“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枝条的动态。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将鱼的动态与静态结合,颇有情趣。(三)运用多种修辞。水声“如鸣佩环”,溪岸“斗折蛇行”,“岸势犬牙差互”,运用比喻,写出水声的清脆悦耳,溪岸的曲折悠长,岸势的参差不齐。鱼“似与游者相乐”,运用拟人,道出鱼的多情,也是将人的喜悦之情移植在鱼的身上。
  让学生借鉴这些方法写一篇游记,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改变层次混乱、情景脱节、描写匮乏等游记的通病,让学生的写景少些呆板、多些灵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又如文言虚词用法的复习,在老师(或学生,最好是学生)归纳后,让学生编写生活小故事,要求尽量将虚词的用法用上,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也有了复习情趣。如将“而”的用法编写文言故事:
  某生丑而笨,故博学而日叁省乎己。晨则匆匆而起,昼则终日而学,功到而成绩优。其师赞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也。”一日,某生正苦读于教室,一贵公子前曰:“君而有意,同去玩电脑、打游戏,何如?”某生决然曰:“尔翁总经理也。吾父,一农民而已。吾须苦读而求功名。”
  总之,文言教学应避免花而无用的形式,改变单调无味的讲讲读读,讲求方法,采取多种形式与手段,增强课堂趣味,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实现文言教学的实用性、高效性、艺术性。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作文基础性的学科,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受到了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项目教学法得到了普遍应用,高等教育活动中项目教学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尝试分析动漫教学改革中项目教学法
黄自先生在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所涉及的题材的范围却比较宽,大部分作品都具有较高的艺术质量,尤其是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部分,具有较高
【摘要】写作素材是写作内容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来源,没有这个来源,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流,无本之木,将行之不久。本文笔者就如何引导和促进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共勉。  【关键词】活动;作文素材;积累;源头活水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48-01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饭如此,写文章更是这样。写
初中是学生性格和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初中生道德观的养成和性格的塑造.在初中阶段,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