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行政化形成原因及其弊端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一种现象,官本位倾向非常严重。它是由于政府长期以来对高校的行政管理模式下,加之市场经济的影响造成的。高校行政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表现在政府主导的外部的行政化,一个表现为内部学术让位于权术的内部行政化。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
  关键词:高校行政化;办学自主权;学术自由;弊端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80-01
  一、高校行政化的成因
  (一)什么是高校行政化。对于高校行政化的概念界定,南方科技大学第一任校长朱清时院士曾提出:“所谓大学行政化,(指)中国高校是靠行政权力在驱动,而不是在靠优秀的学术来驱动的。”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指出,行政化管理倾向有两个方面,一条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另外一条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高校的“行政化”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制度中的一个顽疾,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各种弊病的总病根。“行政化”对一所大学的制度、管理、科研、教学以及学校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是一所大学发展和进步的拦路虎。而同时,“行政化”弊病的日益凸显,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遭受舆论的严厉批评。
  (二)高校行政化的形成。追本溯源,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于建国初期形成,是普遍存在的集权式行政模式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当时国家为加强教育文化事业管理而采取的举措。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并未使这一体制发生改变,反而因为人们因为追求权力和利益等原因,使高校行政化的程度更加严重,据统计,自1992年以来,我把30余所高校定级为副部级事业单位。而地方所属高校的级别也多被确定为正局级或副局级事业单位。而这些高校的书记和校长自然就具有了同高校级别相同的行政级别。高校中的行政化不仅代表了高校中管理者的地位,同时在对外交往中也表明了书记、校长的话语级别。
  二、高校行政化的弊端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从政府和学校的关系来讲,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和控制太多、太强,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经费划拨、教育评价、校长任命等都由政府说了算;从学校内部来讲,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控制着学术权力。
  (一)政府主导:外部行政化。高校现阶段外部行政化表现为政府管理权限过大,在与高校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高校因自主权的丧失,在与国家的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高校的外部行政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人事、财务和管理等都受制于政府。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不仅学校的人事、财权等都掌握在上级行政部门手中,甚至连学校的一些具体业务,学校也无权管理。这其中就包括:一是学校的各项经费由上级划拨,包括各种科研项目经费和专项经费等;二是高校的学位和专业设置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控制;三是对学校的评估、评定,是上级主管部门来操办的。简而言之,在我国,政府行政机关绝对掌握了大学的办学、经济、管理等权利。
  2.过分的行政干预弱化学术权利。上级主管部门对于高校的过度管理,还会弱化高校的学术权力。一是上级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不会过多考虑高校实际情况,而是根据行政命令来操作。二是对学校的人财物支持不以实际需求为依据,而是根据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随意调整。三是由于学校的人财物都掌控在上级部门手中,因此,高校的各层面管理都被严重插手,使高校被动的围绕政府指挥棒运动,极度缺乏自主权。
  以上情况导致大学无法自主发展自己特色,要按行政命令行事;学校也无法把精力集中在教学和科研上,反而醉心于向上级部门争取权利。这些种种都是和大学的独立精神背道而驰的。
  (二)行政主导:内部行政化。大学自中世纪诞生以来,始终把知识的创造和人才的培养作为自身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其作为学术性组织与政府和企业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在我国,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存在着用行政的手段和思维管理高校,没有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办学的倾向与问题,这就是高校的“行政化”。高校“去行政化”就是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办高校,把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而非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行政压制学术。行政和学术应该平行发展,一个侧重于对学校制度建设、合理运转方面的管理工作;另一个则是为学校的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服务的。而现如今的我国高校如企业一般,市场化,竞争机制、等级地位占据主导,学术权力也掌握在行政人员手中,而且学术地位被行政严重压制。
  2.官僚化严重。在高校行政化趋势的背景下,大学管理人员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了官员特征,出现教师官僚化的倾向。高校成了官场,产生了几十名副部级高官,几千名厅级干部。这种科层化、官僚化的管理构成行政级别差异,使津贴、经费等资源按级别分配的情况日益突出,难以实现公平、公正,使想做官成为一股潮流,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心理失衡,不再安心于一线教学工作,试图谋取“一官半职”,这必然会直接给科研与教学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3.权利过分集中,容易滋生腐败。高校的行政机构多为纵向管理模式,由学校到二级学院和各管理部门,横向无交流,各学院、部门以及学校层面会出现多个手握大权的一把手,而高校的监管措施不足,非常容易滋生腐败现象。而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也多出现为了政绩而劳民伤财或者形式主义,严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三、总结
  总而言之,大学应该崇尚民主,尊重学术。高校行政化破坏了学术自由和人文精神,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术自由是大学学者们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的自由。回首一百年前,蔡元培开创的“北大精神”,正是我国学术自由的开端,今日大学的发展,只有充分享有学术自主权,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才能承担起大学培养人才、学术研究的责任。逐步實现高校“去行政化”必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恢复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重塑大学精神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熊丙奇.高校行政化之弊端[J].学习月刊,2009,21:28-29.
  [2]于书伟.试论高校行政化的成因、弊端及解决途径[J].河南教育(中旬),2010,09:9-10.
  [3]王士臣.探析我国高校行政化的产生、现状及弊端[J].改革与开放,2014,16:17-18.
  [4]段伟.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我国高校行政化弊端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5:251-252.
  [5]段溢波.高校行政化:表征、弊端及成因[J].学习月刊,2011,06:133-134.
  作者简介:唐祎迪(1991—),男,汉族,河南周口人,江西农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在读。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与纪律管理是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要搞好这两个方面的管理,应讲究心理策略。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心理策略:明确课堂教学常规的涵义和意义,掌握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的伊宁县盖买村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村子。然而,当年的盖买村干部组织松散,民心涣散,在县里141个行政村中常年倒数第一。谁想到,没几年的功夫,盖买村竟然摇身变为“民族团结先进村”“社会稳定和谐村”“村风文明示范村”……“火车头”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元敏功不可没。临危受命  盖买村的维吾尔族人占到80%,还有一些回族,而李元敏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汉族女子。彼时
期刊
2018年5月,对于东亚的中日韩三国而言,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月份。一阵煦日暖风终于将该地区多边合作的阴霾吹散,而中日两国“政冷经冷”的局面也迎来了值得珍惜的进一步回暖契机。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率团赴东京出席了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而这距离上一次中国政府总理踏上日本国土进行访问已经过去了7年的时间。  弹指一挥间。这7年里中日关系经历了不尽的风风雨雨。如今,在国际形势复杂变化
函数作为初中数学课本中的重要内容,经常在中考数学题中出现,而且是中考数学题中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本文总结了中考数学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与函数相关的几种类型题,希望对广大的初
中共十九大结束之后,中央政治局在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主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上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深入人心。从国际格局演变的角度看,在过去的40年时间里,中国紧紧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加速发展,不仅经济总量攀升至世界第
60多年来,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实物商品交易会之一,“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见证了中国成长为贸易大国的光荣与梦想。40年前,中国打开了开放的大门,特别是17年前,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的浪潮,写下了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  2018年,中国开世界之先河,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将写下中国开放史上的新篇章。智慧中国,向优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