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某医院2010年8月到2011年8月的92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52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出院护理模式,干预组组采用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结果 三个月之后,干预组的NIHSS和HAMD评分比对照组低,MMSE、FMA和BI评分比对照组高。同时,干预组在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环境上的评分都比对照组要高。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用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有利于其康复。
【关键词】 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脑卒中患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9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55-02
由于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以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重大疾病之一。而因為脑卒中患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或者情感障碍等,所以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护理工作。而家庭综合病床的开设,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医院病床紧张的问题,也能消除患者对与住院的一种抵触心理,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对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8月到2011年8月的92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52例,干预采用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出院护理模式。其中,患者中无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干预组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体重和血压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 对于对照组和干预组都进行规范的药物护理和常规护理知识教育,对干预组进行的家庭病床综合护理的内容如下:
121 健康知识教育 对脑卒中患者以及其家属简析脑卒中的发病的原因、病患诱发的因素以及预防治疗措施等;讲解脑卒中可能会导致的一些并发症等,让患者对脑卒中有充分认知,并理解积极康复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122 行为护理 护理医生以及护士应该根据脑卒中患者发生的后遗症情况来指导并且协助患者去进行相应的行为训练,有针对性的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肢体康复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语言能力训练以及日常生活的训练等。
1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要多和脑卒中患者进行沟通,以能够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要,以便及时为患者解决问题,同时也能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
124 随访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的实际障碍情况,一般是第一个月每周进行三次随访,第二个月每周两次、第三个月每周一次,在此情况上可以适度调整随访的频率。
13 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本研究采用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以及Fugl-Meye运动量表(FMA)来分别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神将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同时采用生存质量测定是量表(WHOQOL-BREF)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以及环境等四个方面的生存质量。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引用SPSS150来进行统计分析。用 来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 来检验计数资料。以P<001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脑卒中患者的随访前后的各项指标评分变化,见表1。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凶手,这些慢性疾病加大了社会的卫生资源需求,而由于现有的医疗设施以及资源分配体制的限制,导致卫生服务方面存在着共需不足的情况[2]。而正式由于这种需求而产生了家庭病床综合护理这种护理形式。家庭病床是以社区以及患者的家庭来作为医疗护理的主要场所,它是医院病床的衍生补充形式,可以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以及康复教育和心理指导等医疗服务。家庭病床的开展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也可以减轻患者家庭的住院负担以及医院的病床不足压力[3]。
有许多研究证明了家庭病床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相关功能障碍的恢复,并且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减少脑卒中带来的并发症,并可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次研究采用了对脑卒中患者的家庭病床综合护理的形式,在护理中使患者得到了相应的知识教育和行为指导,并且得到有效的医疗护理。这些都表明了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并且促进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以及环境上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丽伟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新进展[J]吉林医学,2011,3(19):4039-4040
[2] 李凤萍,高秋韵,叶文琴社区家庭病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其展望[J]解放局护理杂志,2010,27(14):1062-1064
[3] 何丽芳,廖淑梅家庭病床服务的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2006,20(1A):18-20
【关键词】 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脑卒中患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9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55-02
由于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以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重大疾病之一。而因為脑卒中患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或者情感障碍等,所以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护理工作。而家庭综合病床的开设,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医院病床紧张的问题,也能消除患者对与住院的一种抵触心理,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对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8月到2011年8月的92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52例,干预采用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出院护理模式。其中,患者中无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干预组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体重和血压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 对于对照组和干预组都进行规范的药物护理和常规护理知识教育,对干预组进行的家庭病床综合护理的内容如下:
121 健康知识教育 对脑卒中患者以及其家属简析脑卒中的发病的原因、病患诱发的因素以及预防治疗措施等;讲解脑卒中可能会导致的一些并发症等,让患者对脑卒中有充分认知,并理解积极康复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122 行为护理 护理医生以及护士应该根据脑卒中患者发生的后遗症情况来指导并且协助患者去进行相应的行为训练,有针对性的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肢体康复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语言能力训练以及日常生活的训练等。
1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要多和脑卒中患者进行沟通,以能够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要,以便及时为患者解决问题,同时也能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
124 随访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的实际障碍情况,一般是第一个月每周进行三次随访,第二个月每周两次、第三个月每周一次,在此情况上可以适度调整随访的频率。
13 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本研究采用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以及Fugl-Meye运动量表(FMA)来分别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神将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同时采用生存质量测定是量表(WHOQOL-BREF)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以及环境等四个方面的生存质量。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引用SPSS150来进行统计分析。用 来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 来检验计数资料。以P<001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脑卒中患者的随访前后的各项指标评分变化,见表1。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凶手,这些慢性疾病加大了社会的卫生资源需求,而由于现有的医疗设施以及资源分配体制的限制,导致卫生服务方面存在着共需不足的情况[2]。而正式由于这种需求而产生了家庭病床综合护理这种护理形式。家庭病床是以社区以及患者的家庭来作为医疗护理的主要场所,它是医院病床的衍生补充形式,可以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以及康复教育和心理指导等医疗服务。家庭病床的开展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也可以减轻患者家庭的住院负担以及医院的病床不足压力[3]。
有许多研究证明了家庭病床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相关功能障碍的恢复,并且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减少脑卒中带来的并发症,并可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次研究采用了对脑卒中患者的家庭病床综合护理的形式,在护理中使患者得到了相应的知识教育和行为指导,并且得到有效的医疗护理。这些都表明了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并且促进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以及环境上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丽伟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新进展[J]吉林医学,2011,3(19):4039-4040
[2] 李凤萍,高秋韵,叶文琴社区家庭病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其展望[J]解放局护理杂志,2010,27(14):1062-1064
[3] 何丽芳,廖淑梅家庭病床服务的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2006,20(1A):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