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还是北京的春——朱自清《春》新探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孙绍振等学者认为《春》刻画的是江南的春不同,本文通过考察其相关文章,发现朱自清写于北京的《春》,是他20世纪20年代的《歌声》与诗歌《小草》、1930年《看花》等文章的继承与综合,虽然自有其“江南的”美感,自有对江南的记忆与想象,但也离不开他对北京春天的观察与感受,乃至某种偏爱.
其他文献
摘要:元好问词有两个传播特例。一是传播于九泉之下。在忻州孟氏墓穴中,出土张善夫题写的《声寄元遗山〈鹧鸪天〉》词和元好问的《临江仙》(今古北邙山下路)。其题写时间是元惠宗至元五年(1339),所和词作疑是元好问《鹧鸪天·效东坡体》。二是为元明话本小说中北宋人物所抄袭。《喻世明言》卷十一《赵伯升茶肆遇仁宗》主人公赵旭所作的三首词作,都盗自遗山词而稍加改易。这种隐秘传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继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