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是新课改特别强调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自身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际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师的方法存在一些弊端,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得“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成为一句空谈。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趣味新课导入、明确教学目标、创设生活情境、建立评价机制四方面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调动学习主动性
  随着“地球村”等名词的出现,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加之新课改“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要求,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逐渐成为小学教师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心智不成熟,一贯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安安静静地进行学习,这种方法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英语学习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激活英语课堂,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方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构建高效课堂。
  一、趣味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学习的意识倾向,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新学科,往往会带有浓浓的好奇心并有所畏惧。这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好奇心,趣味导入所学新课,把学生小小的好奇心转化为浓浓的兴趣,促使学生对新课程不再畏惧。例如:教学《Fruit》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首《Apple song》的儿歌,引导学生跟随录音机学习歌唱。这时,学生在悦耳动听的儿歌中会感受到英语歌曲的魅力,并在轻快、节奏感强的旋律中减少学习英语的紧张恐惧心理。在学生学会唱描写苹果的英文歌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你知道这首歌所说的水果是哪一种吗?”、“你最喜歡的水果是什么?”、“请你用英语表达你最喜欢的水果名”等。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用结尾留言的方式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体现学生主体、明确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其采取的学习策略,掌握明确的学习目标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面对和迎接学习中的困难与挑战,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态度,教师可以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例如:教学《Nice to meet you》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一下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可以听懂和会说由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等短语构成的日常交际用语;掌握This is…的对话结构;正确使用Mr、Miss等。这时,在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学生会下意识地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做好相应的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又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从而从根本意义上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三、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英语来源于生活,并广泛应用于生活,是人们常用的交际工具。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知识,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科的真正意义和作用,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积极关注教材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运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What colour》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人为一小组,相互询问对方:“自己的书包是什么颜色?”这时,学生会根据教材内容,给出这样一段对话:A:“what colour of my bag”,B:“It is yellow,It’s a yellow bag”。更甚者,有的学生感觉英语对话十分有趣,还会自发设计一段语句向学生询问自己的衣服、鞋子以及铅笔等物品的颜色。通过创设生活化对话情境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掌握这节教学中出现的重点语句结构,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可以在引导学生设计交际语句的时候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完善评价机制、有效保持主动性
  研究实验表明:适当的表扬和认可能更好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长久地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注意建设合理适当的评价机制,善于发现和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认可他们的努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努力地进行学习。例如:教学《My family》时,教师可以以举手、点名的方式让学生朗读这篇课文,同时,学生朗读时教师应注意找出学生发音不准的词语,在朗读结束后向学生指出让学生改正。最后,学生完成朗读和纠正自己的错误读音后,教师可以给予适当地表扬:“Good job”、“ Well done”、“ Better than last time”等。这样,学生一方面会根据教师的指点,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读音,另一方面又会因为教师的表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并为得到教师更大程度的认可而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英语知识。通过建立评价机制,可以在认可学生的学习成果中,促使学生形成学习英语的外部动机,长久地保持学习英语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态,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总之,实际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自己的主导地位,忽略了调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出现花费大量精力,收到较小效果的尴尬现象。学生学习主动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正确认识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学生具体学情,从趣味新课导入、明确教学目标、创设生活情境、建立评价机制等方面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理解韵文内容和識字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总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形象准确的理解韵文内容、生字笔顺错误等。下面通过培智校本语文韵文《司马光》一课,我将结合理解韵文内容和识字教学,谈谈多媒体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二、案例描述:  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学生理解韵文大意,掌握生字的音形意,能正确书写。其中,重点是理解韵文大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问题解决,从根本上来讲是把前面已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的过程,并且这种运用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操作,而是一种对已经掌握的数学概念、规则、方法和技能重新组合的创造性运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以问
【摘要】以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为例,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时间较短,方法不够成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无法集中学生注意力到课本知识;学生只注重新奇,不注重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偏离课堂主题,无法完成知识传授等等。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多媒体教学真正起到辅助
【摘要】现在的孩子号称有史以来最幸福的一代。他们生活空前富足,父母宠爱无比,衣食住行样样不愁。然而,物质上的富足却无法替代精神上的匮乏。对于小学生内心的真正心声我们的社会、学校、父母则一致漠视。他们正处在“被安全”、“被学习”、“被劳动”的泥沼中,等待救贖。这其实是所有人的悲哀。小学学什么?如何让孩子们走出悲哀,关键是舍弃“被”字,遵从孩子真正的内心,引导儿童自由、自觉、自主,让孩子学得快乐,快乐
高三复习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因此提高复习的效率是关键。在高三英语复习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认识和做法上的误区。  误区一: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处理失当。  依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高中英语课程应依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可
【摘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遇到学习上的后进生时候很正常的现象,后进生也是每个班的特殊群体,因为他们被老师、班长、小组长天天挂在嘴上,写在纸条上。于是转化后进生成了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对他们不仅应施以爱心、施以细心,更应施以耐心!  【关键词】教育工作后进生转换  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教育环境,不同的性格导致一个70多孩子的班级存在后进生是很正
[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有关阅读理解能力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及中职教材,分析总结出让学生摄取有效信息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方法。  [关键词]摄取,有效信息,阅读技能    语言学家哈里斯指出:“语言并非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可见,作者的效应就是将其思想和意义通过文字材料表达出来;读者的效应则是尽量事半功倍地始终保持与作者所提供的文字材料
摘要:新课标的提出,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初中政治教学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开展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本文就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 合作学习 运用  一、开展合作学习的事前准备工作  合作学习方式要想得到有序的开展,就必须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摘要】“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大亮点。在教育日益功利化的今天,这一传统似乎有被弱化的倾向。如何在提高学习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如何把教材的知识化解读与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如何实现教育(道)与教学(文)的融洽结合?这一直是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思考的主题。  【关键词】挖掘教材的德育价值写作中的引导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  语文这一学科该不该承担起德育的任务,文道该不该分家,这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语文课堂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创造的舞台,自始至终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处于积极创造的状态,有进行创造的欲望。如何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创造的舞台呢?在此结合《洞庭湖》的教学感受,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原型启发,全体参与,诱发再创造。  原型启发是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型启发是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