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的提出:2011年2月25日,济南市七里山幼儿园一名四岁大的女孩,在玩滑梯的时候,帽子被滑梯上的突起物勾住,导致脖子被衣物紧勒窒息而死,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瞬间消失,回首过往,我国每年约有40~50万儿童因意外受伤,大约有2万儿童非正常死亡,更令人震惊的是,我国中小学在校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正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这提醒我们,关注儿童的安全问题,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迫在眉睫。幼儿尤其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加上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的存在,他们是发生意外事故的高危人群。因此,安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必须全方位出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幼儿远离危险、远离意外、远离伤害。
一、定义
幼儿在园意外伤害,是指幼儿在园期间或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如春游、秋游、节假日庆祝活动等)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幼儿在园发生意外伤害,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意外伤害总是突然发生,每每让教职工手足无措。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减少在园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幼儿真正生活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
二、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1.发挥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作用
幼儿安全教育不能简单的依靠知识的灌输,也不能奢望一口吃个大胖子,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入园、盥洗、如厕、午睡等,每一环节都蕴藏着许多教育契机,将安全教育渗透其中,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幼儿入园时,教师要进行严格的晨检,检查幼儿的口中、手中、衣物兜中有无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又如在幼儿喝水、洗手、如厕时提醒幼儿排好队、不拥挤;进餐中嘱咐幼儿安静进餐、细嚼慢咽,不说话,不打闹,不把餐具当玩具玩耍;进餐后不随意离开位置,安静等待;在幼儿上下楼梯时嘱咐幼儿靠右走、不拥挤等,也许一开始有部分幼儿不会听从你的“指挥”,但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成自然,不在需要你苦口婆心的嘱咐,他们会很自觉的遵守各项秩序,甚至看到不遵守秩序的幼儿还会上前制止。
2.分发挥环境创设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首先,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一方面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园区环境,角角落落要做到窗明几净,保证幼儿在园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另一方面可以创设安全主题墙饰,张贴一些安全小故事供幼儿欣赏;可以在走廊、楼梯、盥洗室等幼儿经常出入的场所张贴安全小标语,如上下楼梯靠右走、请自觉排队等,时刻熏陶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其次,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好模仿是幼儿的突出特点之一,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例如: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要摆放好;使用剪刀等危险物品时要按要求操作。
3.发挥安全课程的教育作用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场“持久战”,因此要将幼儿的安全教育常规化,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安全课程的开设可以采用游戏法、故事表演法、多媒体教学法(让幼儿观看礼仪光碟)等多种方法向幼儿传授一些礼仪知识,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演演的轻松氛围中习得一些安全知识。
三、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安全活动日、安全警示教育、安全办公会议等契机,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逐级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做到必知必会100%,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并通过预案演练等方式,增强教师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
四、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领导应转变思想,在规划幼儿园工作时,应把幼儿园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要按时召开安全办公会议,认真组织安全活动日,安全警示教育,分析安全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并在年初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使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实行层层负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扎实开展,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并强化幼儿园内部管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如果没有健全的安全制度作为保障,就会陷于口号,流于形式。因此,幼儿园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五、创设良好、安全的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要经常深入一线检查,对幼儿园环境、设施设备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如对幼儿园的水电、燃气等安全工作重点要求值班人员要天天检查,保证万无一失。对户外大型活动的器械要由专职人员负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幼儿园的房屋、水电、场地、家具、玩具、用具及大型活动器械要经常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避免触电、砸伤、摔伤、烫伤、溺水等事故的发生。
六、充分发挥家长的督促作用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仅仅依靠幼儿园、依靠教师是完全不够的,家长的督促和配合也很重要,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公式:5 2=0,一般人们看到这个公式会认为是道错题,然而细想一下,5 2=0在有些时候是成立的,如果把“5”看作幼儿在园的5天生活,“2”看作幼兒在家过周末,幼儿在园的5天生活中,每天都会受到一些安全教育,而回到家中,家长不仅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甚至对幼儿的一些不安全行为置之不理或给予肯定,那么幼儿在园接受的安全教育将会完全还给老师。因此家长要与幼儿园配合,一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要适时对幼儿进行一些安全教育,例如:要教育幼儿不能随意和陌生人说话、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在外走失时不要惊慌,要找警察叔叔帮忙等
幼儿的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为培养祖国未来合格的接班人,我们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一、定义
幼儿在园意外伤害,是指幼儿在园期间或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如春游、秋游、节假日庆祝活动等)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幼儿在园发生意外伤害,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意外伤害总是突然发生,每每让教职工手足无措。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减少在园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幼儿真正生活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
二、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1.发挥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作用
幼儿安全教育不能简单的依靠知识的灌输,也不能奢望一口吃个大胖子,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入园、盥洗、如厕、午睡等,每一环节都蕴藏着许多教育契机,将安全教育渗透其中,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幼儿入园时,教师要进行严格的晨检,检查幼儿的口中、手中、衣物兜中有无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又如在幼儿喝水、洗手、如厕时提醒幼儿排好队、不拥挤;进餐中嘱咐幼儿安静进餐、细嚼慢咽,不说话,不打闹,不把餐具当玩具玩耍;进餐后不随意离开位置,安静等待;在幼儿上下楼梯时嘱咐幼儿靠右走、不拥挤等,也许一开始有部分幼儿不会听从你的“指挥”,但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成自然,不在需要你苦口婆心的嘱咐,他们会很自觉的遵守各项秩序,甚至看到不遵守秩序的幼儿还会上前制止。
2.分发挥环境创设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首先,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一方面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园区环境,角角落落要做到窗明几净,保证幼儿在园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另一方面可以创设安全主题墙饰,张贴一些安全小故事供幼儿欣赏;可以在走廊、楼梯、盥洗室等幼儿经常出入的场所张贴安全小标语,如上下楼梯靠右走、请自觉排队等,时刻熏陶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其次,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好模仿是幼儿的突出特点之一,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例如: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要摆放好;使用剪刀等危险物品时要按要求操作。
3.发挥安全课程的教育作用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场“持久战”,因此要将幼儿的安全教育常规化,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安全课程的开设可以采用游戏法、故事表演法、多媒体教学法(让幼儿观看礼仪光碟)等多种方法向幼儿传授一些礼仪知识,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演演的轻松氛围中习得一些安全知识。
三、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安全活动日、安全警示教育、安全办公会议等契机,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逐级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做到必知必会100%,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并通过预案演练等方式,增强教师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
四、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领导应转变思想,在规划幼儿园工作时,应把幼儿园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要按时召开安全办公会议,认真组织安全活动日,安全警示教育,分析安全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并在年初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使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实行层层负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扎实开展,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并强化幼儿园内部管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如果没有健全的安全制度作为保障,就会陷于口号,流于形式。因此,幼儿园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五、创设良好、安全的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要经常深入一线检查,对幼儿园环境、设施设备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如对幼儿园的水电、燃气等安全工作重点要求值班人员要天天检查,保证万无一失。对户外大型活动的器械要由专职人员负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幼儿园的房屋、水电、场地、家具、玩具、用具及大型活动器械要经常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避免触电、砸伤、摔伤、烫伤、溺水等事故的发生。
六、充分发挥家长的督促作用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仅仅依靠幼儿园、依靠教师是完全不够的,家长的督促和配合也很重要,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公式:5 2=0,一般人们看到这个公式会认为是道错题,然而细想一下,5 2=0在有些时候是成立的,如果把“5”看作幼儿在园的5天生活,“2”看作幼兒在家过周末,幼儿在园的5天生活中,每天都会受到一些安全教育,而回到家中,家长不仅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甚至对幼儿的一些不安全行为置之不理或给予肯定,那么幼儿在园接受的安全教育将会完全还给老师。因此家长要与幼儿园配合,一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要适时对幼儿进行一些安全教育,例如:要教育幼儿不能随意和陌生人说话、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在外走失时不要惊慌,要找警察叔叔帮忙等
幼儿的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为培养祖国未来合格的接班人,我们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