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9元尝鲜会员,充值发现默认勾选自动续费项”、“网购机票默认勾选保险”……这些年,“默认勾选”早已成为众多网友心中一根刺,捆绑销售的各种坑中,有多少人感到被欺骗的愤怒?屡禁不止的捆绑销售背后,又有怎样的暗局存在?
卷土重来的捆绑销售
在网购交易中,电商平台凭借技术、服务和地位优势往往比较强势,而用户则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苛刻条件、霸王条款,甚至是技术绑架伤了不少消费者的心,而捆绑销售更是屡禁不止的“常态”行为,在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电商法》中,已经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而违反此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原本不少人都认为终于可以和“捆绑销售”告别了,可随着年底双11、双12电商购物节的如期而至,捆绑销售、集赞优惠、虚构原价等让消费者反感的行为再次死灰复燃。以大众常用的火车票预订为例,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通过非12306通道预订方式购票,均需要额外收取优惠券费用10元和20元,优惠券可享受7×24小时预订服务、享受客服服务、享受快速退改签服务、享受短信提醒服务等,并且取消不掉。
显然,在利益面前,捆绑销售这一《电商法》明令整改的销售模式再次活跃起来,不少电商平台都对“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置若罔闻,藏得更深的捆绑方式让商家平台获利的同时,也引来不少消费者的抱怨。
越发隐秘的捆绑销售
在《电商法》面前,不少电商平台的捆绑销售已经有所收敛,以捆绑销售曾经的“重灾区”OTA平台为例,消费在携程、去哪儿等平台上都能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航空意外险""接送机"等额外项目,以往猖獗的"默认勾选"行为的确得到抑制,然而,在法规和利益面前,同样有不少软件以“擦边球”的形式继续捆绑销售。
一款名为“高铁管家”的订票软件在不少媒体和用户眼里问题严重,其推出“立即预订”和“普通预订”两个选项,前者为蓝色选项,后者为灰白色选项,按钮颜色的区别本身就有诱导消费的嫌疑,而且“立即预订”本身包含了额外的“VIP优享服务”付费项目,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捆绑销售更不容易察觉。类似具有极高隐藏性的捆绑销售同样出现在驴妈妈平台上,用户在预订景点门票时,发现故宫门票均绑定了内馆门票、导览、讲解等收费项目,没有单卖的故宫门票供选择,涉嫌强制消费。而途牛平台也用“买份放心”代替“购买保险”,语言模糊且带有较强的暗示,涉嫌误导消费者。
除了UI设计强化搭载选项的高铁管家和用模糊语言误导用户的途牛平台外,携程、马蜂窝等平台购买机票的确提供武大在选项和灵活服务项目可选,可当用户选择一张机票打算进入支付界面的时候,平台会弹出了几个选项供用户选择。而这几个选项中,被优先展示的产品基本上都搭售了增值服务。携程更在普通预订的选项前面加入了5秒的公益广告,为了拿到额外的盈利,电商平台拿出浑身解数为捆绑销售“续命”,这里面不仅有利益的驱动,更有捆绑销售的历史积淀。
历史悠久的捆绑销售
所谓的捆绑销售是将两种产品捆绑起来销售的销售和定价方式。纯粹的捆绑销售只有一种价格,消费者必须同时购买两种产品。此外,不是所有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能随意地“捆绑”在一起。捆绑销售要达到“1 1
卷土重来的捆绑销售
在网购交易中,电商平台凭借技术、服务和地位优势往往比较强势,而用户则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苛刻条件、霸王条款,甚至是技术绑架伤了不少消费者的心,而捆绑销售更是屡禁不止的“常态”行为,在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电商法》中,已经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而违反此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原本不少人都认为终于可以和“捆绑销售”告别了,可随着年底双11、双12电商购物节的如期而至,捆绑销售、集赞优惠、虚构原价等让消费者反感的行为再次死灰复燃。以大众常用的火车票预订为例,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通过非12306通道预订方式购票,均需要额外收取优惠券费用10元和20元,优惠券可享受7×24小时预订服务、享受客服服务、享受快速退改签服务、享受短信提醒服务等,并且取消不掉。
显然,在利益面前,捆绑销售这一《电商法》明令整改的销售模式再次活跃起来,不少电商平台都对“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置若罔闻,藏得更深的捆绑方式让商家平台获利的同时,也引来不少消费者的抱怨。
越发隐秘的捆绑销售
在《电商法》面前,不少电商平台的捆绑销售已经有所收敛,以捆绑销售曾经的“重灾区”OTA平台为例,消费在携程、去哪儿等平台上都能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航空意外险""接送机"等额外项目,以往猖獗的"默认勾选"行为的确得到抑制,然而,在法规和利益面前,同样有不少软件以“擦边球”的形式继续捆绑销售。
一款名为“高铁管家”的订票软件在不少媒体和用户眼里问题严重,其推出“立即预订”和“普通预订”两个选项,前者为蓝色选项,后者为灰白色选项,按钮颜色的区别本身就有诱导消费的嫌疑,而且“立即预订”本身包含了额外的“VIP优享服务”付费项目,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捆绑销售更不容易察觉。类似具有极高隐藏性的捆绑销售同样出现在驴妈妈平台上,用户在预订景点门票时,发现故宫门票均绑定了内馆门票、导览、讲解等收费项目,没有单卖的故宫门票供选择,涉嫌强制消费。而途牛平台也用“买份放心”代替“购买保险”,语言模糊且带有较强的暗示,涉嫌误导消费者。
除了UI设计强化搭载选项的高铁管家和用模糊语言误导用户的途牛平台外,携程、马蜂窝等平台购买机票的确提供武大在选项和灵活服务项目可选,可当用户选择一张机票打算进入支付界面的时候,平台会弹出了几个选项供用户选择。而这几个选项中,被优先展示的产品基本上都搭售了增值服务。携程更在普通预订的选项前面加入了5秒的公益广告,为了拿到额外的盈利,电商平台拿出浑身解数为捆绑销售“续命”,这里面不仅有利益的驱动,更有捆绑销售的历史积淀。
历史悠久的捆绑销售
所谓的捆绑销售是将两种产品捆绑起来销售的销售和定价方式。纯粹的捆绑销售只有一种价格,消费者必须同时购买两种产品。此外,不是所有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能随意地“捆绑”在一起。捆绑销售要达到“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