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助奥运期间,伊利在世界乳业巨头环伺国内竞争激烈的格局下逐渐壮大,成为真正的中国乳业领军者;在乳业危机到来时,伊利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面恢复并引领中国乳业复苏;在荣耀的背后,则是潘刚艰辛的付出和坚韧的抗压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伊利核心内力这个硬功夫修炼的过程,也是潘刚付出心血和磨砺意志的过程。
一个细节是,早在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之时,潘刚就有申请成为奥运赞助商的大胆提议,这一石破天惊的想法被大家认为是天方夜谭,一方面当时伊利是一个年轻的品牌,如何去跟外国的品牌雄狮抗衡?另一方面在中国没有先例、没有可供参照的标准,不知从何做起。但是,潘刚执著地劝诫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件事。于是,潘刚开始了长达4年的申奥长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潘刚锲而不舍的坚持和永不言败的精神终于取得了效果,胜利的天平慢慢倾向了伊利:2005年10月27日,北京的青蓝大厦北京奥组委的大会议室,潘刚在赞助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据悉,牵手上海2010年世博会,更是潘刚力排众议的结果。
正是因为潘刚这种无惧、无惑的气质,使得伊利最终能够在大危机面前表现出了沉稳、决断的危机应对能力,并化危为机,实现大赢,而这一切在今天看来都是水到渠成、无可争议。商界“经营大师”稻盛和夫曾這样说过,危机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竹子的竹节,如果一直很顺利,竹子就会很脆弱,但有了危机,有了那么多竹节,竹子就能抵御更大的危机。
伊利就是这样的竹子,而“养竹人”就是潘刚。
潘刚这位已经在伊利度过了18个年头的静水流深岁月的“养竹人”,已经用他的关键能力优势造就出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新伊利,一个沉稳者可以大赢的伊利。大赢的伊利,显然越来越坚强;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风起云涌,沉稳者都会宠辱不惊,持续不断地向上,向上,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