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00582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由此可见,新课程教育的基本理念便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作用,让学生自主思考、参与教学。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被新时代的教育所接受。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基本融不入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地接受。教师也只是把教学内容完完全全灌输给学生,不求甚解,学生缺乏思考、理解,更谈不上活学活用。学生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习,势必造成思想上的懒惰,遇到问题只求死记硬背记住结果,其不知这种学习方法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工作中,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培养不了自主发展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呢?
  一、 树立科学发展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束缚,一部分教师仍然维护师德尊严,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尊重、关爱和信任,也就失去了师生合作的基础,使二者之间产生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种新学生观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创造性及自我表现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信任、关爱学生。现代的教育观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辅助、引导学生完全自主思考,最终独立解决问题的角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摒弃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站在与学生平等的高度,共同和学生探究问题,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开发学生思维,点燃智慧的火把。
  其次,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曾有教育家说:没有一生下来就坏的孩子,有的只是你对他的教育不当,培养不当。后来为什么会有很多差异呢?那是环境熏陶促成的。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各种不同的观点存在。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体验、感悟,这就需要教师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对所谓“成绩差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绝不能放弃,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发展,这也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坚持“育人为本”的一块试金石。
  二、 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
  现在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其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创造一个适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环境。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应当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自由发揮,让学生无所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充分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
  第二,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进行科学地调整,使其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创造性的观点,让学生敢于质疑,挑战传统,把学生的学习个性最大化。同时教师需要用心去营造一个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自己发现自己的每个优点和一点一滴的进步,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三、优化教学手段,营造热情生动的情景教学氛围
  首先,注重优化教学手段,运用小品表演、师生换位、角色模拟、辩论、讨论、演讲等多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学生要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经过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充分互动,不同的思维之间产生碰撞,自然就会产生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去创新并最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倾注更多的“情”,使课堂真正“活而不乱”, “活而不躁”,在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这里的“情”有教师亲切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之情”,还有教师借助于“体态语言”把自己所领会教材中的知识尽善尽美地表达,借助目光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真正愉快的情绪体验,拉近师生情感距离的“教态之情”。教师也要平等尊重每位学生的“爱心之情”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积极思维的“教法之情”。通过“情”的渲染,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堂理念下的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树立新型教育观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向自己原有的驾轻就熟的传统教学模式挑战,创造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只有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要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没有创新便只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没有创新便没有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对创新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加入WTO的中国经济将融入到国际大循环之中,按照"国民待遇"原则进行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对国有企业而言,既有机遇,更具有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实现增强市场竞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初中作文教学,我进行了多年的探索。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的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着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规划,我国正在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为保证调整的顺利进行,需要利用期货市场建立风险规避机制.
文章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谈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应对的措施.
内部控制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在企业日常运转中时刻发挥作用.这里主要谈一下内部控制在会计中的应用,从现金、银行存款、存货业务几方面论述内部控制的作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经常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非常枯燥无味,难以理解.这就给数学教师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活力,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对数学此门功课产生想学的念头.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而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  以下是我个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