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驱动”模式的应用

来源 :校本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525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驱动”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问题驱动模式”,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置教学悬念,适时提出课后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驱动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生物科学不仅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而且特别突出以问题驱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注重把传统的教学过程转化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谈谈问题驱动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问题驱动式”教学定义
   “问题驱动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依据问题,提出设想,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验证;要以问题制造困惑,在问题的驱动下激发思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以目标导引解决困惑。
  2.“问题驱动式”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问题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问题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问题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可以从完成各种具体的“问题”着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提高,增强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具体来说,“问题驱动”教学在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课的许多教学内容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是很容易走神的。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在一上课时,能够为学生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思维活跃,那么教学目标也就容易实现了。
  (2)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任务让学生自学掌握。这些任务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的布置下去,这样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
  (3)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不搞惟一性和标准化,使问题的解决方式多样化。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4)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促进学习
  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成就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成果。学生为能在全班同学面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开动大脑,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问题驱动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在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教学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进行教学之前,在分析教材、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应充分准备,反复斟酌,精心选择和设计问题,为教学的顺利进行,落实好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生物新教材一般是由“问题探讨”开始的,这些问题都经过了编者的精心设计,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科学实验,有的来自科学史,极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则是教师在课堂上要重点讲授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抓住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进而去解决这些问题。
  (2)巧妙设置教学悬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随着课堂的进行,学生们已经能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导入环节的问题了,但仅仅满足于此是比较肤浅的。教师有必要设置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概念,进而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生物教材中,“思考与讨论”是经常出现的专栏,它是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而专门设计的内容,其中有些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节中,当学生们熟悉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3)适时提出课后思考,启发学生学以致用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危机、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等。而生物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又使得诸如转基因食品、克隆动物等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鉴于此,教师受课堂教学容量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拿来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讨论,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举一些相关的生活实例,来达到启发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或解决某种生物学现象或问题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问题驱动模式并不仅仅是教师设计问题或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也可以由学生发现或提出问题,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能因为胆怯而出现冷场局面,这时,教师应当鼓励班干部、小组长带头发言,以便迅速打开僵局。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第七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节奏。教学手段需要不断的更新,多媒体进课堂成为必然。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再现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新知;演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巩固新知;升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强化新知。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学学生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需要更多
舞台灯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舞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想像和发展空间.笔者从事本项工作多年,对舞台演出工作实践中略有所悟,试图从用光者必须知光、掌握
建设工程合同就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建设工程合同不是一般买卖、销售、加工和服务合同,它是庞大的建筑产品,是按照发包人对其功能、规模、标准、工期及中标价格的要约,在指定地点,由承包人承诺并通过承包人进行施工、竣工后试验与考核等实施阶段逐步完成,发包人按照实施阶段逐步支付合同价款的建筑产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涉及范围广、实施阶段复杂、施工时间长及标准要求高的合同,合同履行结果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作文难写,学生不知如何下笔,写出的文章往往是千人一面,有些甚至是随意编造,无病呻吟;作文难教,常常出现教师放任自流或程式化现象。这是一个多年来困扰许多学生、教师的难题。如何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累材料 丰富自己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多阅读关于文学方面的书籍,开阔自己的视野,因为我国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
期刊
我是坚决赞成改革的,不改革,社会就没有进步。但是,那些有改革之名却无改革之实的“改革”,客观上损害了老实人和实实在在干事业的人的利益,对于这种“改革”,我是深感忧虑的
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迫使媒介从内容、终端和组织等方面都走向融合。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下,工业设计产品作为终端,无论从其外部造型还是内部信息呈现方式都面临挑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应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本文在论述合作型学习的概念和它的必要性的同时,提出师生合作型学习的一些实施策略,从而说明中学英语教学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