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备受中小学教师推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不仅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的空间,而且又为多角度思维的碰撞提供了条件,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但在很多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问题,课堂教学不能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此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探讨。
关键词:建立合作小组;应用小组合作;客观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3-032-04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及交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并且指出,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今年六月二号,市教研室张主任来我校调研指导,并给我们带来两节市级优秀课,在最后的报告中指出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1.合作学习为合作而“合坐”;2.合作学习时教师为等待者或观望者;3.合作学习没有反馈和评价。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张主任的指导及农村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笔者及时调整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一、建立适合学情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对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因此,在分组时应遵循这样4个原则。
(一)科学分组,公平竞争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等不同进行分组,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存在差异,所以全班各小组之间的情况就是相同的,这就充分体现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角色
第一,合作学习中组长是小组的组织者。组长要帮助大家分工,告诉组员谁完成什么,提醒组员认真倾听,给予组员发言的机会,组织组员不当行为等。
第二,合作学习中组长也是小组的协助者。组长就是组里的“小老师”,小组中作业的发放,需要组长来完成;组员的学习情况需要组长观察向老师汇报;课堂上教师的指令需要组长来施行。
第三,组长还是小组的参与者,更是学习者。
(三)组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合作者要明白小组的“共同任务”和组员的“个人责任”。合作者只有带着任务去参与合作,才能进入合作学习的殿堂。在学习小组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通过角色分配、任务分配来明确小组的共同任务和成员的个人责任。
(四)变教师为导师
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认真巡视,及时引导遇到困难的成员,及时解决成员之间的疑义或矛盾,使他们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学习。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让组长按照组员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依次编号:一号为组长,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二号为基础知识较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三号为次之的学生;四号为学困生。然后组员之间结“对子”,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一号对四号,二号对三号。这样形成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最后教师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来检查每组同等层次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评价整组。
这样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让学生在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学习。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在单词教学中的应用
1.小组互助学习法
小组互助学习法是帮助学生学习记忆所学的新单词。这种方法可用于学生初步认知单词这一教学环节,并结合小组整体评价而进行。在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记忆新单词后,肯定有一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所学单词,但是还有一部分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掌握程度不好或者没有掌握,此时就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四人一组,则学习能力较强的1号帮助能力最弱的4号,2号指导3号俩人相互学习;如果三人一组,则1号指导2号教3号。最后教师检查每组4或3号学生,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互相学习,节约教师时间 ,而且学习效率大大增加。
例如:在PEP三年级下册Unit 6 At A Zoo学习A、B部分新词small, big, long, short和tall, short, deer, giraffe两课单词时,笔者就利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法,最后就连最困生都会了,同学们都很惊讶,最后全班同学都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2.小组游戏竞赛法
小组游戏竞赛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参加语言交际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方法可用于学生巩固单词教学这一环节。具体的环节操作可以通过“Guess”来执行。在学生的单词掌握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由一个学生负责把所学单词中的一个隐藏起来,再由其他学生比赛说出所缺少的单词,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在句型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对话表演法
小组对话表演法是小组成员根据所学的对话合作编写新对话,并要求每组成员把自己编好的对话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评选出优胜组。这种小组学习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又可以及时巩固新知识。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快速反应的方式通过“practice in pairs”的形式,有节奏地让学生练。这样无论学生成绩好、差,都能参与。教师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并且在活动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例如:
(1)变换伙伴。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一般是同桌或前后桌,搭档长期固定不变,难免让他们觉得不新鲜。所以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由选择搭档。
(2)变换距离或位置。为了产生信息差,让学生大声说,使他们相互之间听得见,可以允许学生下座位去说,把近距离肩并肩地说改为远距离面对面地说。如:有一些Make a survey,就可以让学生下座位随意调查自己喜欢的同伴。
(3)变换练习方式。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中很多话题或题型为活动的变化提供了便利。如:在授完新课时,笔者通常选用一些听力题来检测学生新知掌握情况,而后在用这些图片结合重点句型进行拓展make a dialogue。
(三)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在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1.小组归纳学习法
小组归纳学习法是将单元或整册书中的某一项任务进行归类梳理,然后收集成册。由组内成员共同完成,画画好的配画,书写好的写字,设计好的排版……这样学生在无意之间就把所要掌握的知识又梳理了一遍。最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从页面设计美观,字迹书写清晰,知识有拓展延伸等三方面参评,选出优秀奖若干名。
这样的活动特别受学生欢迎,他们会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百分之二百的严谨,就像在参加一项国际设计比赛。
例如:第一本画册是PEP五年级下册Unit 3 My Birthday的内容。十二个月份是本册书的难点,也是小学部分单词学习的重点。所以教师可以选择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复习。展现在大家面前是画册的封面,里面内容也颇有创意:有和本月份相关的活动,节日,天气,衣服等配画、还有词和句。
第二本画册是PEP五年级下册整册书中选择几个话题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写作:题目1 My day.题目2 My favorite season.题目3 My family. 题目4 At the zoo.题目5 A field trip.运用本单元重点句型,并结合自身实际生活和以前所积累的好词好句进行创作。如下图所示:
2.“一帮一”互助学习法
“一帮一”互助学习是指打破小组合作学习的界限,让学生自由选择需要帮助对象,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补习当天没掌握好的知识点,或教师布置的新任务。当然教师要随时检查这些“补习生”,检查过关这两人均得到相应奖励。
另外,还有一部分有惰性,调皮的学生,教师要直接辅导。这样的“补习生”任务完成,同样有相应的奖励。教师在此活动中,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合作能力。
小学生天真烂漫,小学英语充满了神奇和诱惑,对他们来说这很具有吸引力。还有动手创作和当“小老师”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这种新鲜的学习方式很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他们都很努力,都力争为自己的小组做一份贡献以体现自我价值。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客观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小组成员为了达到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的目的,进行合作评价也是必要的,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所以,根据《PEP》教材的编写意图,要求合作学习小组在每个单元或每个阶段(3个单元)结束时进行一次合作性的形成性评价。
评价原则:
第一,“课上表现”部分的评价,通常应用在课上,对表现突出的集体或个人进行奖励。如:在单词教学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检查每组的学困生(根据学困生的学困程度,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检测整组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来评价这个小组,这样能让学生更明白小组的“共同任务”和组员的“个人责任”。
第二,“课下内容回顾”部分评价,一般用于课下对整单元的一部分知识内容或整体知识内容进行听、说、读、写,可以打破课上“固定的小组学习模式”启动课下“一帮一自由结组学习”,这样优秀生帮学困生,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减轻教师课后辅导时间,教师要担当“评委”,对完成任务的两个人均授予★奖励。
第三,通过多样的评价形式,让学生更清晰的审视自己;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激发他们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的比拼劲头,让他们乐学、爱学、善学。
第四,每学期评出优秀的个人和小组各三名,颁发“喜报”,最后收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如下表)。
结束语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会学、乐学,而且通过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中交往和学习。学生的知识、技能都得到良好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林 格,程鸿勋,唐曾磊.自主学习: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 [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3]古新霞.小组合作复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师道.教研,2010(9).
[4]赵海燕.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J].时代英语报,2011(1-2).
关键词:建立合作小组;应用小组合作;客观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3-032-04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及交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并且指出,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今年六月二号,市教研室张主任来我校调研指导,并给我们带来两节市级优秀课,在最后的报告中指出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1.合作学习为合作而“合坐”;2.合作学习时教师为等待者或观望者;3.合作学习没有反馈和评价。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张主任的指导及农村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笔者及时调整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一、建立适合学情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对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因此,在分组时应遵循这样4个原则。
(一)科学分组,公平竞争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等不同进行分组,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存在差异,所以全班各小组之间的情况就是相同的,这就充分体现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角色
第一,合作学习中组长是小组的组织者。组长要帮助大家分工,告诉组员谁完成什么,提醒组员认真倾听,给予组员发言的机会,组织组员不当行为等。
第二,合作学习中组长也是小组的协助者。组长就是组里的“小老师”,小组中作业的发放,需要组长来完成;组员的学习情况需要组长观察向老师汇报;课堂上教师的指令需要组长来施行。
第三,组长还是小组的参与者,更是学习者。
(三)组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合作者要明白小组的“共同任务”和组员的“个人责任”。合作者只有带着任务去参与合作,才能进入合作学习的殿堂。在学习小组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通过角色分配、任务分配来明确小组的共同任务和成员的个人责任。
(四)变教师为导师
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认真巡视,及时引导遇到困难的成员,及时解决成员之间的疑义或矛盾,使他们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学习。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让组长按照组员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依次编号:一号为组长,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二号为基础知识较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三号为次之的学生;四号为学困生。然后组员之间结“对子”,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一号对四号,二号对三号。这样形成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最后教师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来检查每组同等层次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评价整组。
这样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让学生在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学习。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在单词教学中的应用
1.小组互助学习法
小组互助学习法是帮助学生学习记忆所学的新单词。这种方法可用于学生初步认知单词这一教学环节,并结合小组整体评价而进行。在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记忆新单词后,肯定有一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所学单词,但是还有一部分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掌握程度不好或者没有掌握,此时就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四人一组,则学习能力较强的1号帮助能力最弱的4号,2号指导3号俩人相互学习;如果三人一组,则1号指导2号教3号。最后教师检查每组4或3号学生,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互相学习,节约教师时间 ,而且学习效率大大增加。
例如:在PEP三年级下册Unit 6 At A Zoo学习A、B部分新词small, big, long, short和tall, short, deer, giraffe两课单词时,笔者就利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法,最后就连最困生都会了,同学们都很惊讶,最后全班同学都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2.小组游戏竞赛法
小组游戏竞赛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参加语言交际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方法可用于学生巩固单词教学这一环节。具体的环节操作可以通过“Guess”来执行。在学生的单词掌握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由一个学生负责把所学单词中的一个隐藏起来,再由其他学生比赛说出所缺少的单词,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在句型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对话表演法
小组对话表演法是小组成员根据所学的对话合作编写新对话,并要求每组成员把自己编好的对话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评选出优胜组。这种小组学习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又可以及时巩固新知识。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快速反应的方式通过“practice in pairs”的形式,有节奏地让学生练。这样无论学生成绩好、差,都能参与。教师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并且在活动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例如:
(1)变换伙伴。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一般是同桌或前后桌,搭档长期固定不变,难免让他们觉得不新鲜。所以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由选择搭档。
(2)变换距离或位置。为了产生信息差,让学生大声说,使他们相互之间听得见,可以允许学生下座位去说,把近距离肩并肩地说改为远距离面对面地说。如:有一些Make a survey,就可以让学生下座位随意调查自己喜欢的同伴。
(3)变换练习方式。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中很多话题或题型为活动的变化提供了便利。如:在授完新课时,笔者通常选用一些听力题来检测学生新知掌握情况,而后在用这些图片结合重点句型进行拓展make a dialogue。
(三)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在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1.小组归纳学习法
小组归纳学习法是将单元或整册书中的某一项任务进行归类梳理,然后收集成册。由组内成员共同完成,画画好的配画,书写好的写字,设计好的排版……这样学生在无意之间就把所要掌握的知识又梳理了一遍。最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从页面设计美观,字迹书写清晰,知识有拓展延伸等三方面参评,选出优秀奖若干名。
这样的活动特别受学生欢迎,他们会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百分之二百的严谨,就像在参加一项国际设计比赛。
例如:第一本画册是PEP五年级下册Unit 3 My Birthday的内容。十二个月份是本册书的难点,也是小学部分单词学习的重点。所以教师可以选择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复习。展现在大家面前是画册的封面,里面内容也颇有创意:有和本月份相关的活动,节日,天气,衣服等配画、还有词和句。
第二本画册是PEP五年级下册整册书中选择几个话题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写作:题目1 My day.题目2 My favorite season.题目3 My family. 题目4 At the zoo.题目5 A field trip.运用本单元重点句型,并结合自身实际生活和以前所积累的好词好句进行创作。如下图所示:
2.“一帮一”互助学习法
“一帮一”互助学习是指打破小组合作学习的界限,让学生自由选择需要帮助对象,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补习当天没掌握好的知识点,或教师布置的新任务。当然教师要随时检查这些“补习生”,检查过关这两人均得到相应奖励。
另外,还有一部分有惰性,调皮的学生,教师要直接辅导。这样的“补习生”任务完成,同样有相应的奖励。教师在此活动中,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合作能力。
小学生天真烂漫,小学英语充满了神奇和诱惑,对他们来说这很具有吸引力。还有动手创作和当“小老师”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这种新鲜的学习方式很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他们都很努力,都力争为自己的小组做一份贡献以体现自我价值。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客观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小组成员为了达到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的目的,进行合作评价也是必要的,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所以,根据《PEP》教材的编写意图,要求合作学习小组在每个单元或每个阶段(3个单元)结束时进行一次合作性的形成性评价。
评价原则:
第一,“课上表现”部分的评价,通常应用在课上,对表现突出的集体或个人进行奖励。如:在单词教学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检查每组的学困生(根据学困生的学困程度,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检测整组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来评价这个小组,这样能让学生更明白小组的“共同任务”和组员的“个人责任”。
第二,“课下内容回顾”部分评价,一般用于课下对整单元的一部分知识内容或整体知识内容进行听、说、读、写,可以打破课上“固定的小组学习模式”启动课下“一帮一自由结组学习”,这样优秀生帮学困生,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减轻教师课后辅导时间,教师要担当“评委”,对完成任务的两个人均授予★奖励。
第三,通过多样的评价形式,让学生更清晰的审视自己;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激发他们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的比拼劲头,让他们乐学、爱学、善学。
第四,每学期评出优秀的个人和小组各三名,颁发“喜报”,最后收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如下表)。
结束语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会学、乐学,而且通过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中交往和学习。学生的知识、技能都得到良好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林 格,程鸿勋,唐曾磊.自主学习: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 [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3]古新霞.小组合作复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师道.教研,2010(9).
[4]赵海燕.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J].时代英语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