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4年进入全省10强县、2006年,被评为全省“综合十强县、动态十佳县”,并首次在中国中部百强县考核中进入前30名,居全省第1位,这就是肥西,一个独具魅力的百强县

肥西,这个全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祥地,如今旧貌换新颜,依托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这三驾马车,肥西县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催生了令人瞩目的“肥西速度”。
据了解,2007年经济运行高开快进,几项主要经济指标预计3项全省第一、2项全省第二、2项全省前10位,即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3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0亿元,均居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22亿元,财政收入12.5亿元,均居全省第二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进入全省前十位。
肥西县县长陈晓波表示,在2008年,肥西将按照“工业化增强县域实力,城市化改善城乡面貌,产业化促进农民致富”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好“新型工业、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旅游服务业”四篇大文章。
新型工业显优势
肥西县坚持“工业为上、投资为本”,不断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大力打造“129”工业平台,把园区经济作为县域突破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129”战略,构建全县工业经济多极增长新格局。
据肥西县长县长陈晓波介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53家、达到136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2户,其中江汽产值高达65亿元、安利达10亿元,新增工业平台17平方公里,桃花工业园成为全省首个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省级县域工业园。产业特色加速彰显,江汽轿车、 格力电器等大项目相继投产,汽配、家电两大产业迅速扩张,汽配产业产值78亿元,占据全部规上工业产值半壁江山;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引进项目180个,协议投资额12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到位市外资金50亿元,其中外资2000万美元,分别增长71%、98%,首次成为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县,填补市属三县招商先进县的空白;进出口总额7000万美元,冲进全省前五位,增长54%。
陈晓波表示,在2008年的工作的当中,将突出工业强县战略,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大跨越。以“园区建设年”活动为统揽,扩平台、抓招商、攻项目、促提升,全力实现工业“12458”目标,即新增园区平台10平方公里,努力打造两大特色工业园区,桃花汽配产业园新增5km2,长安家电产业园新增3km2,上派、小庙、紫蓬山、花岗共新增2 km2;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00亿元,其中汽配产业过100亿元,家电产业超40亿元;新增规上企业40家,完成工业投资50亿元,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0个。
现代农业促发展
走进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三岗村,放眼望去,真可谓村村花扶树、户户绿绕门。
目前,肥西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约15万亩,居全国第3位。涉猎苗木、盆景、草皮等6大类400多品种,产品远销全国除台湾、西藏外各省市,年销售额6个亿。为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安徽三岗花木大市场二期市场已于去年11月运营。旺季时每日交易额达20多万元。
“买全国、卖全国”是肥西600多名苗木花卉经纪人从事苗木花卉经销的真实概括。目前肥西全县有苗木花卉协会20多家,仅上派镇苗木花卉经纪人协会就有400多名会员,正是这些协会把全县的花卉苗木生产销售大户有序地组织起来,开展技术、信息交流,联合起来闯市场,让苗农花农们家家户户赚得盆满钵满,生活过得殷实而富足。
苗木花卉业成了肥西县发展特色经济打造的六大产业带中的一个亮点。如今,上派至小庙24公里长的公路两侧,苗木花卉展示区已见雏形。
作为全省养禽第一大县,肥西县紧紧瞄准市场,不断提升档次,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31个,涌现出正旺、东方、益农、江夏四大龙头禽业公司,家禽养殖量高达7500万只,居全国第6位;年出栏家禽近8000万只,沿312国道的小庙、南岗等乡镇到处可见养殖大棚,56天出栏一棚鸡,净赚万把块。
“现在我们村的青壮年劳力一心迷上养鸡,谁还希罕出门打工去赚那几个血汗钱?”肥西县小庙镇养殖大户胡庆宝告诉记者。肥西政府扶持和引导,加之身边养殖户的榜样示范,滚雪球样逐步壮大起来的养殖业正一天天地撑破越来越多的农人腰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临巢湖的圩区发展水产养殖,岗头地区发展花生产业……六大特色产业带把全县绝大多数农户链接到集团作战的队伍中来,其收益远比单枪匹马来得实蕙。
乡村旅游绽活力
肥西东吞全国五大淡水名湖巢湖,中衔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拥千年水乡古镇三河,西落全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山南小井庄,境内有太平天国“三河大捷”古战场、清代淮军将领圩堡群等重要遗址,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两广总督张树声的故乡、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客居地。
人文底蕴丰厚的肥西高起点、大手笔进行全县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主要风景区及功能分区规划和标志性景点的单体设计,以建设合肥后花园和城市生态屏障为目标,把旅游作为朝阳产业精心打造,现已形成以紫蓬山、三河镇、巢湖西岸风景带为框架的县域旅游开发大格局。小井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上派苗木花卉产业园绿色精品游吸引了周边大量游客,紫蓬山生态游正在向大潜山、圆通山腹地拓展。
为了建设好省城合肥后花园,肥西县实施“83310”工程,充分发挥名山、名寺、名镇、名湖、名人、名园、名村、名企综合效应,承载省城旅游市场,构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紫蓬山风景名胜区、三河镇休闲观光区、三岗苗木花卉休闲区3大景区,筑3条精品旅游线路,建10大旅游景点。07年共接待游客14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4亿元。
2008年是肥西县奋力实现“第二个翻番”、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推进之年。全县的主要经济指标已经确定,即生产总值150亿元,财政收入1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引进市外资金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
肥西县长陈晓波高兴地说,肥西将坚持“全省创第一,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全面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目标不动摇,坚持“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战略不动摇,坚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不动摇,努力把肥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家电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化航空物流城,全国中部第一苗木花卉城,省会都市圈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卧城”,长三角最大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后花园,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肥西,这个全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祥地,如今旧貌换新颜,依托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这三驾马车,肥西县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催生了令人瞩目的“肥西速度”。
据了解,2007年经济运行高开快进,几项主要经济指标预计3项全省第一、2项全省第二、2项全省前10位,即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3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0亿元,均居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22亿元,财政收入12.5亿元,均居全省第二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进入全省前十位。
肥西县县长陈晓波表示,在2008年,肥西将按照“工业化增强县域实力,城市化改善城乡面貌,产业化促进农民致富”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好“新型工业、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旅游服务业”四篇大文章。
新型工业显优势
肥西县坚持“工业为上、投资为本”,不断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大力打造“129”工业平台,把园区经济作为县域突破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129”战略,构建全县工业经济多极增长新格局。
据肥西县长县长陈晓波介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53家、达到136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2户,其中江汽产值高达65亿元、安利达10亿元,新增工业平台17平方公里,桃花工业园成为全省首个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省级县域工业园。产业特色加速彰显,江汽轿车、 格力电器等大项目相继投产,汽配、家电两大产业迅速扩张,汽配产业产值78亿元,占据全部规上工业产值半壁江山;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引进项目180个,协议投资额12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到位市外资金50亿元,其中外资2000万美元,分别增长71%、98%,首次成为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县,填补市属三县招商先进县的空白;进出口总额7000万美元,冲进全省前五位,增长54%。
陈晓波表示,在2008年的工作的当中,将突出工业强县战略,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大跨越。以“园区建设年”活动为统揽,扩平台、抓招商、攻项目、促提升,全力实现工业“12458”目标,即新增园区平台10平方公里,努力打造两大特色工业园区,桃花汽配产业园新增5km2,长安家电产业园新增3km2,上派、小庙、紫蓬山、花岗共新增2 km2;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00亿元,其中汽配产业过100亿元,家电产业超40亿元;新增规上企业40家,完成工业投资50亿元,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0个。
现代农业促发展
走进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三岗村,放眼望去,真可谓村村花扶树、户户绿绕门。
目前,肥西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约15万亩,居全国第3位。涉猎苗木、盆景、草皮等6大类400多品种,产品远销全国除台湾、西藏外各省市,年销售额6个亿。为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安徽三岗花木大市场二期市场已于去年11月运营。旺季时每日交易额达20多万元。
“买全国、卖全国”是肥西600多名苗木花卉经纪人从事苗木花卉经销的真实概括。目前肥西全县有苗木花卉协会20多家,仅上派镇苗木花卉经纪人协会就有400多名会员,正是这些协会把全县的花卉苗木生产销售大户有序地组织起来,开展技术、信息交流,联合起来闯市场,让苗农花农们家家户户赚得盆满钵满,生活过得殷实而富足。
苗木花卉业成了肥西县发展特色经济打造的六大产业带中的一个亮点。如今,上派至小庙24公里长的公路两侧,苗木花卉展示区已见雏形。
作为全省养禽第一大县,肥西县紧紧瞄准市场,不断提升档次,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31个,涌现出正旺、东方、益农、江夏四大龙头禽业公司,家禽养殖量高达7500万只,居全国第6位;年出栏家禽近8000万只,沿312国道的小庙、南岗等乡镇到处可见养殖大棚,56天出栏一棚鸡,净赚万把块。
“现在我们村的青壮年劳力一心迷上养鸡,谁还希罕出门打工去赚那几个血汗钱?”肥西县小庙镇养殖大户胡庆宝告诉记者。肥西政府扶持和引导,加之身边养殖户的榜样示范,滚雪球样逐步壮大起来的养殖业正一天天地撑破越来越多的农人腰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临巢湖的圩区发展水产养殖,岗头地区发展花生产业……六大特色产业带把全县绝大多数农户链接到集团作战的队伍中来,其收益远比单枪匹马来得实蕙。
乡村旅游绽活力
肥西东吞全国五大淡水名湖巢湖,中衔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拥千年水乡古镇三河,西落全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山南小井庄,境内有太平天国“三河大捷”古战场、清代淮军将领圩堡群等重要遗址,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两广总督张树声的故乡、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客居地。
人文底蕴丰厚的肥西高起点、大手笔进行全县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主要风景区及功能分区规划和标志性景点的单体设计,以建设合肥后花园和城市生态屏障为目标,把旅游作为朝阳产业精心打造,现已形成以紫蓬山、三河镇、巢湖西岸风景带为框架的县域旅游开发大格局。小井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上派苗木花卉产业园绿色精品游吸引了周边大量游客,紫蓬山生态游正在向大潜山、圆通山腹地拓展。
为了建设好省城合肥后花园,肥西县实施“83310”工程,充分发挥名山、名寺、名镇、名湖、名人、名园、名村、名企综合效应,承载省城旅游市场,构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紫蓬山风景名胜区、三河镇休闲观光区、三岗苗木花卉休闲区3大景区,筑3条精品旅游线路,建10大旅游景点。07年共接待游客14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4亿元。
2008年是肥西县奋力实现“第二个翻番”、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推进之年。全县的主要经济指标已经确定,即生产总值150亿元,财政收入1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引进市外资金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
肥西县长陈晓波高兴地说,肥西将坚持“全省创第一,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全面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目标不动摇,坚持“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战略不动摇,坚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不动摇,努力把肥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家电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化航空物流城,全国中部第一苗木花卉城,省会都市圈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卧城”,长三角最大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后花园,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