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学家发明智能绷带 可检测伤口愈合情况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jmb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外媒报道,近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能通过颜色变化显示伤口愈合程度的智能绷带。据悉,这种由液态结晶体制成的纤维,能根据创口温度变化,产生颜色上的变化——由红到蓝。
  发明团队领导人露易斯-范-德-维尔福表示,用这种纤维绷带包扎伤口,能大幅提升对反复感染和早期炎症的创口治疗效果。她说:“如果感染,伤口通常会升温。而如果供血正常,则创面温度会下降。”范德维尔福女士表示,她参与发明的这种纤维非常敏感,不到半度的温度变化就能引起颜色变化。她称,这款绷带能有效节省医生治疗外伤的时间和金钱。“我们主要针对慢性创面治疗——那些伤口愈合极慢的老年人、肥胖者以及糖尿病患者。”
  英国约有20万名慢性创面患者。仅2008年,治疗这些患者的花销估计约31亿英镑。
  
  (中国新闻网)
其他文献
AgCdO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抗电弧侵蚀性能,被称为“万能触头材料”。但是由于Cd有毒,所以开发环保型电性能优良的触头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AgSnO<,2>与AgNi是两类目前研究较多的触头材料。由于两者在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上有较强的互补性,所以本文将两者进行复合,研究一种新型的触头材料AgNiSnO<,2>。 本文首先基于电触头研究中大多从电气性能出发,缺乏材料角度理论指导的现状,综述了基体材料、第二相、添加剂、材料缺陷等各种因素对触头材料电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本文课题,综述了AgSnO<,2
本论文从实验和理论模拟两方面,对碱处理改性的纳米TiO2引发马来酸酐和马来酰亚胺类单体的阴离子聚合反应,尤其是聚合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对比实验发现:经过碱处理的纳米TiO2对所选用的模型化合物马来酸酐和N-取代马来酰亚胺类衍生物的阴离子聚合反应具有较好的引发能力,其中引发活性部分为吸附在纳米TiO2表面的OH-阴离子。 (2)系统地考察了纳米TiO2引发剂引发马来酸酐和N-(4-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阴离子聚合反应中的工艺条件,包括反应时间(t)、反应温度
从中国残联获悉,中国最大的盲文图书馆——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日前落成。作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工程,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馆藏盲文书籍将达到25万册,1600多万盲人将进一步平等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共有4个书库,计划藏书25万册,磁带光盘66万张,将极大满足盲人的阅读需求。据介绍,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设有文献典藏区、盲人阅览区、展览展示区、教育培
期刊
This thesis involves the work on a combined system consisting of a solarcollector,a geothermal heat pump and borehole ground storage.To fully utilize solar energ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heating system deigned to store the solar thermal energy in an unde
6月14日,国防科技大学宣布,他们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千瓦级光纤激光相干合成试验系统”,系统输出总功率达1.5千瓦,而此前国际上此类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仅为725瓦。相关专家指出,该系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光纤激光千瓦级相干合成输出,其综合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在相干合成输出功率、宽带和多波长激光相干合成技术等方面处国际领先地位。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是利用光纤激光器光束质量好、转换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通
期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与一美国科研机构合作,利用深海激光拉曼光谱仪和自制探针,在海底测出甲烷的原位真实浓度是传统取样测试的10倍至20倍,但海底甲烷是否会大量溢出加剧全球变暖依然未知。  由于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强几倍的气体,科学家一直想探究海底存在多少甲烷和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此前,他们将海底含甲烷的沉积物样品提取至调查船上检测,但是在从海底到海面几千米的运送过程中,海水压力和温度发生
期刊
我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研发成功的四维参数系统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一改传统DNA检测技术检测结果再重复性差的弱点,做到了被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以及不同种类反应之间的再重复性,从而实现了临床应用反应体系与实验室检测关键参数的反应体系的一致性。为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上真正适用提供了可能。  自1953年发现生物遗传分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提出生物遗传基因的分子机理以来,DNA
期刊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IBM公司的科学家研制出了首款由石墨烯圆片制成的集成电路,向开发石墨烯计算机芯片前进了一步。科学家们认为,这项突破可能预示着,未来可用石墨烯圆片来替代硅晶片,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这块集成电路建立在一块碳化硅上,并且由一些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组成。去年,IBM公司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科学家林育明领导的团队展示了首块基于石墨烯的晶体管,其能在100
期刊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新西兰基因工程师有意培育变性山羊,观察变性山羊的乳汁是否与人类相似。  变性山羊是将雌性山羊基因培育在雄性体内,新西兰研究机构AgResearch负责此项研究,该公司希望在变性山羊的乳汁中发现与人类乳汁相同的蛋白质成份,便于未来在商店进行出售。  这些变性山羊被命名为“异邦者”,是兼具雌雄特征的15只山羊。目前,批判人士已呼吁这项基因改良培育项目关闭,并意指科学家在“扮演
期刊
在西班牙南部塞维利亚市附近,有一处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设施。由两千多块镜面面板组成的庞大阵列呈规则的圆形图案,从空中看去就好像雕刻于地球表面的巨幅艺术作品。这个庞大阵列就是世界上首家拥有夜间发电能力的太阳能电站--吉马太阳能电站。近日,吉马太阳能电站按时完工并开始商业试运营。  吉马太阳能电站位于西班牙南部塞维利亚市乡间,整个电站由2650块镜面面板构成,总共占地面积达185公顷(约合185万平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