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贡献”的同时维护利益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杨洁篪外长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对十年外交工作做出了“谋大局、求合作、促改革、树形象、做贡献”五项概括。在中东问题上,尤其一年多来在中东政局持续动荡情况下,中国的中东政策是如何体现“做贡献”这一点的?
  ◆ 杨洁篪外长所说的“做贡献”,包括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两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对中东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年多来,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动荡。对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陷入动荡的国家,我们尊重这些国家人民寻求变革、发展的愿望诉求,积极劝和促谈,支持有关国家的政治过渡进程,同时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准则。在伊朗核问题上,我们坚持推动外交解决进程,旗帜鲜明地反对战争。我们妥善处理南苏丹独立问题,积极配合国际社会推动南北苏丹缓和关系。我们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巴勒斯坦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支持巴“入联”申请,得到阿拉伯国家广泛赞赏。事实证明,中国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不少中东地区的领导人都对我们说,他们知道,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中东好。
  与此同时,我们始终将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中东外交的重要内容。中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能源资源丰富;而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生产和需求能力强,我们双方合作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国保持自身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力拉动了中东地区经济发展。2011年,我国从西亚北非地区进口额高达154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7.6%,有力促进了地区国家经济发展和百姓福祉。中国与地区国家投资合作也在快速增长。我不久前陪同温家宝总理访问海湾三国期间,中方与沙特签署了延布炼厂合作项目、与卡塔尔签署了浙江台州炼化合资项目,这些大项目都将推动我国及相关中东国家产业发展,造福于有关国家人民。
  
  ◇ 中国在中东地区有何利益?中国是如何做到将“做贡献”与维护自己的利益相结合的?
  ◆ 中国在中东地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和平和共同发展。当然,中国在这个地区有一些公民和企业,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拓展双方合作、增进双方友谊而辛勤工作,中国政府也有责任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中国与中东国家同为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共同任务,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是中国与地区国家共同利益所在。我们在为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是在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要将两者统一起来,我个人的心得体会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相互尊重。要尊重彼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对方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你不尊重人家,合作就无从谈起。二是要坚持互利共赢。我们的中东政策着眼于与中东国家共同发展进步。这样合作才是互利互惠、有生命力和长久的。三是坚持主持公道。只有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来做出决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才能站得直、行得正,才能得到地区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四是坚持着眼长远。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友好往来已延续上千年,我们的友谊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我们要始终放长眼光,坚持发展友好合作的战略选择,不因为在一时一事上的意见差异而动摇。
  
  ◇ 中东剧烈转型给中国外交带来什么挑战?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外交活动空间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 中东地区形势剧烈动荡,对我在地区人员、财产安全和正常贸易合作造成一定干扰,我与有关国家政府正常双边往来也受到一些影响,而且地区国家间关系更趋复杂,我们应对起来难度更大。此外,我们的中东外交面临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工作量成倍增加,我自己每天都要加班。我们外交部从事中东地区工作的同志们更是不辞辛苦、连续作战。
  过去一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外交部党委的领导下,我们积极稳妥地应对中东地区的形势变化,效果是好的。可以说,我们的中东外交空间是越来越大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各方都很重视我们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而且,客观上讲,我国已成为地区不少国家最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发展对华友好合作是这些国家的利益所在,因而也是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国家正在努力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交流治国理政的经验,以实现国家振兴。我不久前访问了摩洛哥、突尼斯,切身感受到有关国家高层领导人在发展对华关系上有着很高的热情,他们都把同中国发展关系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 您为何在2月出访叙利亚?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何进展?
  ◆ 2月17日至18日,我作为中国政府特使访问了叙利亚,这是近期中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采取的一项重大外交行动。大家从媒体上可以看到,一年多来,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流血冲突造成人员大量伤亡。为推动叙利亚紧张局势尽快降温并实现“软着陆”,避免叙利亚动荡向整个中东地区外溢,作为叙利亚人民的朋友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方决定在政治和外交层面展开斡旋,敦促叙冲突各方尽快停止暴力,启动对话,通过政治和平途径解决问题。我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访叙利亚的。
  访问期间,我会见了巴沙尔总统和穆阿利姆外长等叙政要,以及“全国民主变革力量民族协调机构”等数个反对派组织负责人。我同叙政府方面重点就停止暴力、推进改革和配合阿拉伯国家斡旋努力等交换意见,做了推动工作。在会见反对派代表时,我重点强调中国是叙全体人民的朋友,希望叙各政治派别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非暴力方式在法治的框架下实现政治诉求。访问还是有效果的,叙政府允诺尽快结束军事行动,同时强调将尽快举行新宪法公投,组建新政府,开展全国对话。各反对派分别介绍了对叙当前形势及如何政治解决危机的看法。
  通过此访我有两点突出的感受:一是首都社会秩序仍维持正常,街面基本平静,同某些媒体宣传的并不一样。我曾多次到访过叙利亚,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个和平、美丽的国度,物产富饶,人民淳朴。真心希望叙利亚能够渡过这场危机。二是叙利亚人对中国很友善,访问过程中,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反对派人士,还有大街上、饭店里的普通民众,都对中国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叙政府和我们接触的政治派别对中国的立场总体上都是赞成和支持的,希望中国为和平化解危机发挥更大作用,言辞恳切,体现了对中国的信任。我想,我们和国际社会都有责任通过更多的政治、外交努力,帮助叙利亚人民找回昔日的和平与安宁,实现他们要求变革和发展的合理诉求。
  
  ◇ 中国就叙问题投了两次否决票,如何向外界解释中方立场?
  ◆ 中国的外交原则是主张和平,反对武力;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人民意愿,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和强权政治。这是我们一贯的外交传统。在安理会围绕叙问题的讨论中,我们为争取各方协商一致做了大量建设性的工作,并始终坚持任何有关叙危机的安理会决议或行动,都应该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能向任何国家强加解决方案或强行推动“政权更迭”。遗憾的是,在各方对决议草案的内容仍存在严重分歧时,某些国家执意推动表决,我们最终不得不对草案投了反对票。我们这么做,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认同的,都认为中方此举阻止了外部干涉叙的企图,认为中方的立场是捍卫公理,是真正为了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和长远利益。
  我们在叙问题上没有私利,始终秉持公正和负责任的态度,不袒护任何一方,也不刻意打压任何一方。相信中方的立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其他文献
马英九当选连任之后,展开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与政策调整举施,这些举措不仅没有赢得掌声,反而引来了更多的争议与批评。与此同时,开放美国牛肉进口、特赦陈水扁、文林苑拆迁、旺中并购案、人才外流等争议,让当下台湾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与焦虑。今日之台湾困境与纷扰,皆源于政治,源于民粹。笔者这里就“台湾故事”成负面教材、油电价格调涨、旺中媒体并购案等三个议题作为考察点,予以解剖。  今日台湾之困境皆源于政治  前不久
英国学界普遍担心。峰会上达成的政治共识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即使得到落实,是否能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发挥重大作用?傅莹认为,中国、英国及与会各国都很关心峰会成果的落实情况,为此20国集团领导人已经决定将在年内再次举行峰会。审议各项承诺落实情况。  英国学者们说,峰会之前,舆论的评价比较谨慎,甚至偏于消极。但峰会公报一出来,记者们眼前一亮,因为大家发现不少有实质性的内容和数字,成果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英国《
由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武汉大学老教授刘绪贻先生口述和审定、《长江日报》记者余坦坦记录、整理的《箫声剑影——刘绪贻口述自传》(上卷),已于今年3月由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蒙刘绪贻先生雅意,日前传来全书电子文本,故得以先睹为快。  余坦坦在《后记》中说:2005年下半年,萌生与刘先生合作,撰写其口述自传的想法和计划,后又以书信、电邮、电话和上门拜访的方式与先生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达成以口述
中东:“娜拉出走以后”  “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遗留给世人的经久未衰的这个命题,如今放在剧变狂潮后的中东同样适用。任何一场革命,或者说更改甚至抛弃原有制度和秩序的变革,毫无疑问都是令人热血沸腾、意气昂扬的,给予人无穷希望,同时又使人抱持焦虑问号,但只有革命之后的安排抑或选择,才能够将持续了近两年的“阿拉伯之春”推向高潮。  革命后的角逐和跌宕起伏的革命本身一样扣人心弦。5月
10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提名现任美联储副主席珍妮特·耶伦担当下一任美联储主席。获得参议院认可后,耶伦将成为美联储百年历史上首位女主席。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女总裁拉加德。美联储和IMF,对全球货币金融领域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两位女“掌门”如何当家以及其间的相互协调,就格外引人关注。  拉加德临危受命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活动和贸易
19世纪的太空画媲美NASA照片  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近日公布了一组由19世纪太空艺术家特鲁夫洛所创作的太空画,其中一些画的精确度堪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拍摄的太空照片媲美。  在特鲁夫洛生活的年代,太空摄影技术还十分落后,拍出的图片模糊不清,于是哈佛大学天文台雇佣特鲁夫洛创作太空画。他通过高倍望远镜观测太空,共绘制了7000幅太空画,为当时的人们展示出了较为清晰的天体形象。为了表达对特鲁夫
与国内总统选举中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相比,奥巴马在掌控世行行长选举上却分外有把握。当现任世行行长佐利克宣布不再寻求连任的同一天,美国财长盖特纳也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将在几周内推出候选人接替佐利克。确实,是“接替”,而不是参选。美国国内公职的激烈竞争与国际机构领导人选举的走过场,在同一个国家内如此平顺地衔接在一起,又尽可能做到泾渭分明。内外有别的惟一界限就在于国籍。在提名截止的最后一刻,奥巴马推荐韩裔美
实际上,不但迪拜,首都阿布扎比也是奢华成风,包括特大、超大建筑在内的房地产一度很是红火。    “八星级饭店”    阿布扎比有一座酋长宫殿,被认为是世界上迄今“惟一的八星级饭店”。早在2005年3月,即酋长宫殿正式对外开业的第一个星期,笔者踏访了这家耗资30亿美元的超级饭店,至今印象深刻难忘。  酋长宫殿位于阿布扎比海滨大道上,与我当时入住的希尔顿饭店隔街相望。希尔顿饭店是正宗的五星饭店,已经够
在东南亚的现代政治舞台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无疑是一位敢做敢为、敢怒敢言的国务活动家。但据我近距离观察,他同时也是一个贴近百姓、个性鲜活、情趣广泛的“常人”。    “开门宴客”  2001年9月,我出任驻马来西亚大使之后的第一场外事活动就是为马哈蒂尔赴上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送行。记得当时前往机场送行的有数十人,除少数几名政府高官外,多系其好友和家人。大家说说笑笑
3月底4月初,法国阿尔萨斯省首府斯特拉斯堡,如临大敌。  斯特拉斯堡号称“欧洲首都”,多个欧洲重要组织把“家”安在这个身处莱茵河谷、左右被大山阻隔的法国第六大城市。城市沿河而建,两岸目力所及,是一座座德国特色的木梁结构的“木筋屋”,让人怀疑这里是不是法国。事实上,斯特拉斯堡地处日耳曼语和拉丁语的交汇点,往外跨一步就是德国,往里迈一步就是法国,从19世纪下半叶到“二战”结束,短短不到100年里,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