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腱鞘巨细胞瘤一例

来源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w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5岁女性患者,右踝部包块1年余.右踝关节内侧可见2枚鸽蛋大小肤色包块,质韧,与周围组织粘连,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皮下分叶状肿瘤细胞团块,瘤组织内可见大量组织细胞、泡沫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瘤细胞团块周围有纤维性结缔组织鞘包绕,可见充满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浸润.诊断:腱鞘巨细胞瘤.手术完整切除后愈合良好,无复发.
其他文献
痤疮(acne)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高发人群为青少年,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为特征,好发于颜面、胸背部,易反复发作.遗传、雄激素诱导皮脂异常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免疫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均与痤疮发生相关.
目的 分析不同波段强脉冲光治疗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中心治疗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的98例患者,根据治疗分为2组,其中强脉冲光M22590(590~1200 nm)治疗组48例,双波段强脉冲光M22vascular(530~650 nm、900~1200 nm)治疗组50例,治疗间隔1个月,共5次.通过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变化及临床照片,评价患者治疗有效率、安全性及有效性.此外,通过对皮肤红斑、色斑、光泽度改善程度评价患者满意
自2019年12月起在武汉及全球范围内爆发的COVID-19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COVID-19相关的皮肤表现日益引起皮肤科医生的关注.该文就目前全球报道的部分COVID-19患者皮肤表现的文献进行归纳,为皮肤科医师鉴别新冠肺炎相关的皮损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6体外对SZ95人皮脂腺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CCK8法及尼罗河红染色法检测IL-6对细胞增殖和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IL-6对脂质合成相关基因(PPARG、SREBP1和FAS)表达的影响.结果 10 ng/ml IL-6作用24 h和48 h后细胞活力百分率分别为120%和126%,10 ng/ml及1 ng/ml IL-6作用48 h后细胞中性脂质百分率分别为125%和11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伴随P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