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历史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运用于教学中,是当今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趋势,作为教师应成为该工作的积极倡导者与推动者。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和优化智能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比拟的,它可创设真实情境,增加教学信息。在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媒体素材,只有把其放在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最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思维方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进程上,才能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最优化和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教学 多媒体 创设 信息加工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多角度、多渠道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能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认知世界的主动构建者。以下结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就如何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设置诱因,引导探索。
  人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活动(包括中枢的心理活动和外显的行为),是联结主体与环境的一个特殊的中介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活动的需要与动力应当是首要的。为此,教师应积极运用电教媒体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诱发学生学习和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如:学习《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时,播放一段录像资料:英国曼彻斯特联队史无前例地获得了“三冠王”,主教弗格森受封“爵士”头衔。在白金汉宫门外,弗格森换乘马车进入王宫(马车及赶马车的人是17世纪的打扮,王宫的侍者、卫兵亦都是同时代的装束),随后才是简短的受封仪式。放完录像提出问题:“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英国,为什么还会有这种极具古典风格的场景出现”?学生们急切地想知道。教师随即导人新课:“出现这样的场景并不奇怪,这正是英国资产阶级不彻底留下的后遗症。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而且通过学习兴趣的引导,学生自然产生了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之中。”
  二、研究感知,加深理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基于历史知识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直观形象生动的功效,一方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视听并用,拓宽信息传播渠道,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另一方面,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历史知识。如:《疯狂的战车》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这一课事件头绪多、容量大,时空跨度亦大,学生难以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历史资料、地图、动画和录像片段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这一课的重难点。
  三、渗透德育,升华情感。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施教时必须把握住这一良机,把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教育作为课堂设计的首要目标,不仅向学生传授大纲要求的基本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鉴于此,教师应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从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并相机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德育情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从而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目的。
  如:在教学“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探索中前进”一课有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这部分内容时,播放介绍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先进事迹的影视片断。虽然占时不长,但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教学实践表明,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利用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四、拓展思维,优化智能。
  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历史教学虽不能使逝去的历史真实再现,但可借助各種手段获得相应的效果,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育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记忆效果,优化学生智能结构。电教媒体尤其是多媒体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如:教学《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的重点内容“西安事变”时,若将重点放在张学良、杨虎诚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的过程上,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势必集中于如何捉蒋介石上。在执教此内容时,先介绍张学良、杨虎诚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经过,再用多媒体展示蒋介石被扣压后国内外各政治派别的反映,而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如何处置被扣压的蒋介石。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西安事变的历史地位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而且培养了他们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媒体素材,把其放在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最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的思维进程上,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思维品质的最优化和教学的高效性。
  五、诱导建构,形成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应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认知世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习情境的创建者。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凭借电教媒体,特别是多媒体系统的大容量输出信息功能及人机交互功能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把一系列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串联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方法认识历史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如:在教学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巴黎和会”这部分内容后,为强化学生对中外史实的联系,笔者将用PowerPoint自制的四张幻灯片(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同时映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四件大事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怎样的?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学生基本上把上述四个中外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提示出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后矛盾仍未解决,不得不将争端拉到谈判桌上,促成1919年巴黎和会的召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和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共产主义者得到了锻炼并逐步成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这种方式,既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学生提示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必然性,以及从整体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综上所述,电教媒体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使教师有更大的设计空间和发挥余地,电教媒体科学、合理恰当地运用定能使历史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其他文献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要提高教学效率,充分的利用好课堂40分钟。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效率?我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好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首先、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备课需要确定的重要内容,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会影响整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应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近些年来,外语教育研究人员已经就情感问题与外语学习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的主要结论是:“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都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学习者受
摘要:本文简单探讨了幼儿集体教育活动课堂教学和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如何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进行了论述,同时将相关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引入幼儿教育实践中,希望给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 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有其特殊性,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老师,我是从如下几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的。  一、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目前,对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函数等内容的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相互之间均有联系,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就在于本节课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天的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就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并掌握24时记时法。本学期,我听了两节这一内容的课。一位上课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师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后)  1、 初步感知24时记时法。  (1)想一想:一天有多少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转几圈?  (2)出示课件  a、问:现在钟面上是几时?  生:夜里12时  师:你怎么知道的?此时你在做些什么?  说明:晚上的12时是
[摘要]面对新形势的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传统的“演员”角色走出来,成为课堂上的“导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角,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导演”,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剧本”的开发者,在“导”和“演”的有机结合下,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语文课堂 导演 新课程 剧本  课堂教学好比一台戏,教师角色扮演
摘要: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学校、家长对学生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身体发育、学业成绩等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因此,一方面是家长社会学校的高期望值,另一方面却是涌现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  关键字:中学生 心理健康 现象 成因浅析 策略初探    本文作者从自己的工作经历中,对现代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归纳,剖析其成因,并探究其对策。以给教育者
教师应根据化学教学的目的,研究教材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以期能从知识、技能、能力、思想品德、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方面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可以结合我国在化学、化工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
化学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发挥化学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精选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互动,并非否认教师的存在,而是把教师重新定位,由"教学"转变为"导学",犹如拍摄一场精彩绝伦的电影时那指挥众多演员的导演一样。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成功的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小组合作学习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参与。那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应当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我认为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做好目标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