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膜炎为何难愈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good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近5旬的老张双眼长期发红、干涩、不舒服,症状时重时轻,特别是在熬夜、抽烟和喝酒之后表现明显,已经到当地很多医院看过,医生都说是慢性结膜炎。可是点了不少眼药水就是未能根治,这次老张专门从大老远跑到北京挂了专家号想问个究竟。
  要想解决老张的困惑,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结膜炎。
  正常的眼睛,在白眼球(巩膜)表面和眼皮内层有一层薄薄的膜覆盖,这层薄膜称为“结膜”。覆盖在白眼球上的称为球结膜,覆盖在眼皮内层的称为睑结膜。结膜因为感染或其他刺激引起的发炎就叫做结膜炎。当结膜发炎时,结膜上的微小血管会扩张充血,所以白眼球看起来就会变红。结膜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其中慢性结膜炎是常见的眼病之一,常为双侧性,有时非常顽固,久治不愈。老张所患正是慢性结膜炎。
  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
  引起慢性结膜炎的原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原因是感染,多为细菌感染,如摩-阿双杆菌、链球菌等。也可因急性结膜炎症未治愈或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
  第二个主要致病原因是各种因素的刺激,临床上最为常见。如沙尘、油烟、刺激性化学药物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不良卫生习惯、睡眠不足、烟酒过度等生活习惯的影响;眼睛本身病变的刺激,如内翻倒睫、慢性泪囊炎、睑缘炎及屈光不正、隐斜等引起的视觉疲劳均可致病。此外,药物如散瞳剂、缩瞳剂,以及化妆品、洗发液等刺激也可引起。
  主症为眼分泌物与充血
  慢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分泌物和结膜充血。分泌物不多,为黏液性,早晨起来时发现内眦有分泌物,白天眦部可见白色泡沫状分泌物;结膜充血主要为睑结膜充血,扩张的血管清楚,炎症持续日久者结膜可肥厚。患者自觉症状轻微,主要为干涩、发痒、灼热、异物感、眼睑沉重感、视觉疲劳等,一般晚间或近距离工作时症状明显,但也有人没有任何不适感觉。
  湿热敷简单有效
  治疗慢性结膜炎,首先必须先找出原因,消除致病因素,而后针对不同致病原因进行恰当处理。对细菌引起者给予适当抗菌素眼药水及眼膏,如氯霉素眼液、诺氟沙星眼液、红霉素眼膏等,同时加用适量的收敛性眼液,如维他眼液。
  非细菌性者在查找原因并去除的基础上,局部给0.25%~0.5%硫酸锌眼药水或适量皮质类固醇眼药;若为眼睛本身的疾病引起,则需积极治疗眼睛本身病变;若为长期使用眼药水或眼药膏所引起的,可先停用眼药一段时间;若是干眼病患者需点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瑞新、海露、瑞珠)。
  另外,湿热敷是治疗慢性结膜炎的简单易行而有效的方法:一般采用湿毛巾热敷眼部(闭眼睛),每天3~4次,每次5~15分钟。相当一部分慢性结膜炎的患者伴有结膜结石,结膜结石是眼睑结膜上皮陷洼或深部管状隐窝等处堆积的脱落上皮细胞和退行性细胞等的凝固物,并非真正的结石。睑结膜上有质硬的黄白色小点状突起,形如碎米,有的散在呈点状,也可密集成群。初起位置较深,结石还埋在结膜下边,一般无自觉症状,以后渐露出于结膜表面。只有在硬结突出于结膜表面时才有异物感,甚至引起角膜擦伤,在此情况下可在表面麻醉下用刀尖或注射针头剔出。
  消除刺激因素是避免复发的关键
  有些慢性结膜炎患者之所以病情反复难愈,主要原因还在于一些刺激因素未能及时消除,所以除了点眼药水和热敷治疗之外,应设法改善环境,尽量减少接触刺激源。必须在有较多烟尘或其他刺激性因素等存在的特殊环境里工作的人,佩戴有罩的风镜是预防慢性结膜炎的较好方法。
  另外,注意消除不良卫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避免化妆品、洗发液等刺激对于预防慢性结膜炎也很重要。实践证明,只要病因明确,治疗和保养得当,多数慢性结膜炎是能治愈的。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结膜炎并不是导致眼睛长期发红充血的唯一原因。如果眼睛长期发红充血,在慢性结膜炎外,也要考虑有其他疾病的存在,如慢性角膜炎、慢性虹膜睫状体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也可以表现为长期眼睛发红充血而容易被误诊,不可大意。
其他文献
人到中年的刘某是某城郊的一位农民,既往无高血压和心脏病史。前不久的一个夜晚,他在家洗澡后突然感到胸口疼痛,逐渐加剧,痛甚时双手紧握拳头,伴面色苍白,出汗多。妻子以为是小毛病,扶他到床上,用风油精涂在他胸前。此时刘某胸痛症状无缓解,突然昏迷不醒,家属急忙拨打“120”。当救护车到达时,患者已呼吸心跳停止。医生立即给予心脏复苏,结果回天无术。事后尸解证实,刘某死于冠心病合并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  
不少人都有过耳朵嗡嗡作响的经历,只不过持续时间并不长,过一阵子症状就自然消失了。然而,随着年龄增加,有些人的耳鸣又回来了,而且,这次来了就不走了!  耳鸣在老年人中发生的概率高达90%,这是因为听觉系统随着年龄增加而退化造成的。但就是因为普遍,有不少老人出现耳鸣也不去医院就诊,以为治不治都无所谓。  然而,并不是所有耳鸣都可以听之任之。  这些耳鸣越早治越好  出现耳鸣,及时就诊,能帮助患者排除器
刚刚过完周岁生日的小鹏是罕见的“Sturge-Weber综合征”(斯特奇-韦伯综合征,又称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患者,最近他在医院接受了半脑切除手术。  小鹏出生时半边脸都被大大的“红色胎记”覆盖,活像一个小关公。小鹏的父母以为这只是普通的胎记,并没有太在意。直到4个月的一天,小鹏突然出现左侧眼角及口角向左侧抽动,大量流口水,牙关紧闭。此后,小鹏病情反复发作,并出现左侧肢体抖动。同时,不满周岁的小鹏
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因连续加班熬夜已有数天之久,加之穿衣少,夜间着了凉,李女士颇感疲惫。这天醒来,李女士感觉全身无力,不想吃东西,腹部胀气,伴有恶心、呕吐,拉稀水样便,“胃肠道像翻江倒海”般难受。在家人陪伴下来到社区医务室就诊,医生认为她得了急性胃肠炎,给她吃了一些治胃肠病的药,但毫无效果。  后来,她又到一家大医院看了专家门诊,专家经检查排除胃肠病,认为李小姐是“胃肠型感冒”,按感冒给予治疗。
笔者曾经做过一项统计,每位胃炎患者平均用药4种以上,平均服药时间7~8个月。两组数字颇能反映出胃炎用药的一些问题。  胃炎患者用药种类较多,用药时间长,治疗效果有时不明显。不少患者对药物治疗有疑虑,这不但会影响疗效,且导致患者四处求医,造成过度用药,有的还因为误会,甚至放弃合理治疗而耽误病情。科学理性地看待这些常见问题,对于取得疗效很有帮助,国内外都有成功先例,值得参考。  问题1 放不下烟,舍不
疔疮是好发于颜面和手足部的外科疾患。患者可取落霜红的叶晒干,研成细末状,过120目筛,然后在药粉内加入凡士林,按2:3的比例配方,拌匀即成冬青膏,装瓶备用。用时先将患部以75%酒精消毒,然后敷上冬青膏,再以消毒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直至痊愈。  落霜红又名细叶冬青,其味苦,性寒,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民间称之为“疔药”,采其鲜叶嚼碎敷于患处,治疗疔疮效果特别显著。  (摘自《家庭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