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功能的科学。是医学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也是最重要的一门医学基础课。对解剖学知识掌握的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到以后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可以说,学好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进入校门之后需要面对的头等大事。但人体解剖学内容庞杂,名词繁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学习起来枯燥乏味,而中职学生因为初中毕业,起点较低,文化基础薄弱,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较差。两方面的原因导致许多中职医学专业学生刚一进入校门就在人体解剖学学习上栽了大跟头。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就是需要严肃面对的一大难题。下面是笔者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解剖学;学习兴趣;提高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35-01
  一、了解学生、研究教材
  作为任课老师,一定要对所教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一定要对使用的教材吃深吃透。中职学生年龄偏小、基础薄弱,高强度的知识灌输学生根本无法接受,而因为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变革,绝大多数学生在中专毕业后都会选择到医学类大专院校继续学习。所以在具体教学中,一定要按照大纲要求,做到重点突出,有所取舍,不能贪图学生把庞杂的解剖学知识全部掌握。
  二、凝练课堂语言、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课堂语言是一门专业语言,幽默、凝练的语言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定在课堂上。捉住学生的注意力,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再精彩的演示,再滔滔不绝的讲授,失去了学生的关注,也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工作联系紧密,只要教师静下心来,从临床工作实际出发,必然可以找到很多与教学内容有关又有趣的临床案例。比如,笔者在给学生讲授肝外胆道系统一节时,提到人吃饭特别是进食高脂肪的食物时,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食物,也正是因为这样,医生会嘱咐胆囊疾病的患者禁食高脂肪食物,因为那样会加重胆囊的负担。这样将人体结构的讲授与临床案例联系在一起,既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遇到一些重、难点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提高学生思辨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不但可以迅速的掌握所讨论的知识点,同时也可以举一反三,了解到与之相关的别的知识点。笔者在一次讲课时,提问一个学生“颜面部皮肤的感觉神经是面神经吗?”这样的问题,如果学生一不留意就会掉进老师设置的陷阱里。这个学生回答“不是!”他的答案正确。我继续问他,“为什么不是面神经?如果不是面神经,那颜面部的感觉神经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他不知道是哪条神经,但他知道面神经在颜面部主要管理面肌的运动,并不含躯体感觉神经纤维,所以答案肯定不是面神经。我接着问其他同学,“他回答的对吗?”学生回答“对!”我接着问,“那颜面部皮肤的感觉神经是哪一条呢?”有学生给出准确答案,三叉神经!接着,我让所有学生讨论,躯体感觉神经纤维与躯体运动神经纤维的不同。通过几分钟的讨论,学生加深了对面神经与三叉神经的认识。这种提问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远比枯燥的灌输式教学要更加适合中职学生。
  四、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强化实验教学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是可以很好的展示形态学构造,同时又具有更多样的演示形式。特别是一些微细结构,又或者器官之间的复杂毗邻关系,都可以通过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很好的演示出来,原本抽象的知识,转眼就可以变得直观形象。比如,腹腔干的分支及走行,如果使用普通的挂图,单靠老师用语言讲解,中职学生是很难掌握的。但通过3D人体图像,则很轻易的就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该血管的形态、分支走行。在充分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务必要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笔者所在的解剖教研室,配备了大量的人体器官标本并建造了展示人体结构的人体科学馆。对于这些真实人体器官,学生抱有相当大的兴趣,每次开展实验教学时,学生都十分踊跃。学生对着人体标本观察、寻找、辨认,与书本知识相互对照。在观察与讨论中,学生既强化了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动手能力。
  五、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较弱,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只要措施得当,找到合适的切入口,中职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学来预习、复习、强化自己的解剖学理论知识,甚至会取得比课堂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阅到更多的解剖学图片、视频,也可以对自己课堂没有听懂的内容在网络上进行针对性的搜索,然后琢磨领会。笔者学校所使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还自带二维码,学生在课后通过扫描二维码,能获得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某一人体结构,书本上配的是这一结构的图片,而扫描二维码后却可以看到该结构的三维立体图像,这要远比配图清晰、准确,更具有趣味性。针对学生依赖手机的生活习惯,可以向学生推荐3Dbody等人体解剖学手机应用,丰富学生的自学途径。
  参考文献
  [1]谢红荣.情感教学在中职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92-93.
  [2]徐秉忠.结合学科特点 提高护生学习兴趣——以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70-71.
  [3]陈璐.浅谈如何培养和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J].时代教育,2016(2):151-151.
  作者简介:王国庆(1982.10-),男,安徽淮南人,单位:安徽省淮南卫生学校,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面对低年级学生用词不当,语句不通,表达不流畅的现状,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有效的说话写话训练,将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教材;低年级;说话;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12-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期刊
【摘 要】崔峦教授在全国第九届阅读大赛上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还要通过各种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知道语言形式使用的规律,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得意”之后不能“忘言”,“言意兼得”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正确选择。基于以上的认识,现结合自身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22-02  现超声医学专业已成为一门独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1],超声医学属于实践学科,具备充分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实际临床诊断工作的应用。我科超声专业的规培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于某种疾病或某一类疾病,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临床实际诊断应用上就会遇到问题,比如诊断思路不清晰、检查时间
期刊
【摘 要】历史解释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历史解释包括“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解释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客观论述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形成叙述历史的能力”以及“以客观、辩证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现象现象”等,它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培养
期刊
【摘 要】以生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教育事业中的主体,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当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体验。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理解能力、归纳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教师需要结合时代变革,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成长,以更加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之下,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主要研究了数学生数学思维的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42-01  议论文,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类文学体裁。为了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此类文章,我们在教学中或考试之前,必须教给孩子们解答议论文考题的方法及一些答题技巧,而方法和技巧的掌握还得从我们学习的文章入手。下面本人将以《善待挫折》一文引入《敬业与乐业》的教学,进而浅显地谈谈我对议论文文体的粗鄙之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中职英语课堂口语教学效果普遍不尽如人意。本研究尝试通过使用手机学习软件“英语趣配音”布置课后配音作业进行课外辅助教学,旨在探索激发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新型教学方法和途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手机学习软件;中职英语口语教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摘 要】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为上好思政课提供了重要遵循。本文就思政課议题的确立和实施如何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谈谈自己的思考,以求教同仁。  【关键词】精益议题;理论实践;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Ligusf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具有影响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镇静,镇痛,抑制平滑肌等方面的作用,主治风冷头痛眩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等症。本论文对川芎活血化瘀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 采用现代共性关键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超临界CO<,2>提取川芎油的工艺,并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
【摘 要】在陶笛多声部合奏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差异互补、体验成功的基础上,利用任务驱动、设置情景、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陶笛合奏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动机,提高课堂陶笛多声部合奏教學的有效性。  【关键词】陶笛;多声部合奏;有效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45-01  陶笛是我国古老而别具特色的陶制乐器。哨口发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