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和分工的明确,财务管理的权利制衡配置机制对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具有愈加显著的积极作用。本文立足于当前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权利配置的现状,对分权制衡的权利配置机制进行概念上的阐述,深入分析和探讨了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权利制衡配置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权利制衡配置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煤炭企业 财务管理 权力制衡机制 综合竞争力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和分工的明确,财务管理的权利制衡配置机制对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具有愈加显著的积极作用。本文立足于当前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权利配置的现状,对分权制衡的权利配置机制进行概念上的阐述,深入分析和探讨了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权利制衡配置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权利制衡配置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一、当前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权利配置现状
所谓的企业财务管理权力制衡,指的是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分权制衡的权利配置机制,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不同职级不同人员的财务管理权限,达到分权制衡的效果,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最终促进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順利、健康运转。在当前煤炭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指的就是各分管的领导每月初向总经理报送当月工作需要产生的费用支出预算,然后再由总经理负责审批。因为实际产生的费用均在已审定的费用预算中提取,由分管领导签字审定即可报销,这样的分配可以使总经理无需再重复多次签字。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权利制衡配置的现实意义
随着企业内部职能分工的明确,对财务管理的分权制衡显得十分必要,具有现实意义。相对于传统的“总经理一支笔签批”财务制度,分权制衡的权利配置机制的优点体现在它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使得工作更加高效地完成。由此带来的企业效率的提升表现为:
(一)分工明确,权责分明
企业财务管理选择分权制衡的配制机制,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权得到明确的划分,各部门负责各自的权责,各司其职。这种分权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来说,各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和执行各自部门的财务计划,避免了财务运作上的混杂和无序;纵向来说,管理权在上下级得到了科学合理的分配,上级负责统筹管理,各分级则负责具体的规划执行。权责的明确划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形成一个尽然有序的流通脉络,有效地加快了企业的运作效率。
(二)简化财务审核流程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如果财务工作全部交由总经理一手抓,一方面容易造成总经理工作负担过大,无暇顾及;一方面审核通过的时间将被拉长,造成工作滞后,降低工作效率。在权利制衡配置机制下,总经理只需要负责财务工作的预算审核,做好统筹管理工作,而财务的实际运作交由各分管领导管理,避免了财务审核的多次重复,简化了财务审核的流程。
(三)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企业财务管理的权利制衡配置机制能够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财务计划的具体实施中,分管领导不必事无大小地受到上级的制约,工作灵活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各部门能够根据现实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财务运作,不会造成工作的拖沓和滞后。
三、构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权利制衡配置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配置财务管理权限
财务管理权可以分为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构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权利制衡配置机制,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权限进行合理的分配。战略性的财务决策必须由总经理确定,而战术性的财务决策权则可以授权给各分管领导。财务的执行权也应该交由各部门灵活运用,部门内部也可以进行执行权的配置。而财务的监督权也必须交由适合的部门或个人负责。各个部门各个职级的人各司其职、各享其权,做到分工明晰、权责明确,使得整个财务管理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通过这样的合理化配置,真正实现“高层管大方向,中层管重点,低层管细节”的良好局面,简化财务管理程序,提升财务管理审批效率,促进企业良好健康运营。
(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煤炭企业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也涉及到整个煤炭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因而,其实施也需要整个煤炭企业的全体人员、各个部门的相互合作、共同支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分权制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完成企业的共同目标,分权并不是完全的隔离,而是为了更好地集中。财务管理涉及到整个煤炭企业的运作,在总财务目标的指引下,应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在财务管理权力制衡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充分考虑和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配置和制衡,在保障整个财务管理权力配置机制公平、公正、有效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机制的协调性、温和性。
(三)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有助于企业有计划、步骤明晰地对自身的资源加以配置。在煤炭企业实施权利制衡配置机制的财务管理制度下,各分管的领导每月初要向总经理报送当月财务预算,然后再由总经理负责审批,企业必须在纵观整体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和衡量各部门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因此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显得至关重要。煤炭企业应当将企业预算管理作为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制定完善和加强落实预算管理制度,以此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将预算管理工作贯穿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当中,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当中。通过制定预算考核方法,通过最终的考核来约束和监督预算管理相关工作的落实和执行,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分权的一个后果就是可能会导致腐败的滋生,增加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成立审查部门,加强上级对下级的审核和监督,加强同级部门之间的制衡和监督,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监督网络。在企业财务管理权力分配机制的设计当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岗位、职级人员之间权力的互相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形成,以防范内部控制风险。在财务管理权力分配之后,也应当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于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履职较好、管理效果显著的部门和人员予以奖励和肯定,对于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存在渎职、失职乃至监守自盗的部门和人员予以惩戒。并定时对企业财务管理权力制衡机制的实施效果开展自评,检验管理的成效和机制配置的合理性,发现问题并予以整改完善,不断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权力制衡体系,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优化和提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越来越多的内外部风险,企业唯有不断加强自我内控管理、优化自身管理体制,提升综合竞争力,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板块,其权力的合理配置和制衡,是摆在企业管理面前的重要课题。煤炭企业应当通过强化自身财务管理意识,合理配置财务管理权限,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构建起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权力制衡机制,最终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顺利、有序、高效运行,提高企业的总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贵全.浅议如何建立权利制衡下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0期.
[2]冯雪晶.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控制——财务控制的环境再造[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1期.
[3]王国亮.完善财务控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3期.
作者简介:樊应康(1972-)男,2008年毕业于山西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职称: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关键词】煤炭企业 财务管理 权力制衡机制 综合竞争力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和分工的明确,财务管理的权利制衡配置机制对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具有愈加显著的积极作用。本文立足于当前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权利配置的现状,对分权制衡的权利配置机制进行概念上的阐述,深入分析和探讨了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权利制衡配置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权利制衡配置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一、当前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权利配置现状
所谓的企业财务管理权力制衡,指的是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分权制衡的权利配置机制,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不同职级不同人员的财务管理权限,达到分权制衡的效果,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最终促进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順利、健康运转。在当前煤炭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指的就是各分管的领导每月初向总经理报送当月工作需要产生的费用支出预算,然后再由总经理负责审批。因为实际产生的费用均在已审定的费用预算中提取,由分管领导签字审定即可报销,这样的分配可以使总经理无需再重复多次签字。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权利制衡配置的现实意义
随着企业内部职能分工的明确,对财务管理的分权制衡显得十分必要,具有现实意义。相对于传统的“总经理一支笔签批”财务制度,分权制衡的权利配置机制的优点体现在它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使得工作更加高效地完成。由此带来的企业效率的提升表现为:
(一)分工明确,权责分明
企业财务管理选择分权制衡的配制机制,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权得到明确的划分,各部门负责各自的权责,各司其职。这种分权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来说,各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和执行各自部门的财务计划,避免了财务运作上的混杂和无序;纵向来说,管理权在上下级得到了科学合理的分配,上级负责统筹管理,各分级则负责具体的规划执行。权责的明确划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形成一个尽然有序的流通脉络,有效地加快了企业的运作效率。
(二)简化财务审核流程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如果财务工作全部交由总经理一手抓,一方面容易造成总经理工作负担过大,无暇顾及;一方面审核通过的时间将被拉长,造成工作滞后,降低工作效率。在权利制衡配置机制下,总经理只需要负责财务工作的预算审核,做好统筹管理工作,而财务的实际运作交由各分管领导管理,避免了财务审核的多次重复,简化了财务审核的流程。
(三)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企业财务管理的权利制衡配置机制能够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财务计划的具体实施中,分管领导不必事无大小地受到上级的制约,工作灵活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各部门能够根据现实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财务运作,不会造成工作的拖沓和滞后。
三、构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权利制衡配置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配置财务管理权限
财务管理权可以分为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构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权利制衡配置机制,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权限进行合理的分配。战略性的财务决策必须由总经理确定,而战术性的财务决策权则可以授权给各分管领导。财务的执行权也应该交由各部门灵活运用,部门内部也可以进行执行权的配置。而财务的监督权也必须交由适合的部门或个人负责。各个部门各个职级的人各司其职、各享其权,做到分工明晰、权责明确,使得整个财务管理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通过这样的合理化配置,真正实现“高层管大方向,中层管重点,低层管细节”的良好局面,简化财务管理程序,提升财务管理审批效率,促进企业良好健康运营。
(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煤炭企业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也涉及到整个煤炭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因而,其实施也需要整个煤炭企业的全体人员、各个部门的相互合作、共同支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分权制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完成企业的共同目标,分权并不是完全的隔离,而是为了更好地集中。财务管理涉及到整个煤炭企业的运作,在总财务目标的指引下,应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在财务管理权力制衡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充分考虑和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配置和制衡,在保障整个财务管理权力配置机制公平、公正、有效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机制的协调性、温和性。
(三)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有助于企业有计划、步骤明晰地对自身的资源加以配置。在煤炭企业实施权利制衡配置机制的财务管理制度下,各分管的领导每月初要向总经理报送当月财务预算,然后再由总经理负责审批,企业必须在纵观整体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和衡量各部门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因此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显得至关重要。煤炭企业应当将企业预算管理作为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制定完善和加强落实预算管理制度,以此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将预算管理工作贯穿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当中,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当中。通过制定预算考核方法,通过最终的考核来约束和监督预算管理相关工作的落实和执行,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分权的一个后果就是可能会导致腐败的滋生,增加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成立审查部门,加强上级对下级的审核和监督,加强同级部门之间的制衡和监督,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监督网络。在企业财务管理权力分配机制的设计当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岗位、职级人员之间权力的互相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形成,以防范内部控制风险。在财务管理权力分配之后,也应当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于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履职较好、管理效果显著的部门和人员予以奖励和肯定,对于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存在渎职、失职乃至监守自盗的部门和人员予以惩戒。并定时对企业财务管理权力制衡机制的实施效果开展自评,检验管理的成效和机制配置的合理性,发现问题并予以整改完善,不断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权力制衡体系,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优化和提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越来越多的内外部风险,企业唯有不断加强自我内控管理、优化自身管理体制,提升综合竞争力,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板块,其权力的合理配置和制衡,是摆在企业管理面前的重要课题。煤炭企业应当通过强化自身财务管理意识,合理配置财务管理权限,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构建起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权力制衡机制,最终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顺利、有序、高效运行,提高企业的总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贵全.浅议如何建立权利制衡下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0期.
[2]冯雪晶.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控制——财务控制的环境再造[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1期.
[3]王国亮.完善财务控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3期.
作者简介:樊应康(1972-)男,2008年毕业于山西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职称: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