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核燃料供应链促进江西核能源利用的研究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i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要发展核电就要构建核电产业链,要发展核电产业链就要遵循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和内外调控理论。因此基于“四维对接”机制和三维调控的分析得到,江西应该抓住机遇,延伸核电的前端产业链,发展铀原料深加工及核燃料元件制造业,构建核燃料供应链,促进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进而提高核能源的利用效益和经济价值,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四维对接;核电产业链;核燃料供应链
  江西有着丰富的核资源,而要将核资源转化成能源,目前主要是通过发展核电来将核能转化为电能。而核电是一个复杂的产业,是由多子产业链相互链接而成的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而江西的涉核企业位于核电产业链的核燃料供应子产业链上,因此,江西如何构建和发展核燃料供应链?促进我国沿海核电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性,已经成为江西乃至全国普遍关心的课题。
  一、产业链构建的理论和模型
  科技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分工与交易的复杂化促成了企业组织结构随分工的发展而呈递增式增加。企业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关联来节省交易费用,这种搜寻最佳的企业之间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因此基于产业上下游各相关环节的由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这四个维度有机组合而形成的链条就是产业链。
  产业链形成和构建的动因在于产业价值的实现和创造。产业链是产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根本途径。本质是体现1+1>2的价值增值效应。这种增值来自产业链的乘数效应,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内在要求是:生产效率≥内部企业生产效率之和(协作乘数效应);同时,交易成本≤内部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之和(分工的网络效应)。
  产业链形成的内在规律是:从供需链所包含的需求链和技术链的对接开始,引起产业链的载体——企业链的有效对接,而这种对接在空间上的分布就形成了产业的空间链。由于不同地区和形式的企业链实现产业价值的不同而导致竞争和差异,在四维对接机制下逐渐演变达到稳定状态。产业链是以价值链为主导,以企业链为载体,通过企业链在空间的分布,来实现供需链的相互链接和价值链的实现。这就是产业链的“四维对接”机制。即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在四个维度中,价值链、供需链和空间链都是以企业链为载体的。而企业链不完全是由对接机制决定的,它还受到企业的内部管理、市场竞争结构和政府调控的影响。它们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调控着产业链的发展。对产业链的调控实际上就是对企业链的调控。微观解决的是企业间的边界问题。中观维调控解决的是企业与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地位关系。宏观维解决的是如何引入竞争和提高企业的效率问题。
  二、江西核电产业链的现状
  (一)核电产业链的介绍
  核电产业链包括纵向和横向的多个环节。它们分别是:铀原料和核燃料供应、核电核心设备及辅助设备制造、核电站建设和运营、电力市场、乏燃料处理等环节。从核能资源转化的角度分析,核电产业链是包含核燃料供应链、核电站利用和转化、电力运输与市场这三个子产业链的产业链。核燃料在核电站中反应和利用之后就形成乏燃料。
  核电产业链是包含多个子产业链的复杂的产业链。它所包含的纵向的子产业链有核燃料供应链、核电站运营与维护、电力市场、乏燃料处理等子产业链。与此同时,它还包含核装备制造与供应、核电辅助设备制造与供应、核电工程建设等横向的子产业链。
  (二)江西的核电产业链现状
  从80年代开始,我国通过建设核电站来发展核电。引发了核电产业链上不同环节所对应的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工,伴随着这种分工协作,相关企业逐渐地形成了上下游产品的供需关系,这种供需关系产生了核电产业的价值创造和增值环节,形成了核电产业最初的价值链。伴随着核电上下游企业之间交易程度的增大,就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核电企业链。伴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对核电的需要也不断增加,国家陆续在沿海投产建成了多座核电站又相应地促进了核电产业链的发展。
  江西相山矿田是我国最大的铀矿田,其中邹家山铀矿床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江西已成为全国铀原料供应的重要基地。随着核电产业的发展,江西省的涉核企业逐渐发展成为拥有10个地勘单位、7个局管公司的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而这些企业所形成的产业链主要是位于核电前端产业链的核燃料供应链上,主要是在铀资源勘探、铀矿开发、铀矿石初加工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是,江西的涉核企业所形成的产业链还不完整,缺乏铀转化与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环节,有待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三、运用产业链的构建机理分析江西核燃料供应链
  江西省的核电产业链主要是位于核燃料供应链上,但由于受到行业风险、技术经济、技术水平的制约,产业链上的地质勘探、矿石开采、水冶、同位素分离等环节是低附加值的。而产业链上高附加值的价值分割环节是铀转化与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核反应与转化等环节。因为这些环节拥有高技术、高质量、高设计等高附加值的价值创造元素。因此江西应该依托现有核工业地質局所形成的产业链基础,借助江西特有的地理位置,凭借原料、运输、交易等方面的成本优势,发展高附加值的核燃料元件制造环节,延伸核电前端产业链,完成需求链和价值链的对接,这样就会加快核燃料供应链的发展和壮大,提高核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现实中,产业链的构建和形成还受到微观维、中观维、宏观维三个维度的影响和调控。企业链的形成和变化又是其研究的关键和核心。而影响企业链的因素有:分工和交易矛盾的深化、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自生次序和构建秩序的耦合度。由于核电产业链上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其发展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很大;大多都具有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很大;其运营受市场影响较小,而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因此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对资源的配置将直接制约着核电企业链的延伸和发展。
  四、构建江西核电前端产业链的措施
  根据市场需求,产业链构建理论的分析,尤其是宏观维的调控的分析,江西应该向前延伸产业链,注重产业链的构建秩序和自发秩序的耦合,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环节,完善核电前端产业链。具体措施如下:
  (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江西省可结合环鄱阳湖经济区的建设,将铀原料深加工和核燃料元件制造纳入其发展规划之中。对这些企业实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还可以发挥省财政专项资金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核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制定其发展指导方针和目录,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于铀原料深加工和核燃料元件制造等相关环节。
  (二)寻求合作,引进技术
  铀原料深加工和核燃料元件制造环节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也只有完成了需求链和技术链的对接,才能促进企业链的发展。因此应积极建立与涉核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机制,积极与中广核、中电投、中核集团、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建立合作项目,合作开发关键技术,争取在江西投资设立其核燃料元件制造的子公司,走协作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促进江西核电前段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三)依托优势,吸引人才
  人才对核燃料元件制造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核燃料元件制造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是需要大量高级技术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的企业。因此,江西省一方面可通过各种方式广纳人才,如通过吸引国家有关涉核部门退休人员中的核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让他们发挥余热;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东华理工大学等大学在核领域人才培养的优势,建立产学研基地,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一心是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历来是管理者的重心,也是企业管理者追求的睁标。本文通过介绍RS集团现金池的资金管理
1月6日,天寒地冻,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的农民年终颁奖大会在安义县鼎湖镇一农家大院举行:院子中央的一张小玻璃桌格外令人关注,桌上搁着厚厚一堆现金,共有140多万元!被叫到名字的农民挨个上前,喜滋滋从种粮大户凌继河手中领取年终奖。其中,仅“种粮状元”刘高美一人就获得了16.3万元奖金。  颁奖的种粮大户凌继河是鼎湖镇西路村远近有名的农民老板。上世纪80年代末,种得一手好庄稼的他,嫌种田不赚钱,洗脚上岸,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县、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实施县的永新,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指针,以
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
裴斯泰洛齐的农村成人教育思想是法国资本主义启蒙运动和他本人生活经历的产物,它是裴氏对近代资本主义民众教育的乌托邦式构想。其中,技术训练和道德教化相结合的实施方式,通过
1949年3月,周恩来和中共中央机关的全体同志踏着早春的阳光走进北平。骨肉同胞,亲情难忘,周恩来打听到弟弟周恩寿在天津的地址后,便将自己已到北平的消息函告,并约他有时间前来一聚。  周恩寿知道身居要职的周恩来公务繁忙,不便打扰,于是便派女儿周秉德为“特使”,前来看望兄长。  周恩来下班回到家里,邓颖超就对他说:“恩来,我们家又多了一个女儿了。”  周恩来有些惊奇地问:“哪里又来的女儿?”  于是,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不但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领悟语言,又能充地调动特定环境中各种语言运用的可能性,发挥潜在的语感势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人们对自己的形象越来越关注,对美的追求也从未停止。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男性在乎自己的外貌形象问题,男性形象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