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一、体育教学课堂现状
幼儿学前教育专业是我校支柱专业,全校90%是女生,多年的体育教学,使我发现大部分女生在体育课上,不太爱运动,尤其是像田径、球类及竞技体操类的单双杠、支撑跳跃等运动技术难度大,强度高,且还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没有兴趣,而且这些内容一般是反复进行的,致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产生厌烦情绪。具体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几个人抱团随便说闲话,或坐在操场边低头玩手机。相反如果在体育课上安排一些体育游戏、幼儿游戏,或在音乐伴奏下做一些幼儿操、幼儿舞及健美操、韵律操之类的体育项目,学生都很喜欢。除此之外,还对跳绳、跳皮筋、毽球、乒乓球、羽毛球这些健身类、娱乐类运动项目也很感兴趣。因此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她们终身体育意识,为未来的就业着想,今后应该在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上,做一些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也要有所改变。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根据幼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培养未来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做准备。这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是相适应的。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她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并与未来就业挂钩呢?
二、弄清幼教女生为什么不喜欢那些普高学生必修的体育教学内容
这要从女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谈起。幼教女生大部分年龄处于16—20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女生身体形态和生理上已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女性青少年发育趋早,初中毕业后进入成熟阶段,身材变得丰满,部分甚至开始发胖,她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运动的欲望没有小学和初中时强。另外由于女生心血管系统机能比男生差,心肌和呼吸力量较弱,脉搏输出量也小,在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心跳次数来保证每分钟血液输出量。所以在运动中极易疲劳,导致速度和耐力差于男生,并且恢复也慢。因此,青春期的女生身体素质较差,生理负荷量小,胆子也较小,对那些动作难度大、强度高、激烈对抗性的运动,在练习中往往信心不足而失去练习兴趣。但对运动强度小、动作柔美、节奏感强的体操类比较着迷,对简单易学、没有危险性的游戏和娱乐性运动项目比较感兴趣。
三、根据幼教女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对症下药地安排教学内容
(1)兴趣是上好女生体育课的首要前提。因为兴趣如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能促使你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并不断探索。因此根据青春期女生爱美这一心理特点,安排一些既能减肥又能表现她们形体的健美操、韵律操、啦啦操、轻器械体操等自身需求的运动项目。
(2)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并使她们在运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课堂中可安排一些体育游戏、竞赛性活动,尽量使学生在运动中产生成功感、满足感。既娱乐了身心,又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
(3)赖天德教授在《学校体育热点探究》一书中提出:学校体育要把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体育教学除了完成固有的教学任务外,还应该实现课程服务与专业的目标。所以根据幼教学生专业特点及未来就业的需要,在体育教学内容上应多安排一些配有儿歌或者音乐的幼儿模仿操、轻器械操、和包括各种幼儿游戏。
四、具体实施措施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分别用三个时间段在体育课上进行。
①第一阶段:体育课上根据课的结构可安排以下练习内容。开始部分时可选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体育游戏,作为导入部分,也可带学生在操场进行各种图形的慢跑活动。活动肢体时要经常变着花样进行各种原地单人或双人徒手操、行进间徒手操、轻器械操,基本部分可教学生随音乐做一些健美操、韵律操、啦啦操等发展耐力素质的项目。另外根据学生好胜心强这一特点,还可安排其他一些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下肢力量方面:随音乐跳《兔子舞》、立定跳远比赛、听信号定时集体跳短绳、说着儿歌跳大绳、皮筋等各种跳跃游戏。上肢力量方面:拔河比赛、做哑铃操(0.5公斤)、掷实心球比赛。速度灵敏方面:30米迎面接力比赛、乒乓球、羽毛球、过障碍“8”字运篮球。柔韧方面:仰卧起坐。这些活动内容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娱乐了她们的心情,同时也发展了体能。结束部分:可听着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乐音做几节放松操,使学生逐步恢复到安静状态。
②第二阶段:根据幼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未来的就业需要,在体育课堂内容安排上要突出教学任务的双重性,即学生自身锻炼和职业能力的训练。体育课上:除了继续让学生做一些她们喜欢的体育游戏和在运动中能够塑造美、体现美的健身操外,体育教师要教会学生:A.会做各种幼儿操:如幼儿广播操、带有儿歌的各种幼儿模仿操、徒手操、轻器械操等。配乐幼儿韵律操等。B.排队和变化队形。C.体现走、跑、跳、投、钻爬、平衡等各种幼儿游戏的名称、活动目的、玩法和规则等技能。
③第三阶段:以培养有理论、会设计、能组织、懂教学、善创新、会示范的一线应用人才为目标,以适应幼儿教育发展需要为目的,培养学生作为幼儿教师理应具备的体育综合素质。因此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要把创造力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针对幼教学生未来就业的特点,她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组织创编能力。虽然她们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各样的体育课内容,如:操舞类、游戏类、身体基本活动类等,但是组织创编能力相对薄弱。从长远角度出发,应在体育课中适度培养学生各项的组织创编能力。将自我组织创编教学作为学生一项体育基本功的检测内容,促使她们对自编内容教学得以重视,逐渐锻炼与提高学生的组织教学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选编幼儿徒手操和轻器械操的方法及应注意事项,其次再教会学生幼儿游戏的创编和改编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然后要求每位学生都要独立地创编一套幼儿操、一个幼儿游戏,并在体育课上得以展示。课前要求学生在做准备工作时,动手独立制作游戏所需的各种教具,以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前要求学生向老师说明上课内容及组织教法,老师给予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教学后教师给予讲评、打分,并作为学生的一项体育技能成绩。
五、结论
如今根据学生的需要,在体育课上通过调整后的教学内容、组织方法、方式的尝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以前大不一样。她们情绪饱满,在活动中非常积极主动、这样不但增强了体质,娱乐了身心,而且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幼儿操、幼儿游戏主题教育活动的模拟教学实习,营造了职业氛围,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同步发展的目标,从而实现传统教育向职业创新教育的转变。
一、体育教学课堂现状
幼儿学前教育专业是我校支柱专业,全校90%是女生,多年的体育教学,使我发现大部分女生在体育课上,不太爱运动,尤其是像田径、球类及竞技体操类的单双杠、支撑跳跃等运动技术难度大,强度高,且还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没有兴趣,而且这些内容一般是反复进行的,致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产生厌烦情绪。具体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几个人抱团随便说闲话,或坐在操场边低头玩手机。相反如果在体育课上安排一些体育游戏、幼儿游戏,或在音乐伴奏下做一些幼儿操、幼儿舞及健美操、韵律操之类的体育项目,学生都很喜欢。除此之外,还对跳绳、跳皮筋、毽球、乒乓球、羽毛球这些健身类、娱乐类运动项目也很感兴趣。因此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她们终身体育意识,为未来的就业着想,今后应该在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上,做一些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也要有所改变。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根据幼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培养未来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做准备。这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是相适应的。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她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并与未来就业挂钩呢?
二、弄清幼教女生为什么不喜欢那些普高学生必修的体育教学内容
这要从女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谈起。幼教女生大部分年龄处于16—20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女生身体形态和生理上已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女性青少年发育趋早,初中毕业后进入成熟阶段,身材变得丰满,部分甚至开始发胖,她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运动的欲望没有小学和初中时强。另外由于女生心血管系统机能比男生差,心肌和呼吸力量较弱,脉搏输出量也小,在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心跳次数来保证每分钟血液输出量。所以在运动中极易疲劳,导致速度和耐力差于男生,并且恢复也慢。因此,青春期的女生身体素质较差,生理负荷量小,胆子也较小,对那些动作难度大、强度高、激烈对抗性的运动,在练习中往往信心不足而失去练习兴趣。但对运动强度小、动作柔美、节奏感强的体操类比较着迷,对简单易学、没有危险性的游戏和娱乐性运动项目比较感兴趣。
三、根据幼教女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对症下药地安排教学内容
(1)兴趣是上好女生体育课的首要前提。因为兴趣如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能促使你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并不断探索。因此根据青春期女生爱美这一心理特点,安排一些既能减肥又能表现她们形体的健美操、韵律操、啦啦操、轻器械体操等自身需求的运动项目。
(2)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并使她们在运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课堂中可安排一些体育游戏、竞赛性活动,尽量使学生在运动中产生成功感、满足感。既娱乐了身心,又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
(3)赖天德教授在《学校体育热点探究》一书中提出:学校体育要把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体育教学除了完成固有的教学任务外,还应该实现课程服务与专业的目标。所以根据幼教学生专业特点及未来就业的需要,在体育教学内容上应多安排一些配有儿歌或者音乐的幼儿模仿操、轻器械操、和包括各种幼儿游戏。
四、具体实施措施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分别用三个时间段在体育课上进行。
①第一阶段:体育课上根据课的结构可安排以下练习内容。开始部分时可选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体育游戏,作为导入部分,也可带学生在操场进行各种图形的慢跑活动。活动肢体时要经常变着花样进行各种原地单人或双人徒手操、行进间徒手操、轻器械操,基本部分可教学生随音乐做一些健美操、韵律操、啦啦操等发展耐力素质的项目。另外根据学生好胜心强这一特点,还可安排其他一些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下肢力量方面:随音乐跳《兔子舞》、立定跳远比赛、听信号定时集体跳短绳、说着儿歌跳大绳、皮筋等各种跳跃游戏。上肢力量方面:拔河比赛、做哑铃操(0.5公斤)、掷实心球比赛。速度灵敏方面:30米迎面接力比赛、乒乓球、羽毛球、过障碍“8”字运篮球。柔韧方面:仰卧起坐。这些活动内容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娱乐了她们的心情,同时也发展了体能。结束部分:可听着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乐音做几节放松操,使学生逐步恢复到安静状态。
②第二阶段:根据幼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未来的就业需要,在体育课堂内容安排上要突出教学任务的双重性,即学生自身锻炼和职业能力的训练。体育课上:除了继续让学生做一些她们喜欢的体育游戏和在运动中能够塑造美、体现美的健身操外,体育教师要教会学生:A.会做各种幼儿操:如幼儿广播操、带有儿歌的各种幼儿模仿操、徒手操、轻器械操等。配乐幼儿韵律操等。B.排队和变化队形。C.体现走、跑、跳、投、钻爬、平衡等各种幼儿游戏的名称、活动目的、玩法和规则等技能。
③第三阶段:以培养有理论、会设计、能组织、懂教学、善创新、会示范的一线应用人才为目标,以适应幼儿教育发展需要为目的,培养学生作为幼儿教师理应具备的体育综合素质。因此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要把创造力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针对幼教学生未来就业的特点,她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组织创编能力。虽然她们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各样的体育课内容,如:操舞类、游戏类、身体基本活动类等,但是组织创编能力相对薄弱。从长远角度出发,应在体育课中适度培养学生各项的组织创编能力。将自我组织创编教学作为学生一项体育基本功的检测内容,促使她们对自编内容教学得以重视,逐渐锻炼与提高学生的组织教学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选编幼儿徒手操和轻器械操的方法及应注意事项,其次再教会学生幼儿游戏的创编和改编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然后要求每位学生都要独立地创编一套幼儿操、一个幼儿游戏,并在体育课上得以展示。课前要求学生在做准备工作时,动手独立制作游戏所需的各种教具,以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前要求学生向老师说明上课内容及组织教法,老师给予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教学后教师给予讲评、打分,并作为学生的一项体育技能成绩。
五、结论
如今根据学生的需要,在体育课上通过调整后的教学内容、组织方法、方式的尝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以前大不一样。她们情绪饱满,在活动中非常积极主动、这样不但增强了体质,娱乐了身心,而且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幼儿操、幼儿游戏主题教育活动的模拟教学实习,营造了职业氛围,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同步发展的目标,从而实现传统教育向职业创新教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