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外段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来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颅外段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治疗方法、效果及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38例,根据患者及家属自愿原则选择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对照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全麻的方式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对照组按脑卒中防治原则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半年到1年的随访,统计缺血性脑卒中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18例老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共进行了20次颅外段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在术后无患者死亡。有1例出现高灌注反应,1例喉上神经损伤,术后进行半年到1年随访,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对照组发生短暂性脑缺血3例、脑梗死2例,发生率27%(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外段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成熟的手术方式,只要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严把手术适应症,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的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患者:女,21岁,未婚,学生。因2周内反复发作晕厥3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周在乘地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黑噱,继之摔倒,1min左右清醒,1周后在家中再次晕厥,发作前有胸闷、乏力,无心悸,发作时
福岛核事故后,IAEA将操作干预水平作为核与辐射应急战略的一部分,并要求核电厂预先制定操作干预水平值。本文介绍了福岛事故后IAEA和几个主要核国家防护行动的时间步骤、防护
当前群众工作出现两个方面的新情况,一是做群众工作的条件比以往要好,二是群众工作比以往要复杂。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新问题,主要有干群关系疏远、群体利益冲突加剧、社会心理失
风电场建设与其效益有着直接关系,因此风电场效益评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此背景下,针对德尔菲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在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院从2003年5月至2005年11月采用丹奥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基础建设的工业化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通过几个上海地区装配式住宅项目,剖析装配式住宅的构造做法,阐述项目中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特点,对各种给排水系统进
对于永磁同步电动机突加载荷的情况,提出基于工程设计法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转矩输出PI控制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常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零载荷永磁同步电动机转矩
传统的自动化制造管理系统管理效率低,很容易造成材料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信息数据融合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自动化制造管理系统,系统硬件设计了数据与Web服务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