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醉僧图》有两类,一为南朝梁张僧繇所画,今已失传,描画的应为僧人醉酒之态,当时无论是士人还是僧徒都是较难接受此画的;二为宋代李公麟、刘松年等所作。宋代的几幅《醉僧图》,内容与南朝梁张僧繇所作《醉僧图》有所不同。宋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渐趋一致,共同指向了怀素醉笔之场景。分而析之,宋代《醉僧图》产生之背景有三:(1)僧团内部鱼龙混杂、素质良莠不齐,僧人醉酒的行为也就不难见到了;(2)僧侣主动入世,被宋代文人形诸笔墨,传为佳话;(3)士大夫对僧人形象的界定。此类图像内容的固定,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待僧人乃至佛教的态度,即无论是否触犯了佛法戒律,能饮酒的才是他们乐于交往的名士僧或文化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