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异化在葛浩文翻译习语中的应用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葛浩文成为焦点,翻译界对葛浩文研究也大增,但对其在习语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众所周知,习语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习语的英译可见译者的功底以及翻译的忠实观。通过对葛浩文翻译作品的研究,发现其主要使用直译,逐字翻译,意译和仿译等方法翻译习语。直译与逐字是异化翻译策略的体现,而意译和仿译主要采用归化。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不同类型的翻译内容有时候就可能有差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归化异化并用。
   关键词:葛浩文 习语 归化与异化
  葛浩文既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也是一名翻译家,他对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翻译了来自30多位中国作家创作的七十多部文学作品,其中对莫言作品翻译数量居于首位。莫言是中国本土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对于莫言的成功,葛浩文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正是因为葛浩文精准恰当的翻译,与其不仅忠实于原文,也忠实于读者的翻译观,使得莫言的作品广为流传。通过对葛浩文翻译价值观,翻译实践的研究,可以得出葛试图在忠诚和创造力之间取得平衡(孟祥春,2015)。在不违背忠实的情况下,同时和作者出版社沟通,适当润色译文,使译文具有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习语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流传于民间,同时具有口语和书面形式。习语使得中国文化独具一格,而与西方文化有巨大差异。因此,对习语的翻译十分重要。本文旨在分析葛浩文在习语翻译中对归化与异化策略的使用情况。通过对《红高粱》、《丰乳肥臀》和《蛙》的研究可见,葛浩文在习语英译中更倾向于采用异化,并且异化比例一直在增加,这样大幅度的保留中国文化因素,不仅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同时这也中国本土作家难以做到的。
  一.归化与异化的内涵
  归化是读者导向型的翻译策略,而异化是倾向于源语言的翻译策略。归化异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那时异化就被称为逐字逐句翻译,归化被称为理解意思之后的翻译。德国的翻译家施莱尔马赫(Friedirch Schleiermacher)在1813年指出,譯者要么就尽可能尊重原作者,要么就尽可能尊重读者。1995年,著名翻译家韦努蒂(Venuti)受到施莱尔马赫的鼓舞,首次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概念(Venuti,1995)。归化翻译采用了一种清晰流畅的翻译风格尽量减少目标语读者对外文的陌生感;异化翻译打破了目的语的传统,保留了一些异国情调(Shuttleworth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清代唐彪的《家塾教学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教学法”命名的教育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阅读教育思想。唐彪从学法和教法两个角度切入语文阅读教育,对阅读目的、阅读习惯、阅读原则和阅读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通过梳理唐彪《家塾教学法》中的阅读教育思想,其中所蕴含的同侪学习和群文阅读等方法和理念,对当下的语文阅读教育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唐彪 阅读教学 《家塾教学法》  唐彪生于164
内容摘要:语文学习是从朗读文字开始,朗读也贯穿语文教学始终。朗读训练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重工具,还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阳光大道,又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手段,更是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最佳抓手。只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加强朗读的训练,才算是真正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才会从根源上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关键词:朗读训练 语文教学 意义 方法  朗读是一种大声的阅读方式
内容摘要:钟启泉教授对很多教育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教育理念方面:对日本学力理论的传播、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对课程理论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对对话型、协同学习、能动学习等教学范式进行再创造。在此基础上,启示我国语文教育:教师要具备对话力、学生要从个体学习转向协同学习、学生要从被动学习转向能动学习等。   关键词:钟启泉 课程论研究 协同学习 能动学习
内容摘要:文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为例,从课标和核心素养要求出发,分析了部编版教材的口语交际在教学中的问题以及教材的编排特点,并给出了实际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 口语交际 编排特点 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的外在表现是口语表达,实际上体现的是人的综合素养。从课标的要求来看,口语交际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一是倾听,低年级要求是“认真听”,中年级以后要求“耐心听”;二是表达,要求是
内容摘要:以民生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为例,采用自建语料库和定量分析的方法,选取受访者的话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回应方式、否定类型和提问类型这三个方面分析冲突性话语。据此发现,受访者的话语表现出缓和与对抗两个特点,这是受访者“缓和人际关系”和“维护利益”两方面博弈的结果。这表明,冲突性话语在人际关系管理和身份建构中具有正面效应,有助于实现“交际和谐”和“维护利益”的双赢。   关键词:冲突性话
内容摘要:VR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教育的结合日趋紧密。VR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三维环境,通过感官效应使学生能够沉浸在虚拟情境当中,增强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介于语文教育独特的感受性和情境性,VR可以将复杂信息直观地传递给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实用性。   关键词:VR技术 语文教育 优势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指运用计
内容摘要: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录的古诗文蕴含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能够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本文对统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录的古诗文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蕴藏的道德资源,寻求合适的渗透策略,以期能够给语文教师的古诗文教学一点建议。   关键词:“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古诗文教学 德育资源 德育渗透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
内容摘要:微课教学是近年来一种热门的教学方式,但是将微课视频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却达不到较好地效果。因此文章探讨了将微课作为教学辅助材料用于留学生的课堂的教学方式。具体有三种不同的使用:一是用于课前作为预习材料;二是与课内教学相结合;三是用于课后复习巩固。文章分析发现三者各有利弊,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微课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辅助  微课兴起于20世纪末,其雏形是L
内容摘要:在荆州花鼓戏中,道具作为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台表演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处处可见。戏曲道具的合理运用让舞台呈现更好看,更丰满,更多样,更赏心,更悦目,形成一种独特的戏剧风格,推进戏剧舞台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荆州花鼓戏 戏曲道具 舞台表演 民间歌舞  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殿堂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包涵了编、导、舞、音、美,这里的美指的是舞美,舞美里
内容摘要:作文来源于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积累素材,学生练习生活作文,修的生花妙笔。   关键词:生活作文 积累素材 精彩表达 静心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實际,在学生接触作文之初,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思考,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作为习作素材,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段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