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沟渠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截留效应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yus0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农田生态沟渠和自然沟渠水体中氨态氮、硝态氮、总氮、溶解性总磷和总磷浓度沿程变化以及生态沟渠对氮、磷的截留效应。设置盘培多花黑麦草的生态沟渠与自然沟渠相比,对水稻田面源污染物中的氨态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都有着较强的降解能力。靠近水稻田排水口处的300m生态沟渠内,各种污染物指标的降解幅度较大,而远离水稻田排水口处的300m生态沟渠内,各种污染物指标的沿程降解变化相对较平缓。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肿瘤化疗期间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变化。方法 40例行化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化疗前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变化、未成熟网织红细胞计数及外周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探析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多导睡眠仪检测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将76
性诱剂诱捕器的不同间隔距离对斜纹夜蛾的田间落卵量、田间幼虫数量以及成虫诱集数量的田间控害结果表明:当诱捕器的田间间隔距离为10 m时,斜纹夜蛾的田间幼虫发生量最少,控
道论在本体的意义上,老子庄子之间有层次上的差别。老子本源之道并未达到本体的高度,庄子在自觉地区分了道和源的基础上,把道推向了超验世界,又把老子"道"本源论命题转换成知
<正> 被后世史家称为“满清时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原是嘉道年间地主阶级经世派的重要代表。经世派多为通达古今治乱得失,探究天下民生利弊的时务家,那么林则徐的经
【正】气液两相流是各类两相流中最常见、最复杂的两相流动体系之一。在两相流动过程中,由于相界面的形状和分布都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并且两相之间存在速度差,使得两相流
夏同矫(1874—1925),字用卿(用清),又字季平,号狮山山人。是贵州1413年建省以来仅有的两个文状元之一。同治七年(1868年)同簖诞生于贵州麻哈州(今麻江县)高枧村一书香世家。其父夏庭源,曾
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传播,有效的传播活动才能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目标。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始终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关注的视角从行业与竞争转向
地图起源于上古代,从已发现的最早的古巴比伦地图至今已有4500余年历史。相对地图而言,GIS还很年轻。而自1965年加拿大成功研制出第一个公认的、较为完善的、大型的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