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ALT升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来源 :海南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升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NAFLD患者ALT升高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NAFLD受试者共200例,标准化采集相关临床指标及中医舌象资料,根据ALT是否升高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此建立NAFLD患者ALT升高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使用Hosmer-Lem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校准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检验模型的区分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肥胖、总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以及点刺舌的OR值分别为6.059、2.216、2.649、2.106、3.646,P均<0.05;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一(不含点刺舌)和模型二(含点刺舌)的AU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1(95%CI:0.703~0.840)、0.801(95%CI:0.736~0.866),最大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414、0.829、0.585和0.478、0.686、0.792.结论:男性、肥胖、总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以及点刺舌是NAFLD患者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了包含舌象特征的中西医结合预测模型,对NAFLD患者ALT升高风险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经腹部浅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6月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146例,均行腹部超声、浅表超声检查,以术后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腹部、浅表超声单独及联合诊断效能、对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检出率,分析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影像学结果.结果 以术后诊断为金标准,146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阳性87例,阴性59例;腹部超声检出阳性80例,阴性66例;浅表超声检出阳性91例,阴性55例;腹部浅表超声检出阳性86例,阴性60例;腹部浅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
目的 研究联合电生理检查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16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烧灼感或凉感等周围神经损伤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有症状组84例,无症状组76例.所有患者均行电生理检查,检测神经传导(nerve conduction studies,NCS)及F波,检测指标包括运动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感觉神经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桑白皮-地骨皮药对治疗儿童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在线预测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两个参数为限定条件对桑白皮-地骨皮药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筛选与收集;通过PubMed、GeneCards以及DrugBank数据库进行疾病靶点预测分析;运用Cytoscape3.7.2构建成分-靶点调控网络,并对核心靶点进行网络拓扑分析;最后利用Bioconductor平台和R语言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作用靶点-关键通路网络关
百草枯是一种联吡啶二氯化物非选择性除草剂,上世纪风靡全球.因中毒死亡率极高且没有特效解毒药物而被大多数国家禁止使用,但其中毒死亡病例仍时常发生,因此对百草枯中毒的分子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百草枯中毒引起肺、肝、肾、心、脑等多脏器功能障碍;分子机制复杂,有过度炎症反应学说、氧化还原反应失衡、氧化应激自由基损伤、钙超载、NO分子损伤、细胞凋亡等.针对百草枯中毒的治疗,近几年新研发的有百草枯抗体、通路靶点阻断剂及相关因子抗体应用等,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救治有效率没有明显改善.本文就百草枯中毒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