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儒家诚信观的现实意义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51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人向来强调以诚信为本。但在当代中国违背诚信准则的事情却是越来越多,此起彼伏,以假冒伪劣产品冒充“名牌产品”、“优质产品”,借款不还还理直气壮,交通肇事后逃避责任,学生考试作弊成风等。虽然上述事件的发生原因很多,但其足以说明中国人的诚信观在当代受到了巨大冲击。当代中国人还要不要诚信,以及应树立什么样的诚信观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中的一大课题。
  一、儒家诚信观的内涵
   孔子关于诚信的思想非常丰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輓,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孔子在谈到为政的道理时,特别强调信的重要性,无信不足以为政。
   (二)治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里孔子将信提升到了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视其为治国最重要的要务,“民无信不立”,失去老百姓的信任,则根本无法治国。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段论述亦强调了信对治国的重要性,要“敬事而信”。
   (三)做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矣,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里孔子论述了信对做人的重要性,仁人应具有的五种品德中就有信,信是得到别人任用的重要条件。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在这里将信作为衡量君子言行的重要标准,言行一致是君子的重要品质。
   (四)做事。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这里孔子将信作为一个人立身行事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忠信笃敬即使到了他国,也行得通;言语欺诈虚伪,行为轻浮狂妄,即使在本乡本土也行不通,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这段话是孔子在教育和告诫弟子做事要讲信用,不要说大话,做不到的就不要答应别人。
   (五)交友。孔子主张交友和待友也要讲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樊迟问仁。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上述言语无一例外地表明交友和待友中信用的重要性。
   (六)强调信要符合义的要求,要适宜于实际情况。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孔子认为符合义并适宜于实际情况的信才能够反复实践,否则不能算无信。这里孔子实际上提出里判断信的标准,信不是常人所理解的一概按约定办,对不合义、不适宜实际的约定的违反不算不守信。孔子在信问题上的智慧由此体现出来。可以看到,孔子不是板起面孔读死书的老学究,他的思想充满着智慧的光芒。
   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对信也做了一系列论述。孟子说:“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於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将诚视为天之道,将思诚视为人之道,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孟子认为要通过反省反思等修身养性的方法达到的“诚”的精神境界,与自然之道的“诚”相统一。在评价信的标准上孟子同孔子是如出一辙。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给信注入了善的内容,强调善与信的统一。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这实际上是孟子人行善理论在信用问题上的运用。
   在孟子之后儒家的代表人物也都在孔孟诚信观的基础上主张诚信。例如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又如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认为“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经过发展诚信逐渐渗透到中华民族道德意识的深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
   孔子、孟子等儒家大师对诚信的经典论述和丰富的思想汇集起来即形成儒家的诚信观。
   综上可以看到,儒家的诚信观是儒家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包含着孔孟之道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大夫或仁人志士治国、为政、修身的重要标准,是个人精神生活方面的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介一种社会风气清明或污浊的标准之一。
  二、儒家诚信观的价值评判
   儒家的诚信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半部《论语》即能治天下,已充分说明其重要价值。当代德育教育中已包含儒家诚信观的诸多内容,国人已将其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看待。在世界范围内则激荡着一股“儒学热”,借鉴儒学思想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已成为国外德育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在这股儒学热潮中儒家的诚信观也常常被推崇和运用。这些都说明了儒家诚信观具有重要价值。
   儒家诚信观的价值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儒家诚信观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儒家的“仁爱”、“道义”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具有普适性、合理性,时代虽然变化,社会生活的内容也在变化,但儒家有关诚信观的思想却依然适用,仍是衡量个人精神世界和社会风气的基本尺度,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理想。中国美德由于性善的观念占主导地位,强调自律的精神,所以特别重视“诚”与“信”的品德。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
   (二)儒家诚信观推进了人高层次高目标的发展。人在社会生活中,总要发展自身,求得自身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由于儒家诚信观的提出和宣扬,使人们以其为发展的目标和衡量自身好坏优劣的尺度,这就促进了人向高层次高目标方向发展。中华民族众多讲诚信的仁人志士的出现,儒家诚信观在其中的作用应该很大,确实功不可没。
   (三)儒家诚信观造就了大量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施耐庵的《水浒传》、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都反映了儒家诚信观的重要内容。儒家诚信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无数仁人志士的传世作品无不渗透着儒家诚信观的思想。
  (四)儒家诚信观已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历史学家陈寅格在谈中国文化的定义时也论及了民族精神与气节的关系,他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煌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按陈寅恪先生的理解,“忠”、“信”这样的理念是中华民族精神或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五)儒家诚信观对中国历代法制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商鞅变法时即从诚信始。中国历代法制中均有对违反诚信的行为进行惩罚的规定。例如历朝历代的法律均视“欺君”为大罪,均规定有“诈骗”、“诬告”等罪行。另外“君无戏言”的说法也应是儒家诚信观对君主的要求。
   在中国社会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诚信作为一种高尚的价值取向为无数的士大夫和仁人志士所追求和实践。经历了数千年后的今天,儒家诚信观仍不断地为中国人所继承、发扬,足见其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和长久普遍的价值。
  三、儒家诚信观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称: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东方人的言行思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甚至有不少学者大力倡导“儒教资本主义”、“儒教工业文明”、“复兴儒学”。当然,正像欧洲“文艺复兴”那样,这种“复兴”绝不是简单地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在继承、弘扬古代人文传统的基础上,酝酿创造人类更新、更高的文化。足见儒家诚信观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归纳起来儒家诚信观在当代的现实意义主要有:
   (一)儒家诚信观的经典理论是当代进行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第71页在谈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时,引用了《论语》中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语。党的十六大报告的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来道德建设的重点就包括“诚实守信”;我国正在实施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就明确将“诚信”列入“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就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体现诚信要求的内容。在当代需要对公民进行诚信教育,儒家诚信观的经典理论可以为当代德育教育提供宝贵资料。
   (二)儒家的诚信理论可用来培育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人向来讲诚信,对于签署和加入的国际公约中国能坚决予以执行。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2007年1月14日就美国驻希腊使馆遇袭事件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时,又一次明确指出在军品贸易方面,中国一向采取严肃和负责任的态度,遵守国际法的有关规定,一直坚持只同主权国家进行军品合作。中华民族的诚信品质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外国人愿意到中国来投资做生意的已越来越多即是例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信用制度在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建立,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诚信是信用制度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柱。无诚信则无信用制度。据《上海证券报》2007年1月10日登载,央行正与劳动保障部、建设部、质检总局、税务总局、海关和最高人民法院积极配合,未来计划将企业质量信息、欠税、欠缴社会养老保险费用和劳动工资、法院判决未执行等信息,以及个人参加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缴纳电信费用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儒家的诚信观能够配合我国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我们可以进一步运用和发扬儒家的诚信理论来培育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三)儒家的诚信理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实际上也包含着对儒家诚信观继承和发扬的时代要求。如前所述,儒家诚信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继承和发扬它自然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儒家的诚信理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诚信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2004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文化的目的是:“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自由而又充分的发展。人的素质的内容中自然包括诚信的品质。如何建构当代人的诚信品质?我们可以从儒家的诚信观中找到有益的养分。
   (五)儒家诚信观能够促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我国的许多法律都涉及诚信问题。例如《行政许可法》中规定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民法通则》与《合同法》中规定的诚信原则、《刑法》中规定的诈骗罪、侵占罪、招摇撞骗罪、合同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偷税罪、走私罪等均涉及诚信问题。诚信问题解决得好,无疑会促进上述法律的贯彻执行,儒家的诚信观的弘扬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益处由此可见。
   (六)儒家诚信观能够为中国企业的健康长足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对外贸易法》、《刑法》等法律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提出诚信的要求。“顾客是上帝”、“诚信经营,以诚为本”等有关诚信的理念已渗透到中国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中。中国众多成功的大企业在起步和成长过程中无一例外都重视诚信。中国企业要进一步发展,离不开诚信理念和思想。借鉴儒家诚信观以确立诚信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弘扬包含诚信的企业文化,就显得特别重要。儒家诚信观可为中国企业的健康长足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简介:张宏民,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张明学,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社会科学系。)
其他文献
新生儿各脏器和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应予合理护理,才能预防疾病,保证健康成长.下面就有关新生儿护理的问题进行探讨.rn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间的文化碰撞与交流日益激烈,国民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成为了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文化自信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一直以来,无论是社会学还是人类学甚至包括心理学,所进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几乎仍然停留在个人阶段,即使是将主体的人放入社会来进行研究,也仅仅是讨论个人的种种。再往深层度进行研究时,就进入到了社会制度层面,而忽略了“群体”这一层次。尽管在这一层次上的理论和著作也有一些,但大多数仅仅在其出版之后昙花一现,并不为后人所关注,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关于群体心理的思考实在是太过于混沌,太过于莫名。因此我们至今最为普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砝码[1].而护理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目前高等护理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起步晚,发展还很不完善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积极采用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探索问题,从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简析小组合作化模式的具体运用,希望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字:小组;合作化模式;初中语文;简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
新世纪,如何加强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中外高校道德教育内容、途径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对于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
人无信而不立.信用乃立身之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也成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不断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是重要的改革内容,而在认识管理制度中,就涉及到高校内部编制管理和岗位设置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高校内部编制管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分为实验组(126例,12.7±2.3月)和对照组(112例,12.8±1.1月),实验组设计不同年龄段的教育训练方案,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
文化馆免费开放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鉴赏公共文化活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要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设施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开拓思路,扩大服务领域、完善文化馆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