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英九还没有就职,台湾挺马的人就已热情退潮,开始对他有没有能力感到怀疑。一个领导人还没有就职,他和群众之间的蜜月期就快结束,这实在是个非常令人担忧的征兆。这里面虽然有“爱之深故责之切”的因素,但也未尝没有客观的道理。
人事布局混乱 领导能力成疑
因为衡诸常轨,一个领导人当选,首要之务就是很快把一切问题思考清楚,将未来的执政团队敲定,让这些人提前准备,一上路就立即可以推陈出新。可是马英九当选后,似乎对这些最重要的工作完全无所措意,仍然像是在竞选时一样,不是接受这个那个媒体访问,就是去做只有动作象征意义但实质上却和国计民生未必有关的所谓“请益之旅”,而他“请益”的对象不是工商巨子,就是绿色为主的各种名人,俨然由过去的“蓝色共主”变成了新的“蓝绿共主”。
其实他去会这些名人,相互会讲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媒体效果大过一切。而最重要的未来施政蓝图和好的人事布局,却一直混沌,大家在等待中开始觉得疲倦和热情消退,同时蓝营的不满开始表面化。于是大家从他的人事部署的混乱,开始质疑他的能力,他究竟是明星呢?或是领袖?
连日来,使得马英九评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人事。国民党赢回政权,许多人等着分一杯羹,这也是人情之常;而当今台湾百孔千疮,必须透过漂亮的用人来展现改革魄力,这也是形势所需。而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冲突,一个政权可以任用的职位上万,只要布局妥当,未尝不可借此来降低任何政党都必然会有的摩擦与分歧,但马英九为什么会在人事上一开始就搞得人们异声四起呢?
例如,这次马英九当选,过去绿色要角的詹启贤被认为功劳极大,但论功行赏,他似乎和任何要职皆无缘,于是詹氏形同退出政坛,这当然引起轩然大波。詹的下场很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意味,马英九受人非议也就成了当然之事。
再例如,据个人所知,国民党秘书长吴敦义乃是很早就内定为“总统府秘书长”的人选,但因马英九和国民党现任主席吴伯雄间早已有了芥蒂,最后遂由國民党前秘书长詹春柏取代。为了一个“总统府秘书长”,国民党内部闹成一团,而且不同派系间相互放话,风尾乱扫。国民党内部之乱,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
党内省籍矛盾 应理顺勿激化
可能今后影响最大的,乃是国民党内部长期皆存在着省籍矛盾。国民党内的本土派以“立法院”为地盘,国民党的外省派则以行政体系为主,马英九当选,理应借着良好 的人事布局调和内部,但事实上他却似乎缺乏了这种觉悟,甚至还助长了这种矛盾。
马英九的核心重要幕僚仍是外省派,本土派的装饰意义仍大,国民党内部为了究竟应由刘兆玄或江丙坤出任“阁揆”而出现异声,这只是开始。马英九当选后到处找人“请益”,却独独不向国民党的“立委”“请益”,他不能“安内攘外”,却一厢情愿想让自己变成“蓝绿共主”,最后不无可能不但绿争取不到,也失去了蓝的向心。
因此,由马英九尚未就职,单单为了一个人事就搞得鸡犬不宁,马英九那种“本末颠倒”,只娴熟于在媒体上曝光,制造自己形象,却对一个政府必须妥拟方向,及早将人事问题敲定的重大工作一直拖延。我们已可看出,他原本或许有可能利用大胜的势头,为台湾营造出新气象,但因他自己本末不分,心胸不能开阔,反而可能在国民党内部形成“马英九-吴伯雄-王金平”这个“政-党-国会”的三头马车。
马英九时代由于不再锁台,将来可自两岸关系上获利,但除此之外会有多大的革新却委实不容乐观。如果民进党那边真由“行政院前副院长”蔡英文出任党主席,在两岸策略上调整,不走积极台独路线,而改走消极台独路线,并从事民进党内部整编,到了2012年马英九连任选举碰到蔡英文,或许他就会遭遇到真挑战!
引导社会提升 需要好的领袖
也正因此,马英九是明星?或是领袖?这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英文里,“政府”、“统治”、“治理”这些字,它们都有Govern-这样的字头,它的语源即是拉丁字“舵手”(Gubernator),而它由希腊古语“舵 手”(Kubernetes)演变而来。这也就是说政治在本质上一定要有人来领导,来当“舵手”。
柏拉图在《共和国》的第488和489节 里,就把政治的领导角色做了很古典的讨论。这也是过去谈政治,一定会谈领导的原因。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各国都出了许多“坏领导”,于是政治和政治学已愈来 愈忌讳再谈“领导”。政治的领导人在这个媒体时代,也愈来愈倾向于往“作秀表演” (Performance),往向民意媚俗方向移动。于是,政治学不再理会的领导问题,遂被企管学所接手,并从企管学里发展出一门新的“领导学”。政治人物不领导而只作秀,只会向民意谄媚。在1990年代末美国克林顿时曾闹过 一阵新闻,政治领导角色遂再度受到人们重视。政治人物只有作秀是不行的,一个国家无论多么的民主多元,都不能没有领导者,只有好的领导者才可以引导一个社会超越纠缠,向上提升。
但马英九从他担任台北市长起,就是个明星性格多过领导者性格的人物。他娴熟于个人形象的塑造,相对于国民党的官僚习性和 民进党的污浊,他当然看起来好了太多,这也是他会大胜的主因。但长期以来,他在领导力和决断力上有问题,这也是台湾共知的事实。他会为了人事问题即形象大跌,政治蜜月还未开始就已可能结束,这不正是领导力出了问题吗?像明星而不像领袖,或许已成了现在坐到领袖位子上的马英九的最大致命伤吧!
(摘自《参考消息》08.04.22)B12
人事布局混乱 领导能力成疑
因为衡诸常轨,一个领导人当选,首要之务就是很快把一切问题思考清楚,将未来的执政团队敲定,让这些人提前准备,一上路就立即可以推陈出新。可是马英九当选后,似乎对这些最重要的工作完全无所措意,仍然像是在竞选时一样,不是接受这个那个媒体访问,就是去做只有动作象征意义但实质上却和国计民生未必有关的所谓“请益之旅”,而他“请益”的对象不是工商巨子,就是绿色为主的各种名人,俨然由过去的“蓝色共主”变成了新的“蓝绿共主”。
其实他去会这些名人,相互会讲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媒体效果大过一切。而最重要的未来施政蓝图和好的人事布局,却一直混沌,大家在等待中开始觉得疲倦和热情消退,同时蓝营的不满开始表面化。于是大家从他的人事部署的混乱,开始质疑他的能力,他究竟是明星呢?或是领袖?
连日来,使得马英九评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人事。国民党赢回政权,许多人等着分一杯羹,这也是人情之常;而当今台湾百孔千疮,必须透过漂亮的用人来展现改革魄力,这也是形势所需。而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冲突,一个政权可以任用的职位上万,只要布局妥当,未尝不可借此来降低任何政党都必然会有的摩擦与分歧,但马英九为什么会在人事上一开始就搞得人们异声四起呢?
例如,这次马英九当选,过去绿色要角的詹启贤被认为功劳极大,但论功行赏,他似乎和任何要职皆无缘,于是詹氏形同退出政坛,这当然引起轩然大波。詹的下场很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意味,马英九受人非议也就成了当然之事。
再例如,据个人所知,国民党秘书长吴敦义乃是很早就内定为“总统府秘书长”的人选,但因马英九和国民党现任主席吴伯雄间早已有了芥蒂,最后遂由國民党前秘书长詹春柏取代。为了一个“总统府秘书长”,国民党内部闹成一团,而且不同派系间相互放话,风尾乱扫。国民党内部之乱,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
党内省籍矛盾 应理顺勿激化
可能今后影响最大的,乃是国民党内部长期皆存在着省籍矛盾。国民党内的本土派以“立法院”为地盘,国民党的外省派则以行政体系为主,马英九当选,理应借着良好 的人事布局调和内部,但事实上他却似乎缺乏了这种觉悟,甚至还助长了这种矛盾。
马英九的核心重要幕僚仍是外省派,本土派的装饰意义仍大,国民党内部为了究竟应由刘兆玄或江丙坤出任“阁揆”而出现异声,这只是开始。马英九当选后到处找人“请益”,却独独不向国民党的“立委”“请益”,他不能“安内攘外”,却一厢情愿想让自己变成“蓝绿共主”,最后不无可能不但绿争取不到,也失去了蓝的向心。
因此,由马英九尚未就职,单单为了一个人事就搞得鸡犬不宁,马英九那种“本末颠倒”,只娴熟于在媒体上曝光,制造自己形象,却对一个政府必须妥拟方向,及早将人事问题敲定的重大工作一直拖延。我们已可看出,他原本或许有可能利用大胜的势头,为台湾营造出新气象,但因他自己本末不分,心胸不能开阔,反而可能在国民党内部形成“马英九-吴伯雄-王金平”这个“政-党-国会”的三头马车。
马英九时代由于不再锁台,将来可自两岸关系上获利,但除此之外会有多大的革新却委实不容乐观。如果民进党那边真由“行政院前副院长”蔡英文出任党主席,在两岸策略上调整,不走积极台独路线,而改走消极台独路线,并从事民进党内部整编,到了2012年马英九连任选举碰到蔡英文,或许他就会遭遇到真挑战!
引导社会提升 需要好的领袖
也正因此,马英九是明星?或是领袖?这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英文里,“政府”、“统治”、“治理”这些字,它们都有Govern-这样的字头,它的语源即是拉丁字“舵手”(Gubernator),而它由希腊古语“舵 手”(Kubernetes)演变而来。这也就是说政治在本质上一定要有人来领导,来当“舵手”。
柏拉图在《共和国》的第488和489节 里,就把政治的领导角色做了很古典的讨论。这也是过去谈政治,一定会谈领导的原因。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各国都出了许多“坏领导”,于是政治和政治学已愈来 愈忌讳再谈“领导”。政治的领导人在这个媒体时代,也愈来愈倾向于往“作秀表演” (Performance),往向民意媚俗方向移动。于是,政治学不再理会的领导问题,遂被企管学所接手,并从企管学里发展出一门新的“领导学”。政治人物不领导而只作秀,只会向民意谄媚。在1990年代末美国克林顿时曾闹过 一阵新闻,政治领导角色遂再度受到人们重视。政治人物只有作秀是不行的,一个国家无论多么的民主多元,都不能没有领导者,只有好的领导者才可以引导一个社会超越纠缠,向上提升。
但马英九从他担任台北市长起,就是个明星性格多过领导者性格的人物。他娴熟于个人形象的塑造,相对于国民党的官僚习性和 民进党的污浊,他当然看起来好了太多,这也是他会大胜的主因。但长期以来,他在领导力和决断力上有问题,这也是台湾共知的事实。他会为了人事问题即形象大跌,政治蜜月还未开始就已可能结束,这不正是领导力出了问题吗?像明星而不像领袖,或许已成了现在坐到领袖位子上的马英九的最大致命伤吧!
(摘自《参考消息》08.04.22)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