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抽吸物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机 构】
: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小儿内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抽吸物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治疗,监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指标Ig A、Ig E、Ig G,炎症因子IL-2、IL-4、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三烯D4(LTD4)水平,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的改善及炎症水平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LTD4低于对照组[(3.78±0.16)×10~9/L、(0.52±0.71)×10~9/L、(190.32±92.14)pg/m L vs(4.14±1.13)×10~9/L、(0.83±0.66)×10~9/L、(234.62±88.43)pg/m L],单核巨噬细胞高于对照组[(2.25±0.93)×10~9/L vs(1.86±0.7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Ig A、Ig G高于对照组[(0.76±0.10)g/L、(0.39±0.06)g/L vs(0.69±0.11)g/L、(0.31±0.04)g/L],Ig E低于对照组[(0.17±0.03)g/L vs(0.21±0.0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IL-2、IFN-γ高于对照组[(260.71±18.62)pg/m L、(22.06±2.33)pg/m L vs(220.55±20.41)pg/m L、(15.38±5.98)pg/m L],IL-4、IL-5、TNF-α低于对照组[(11.06±8.06)pg/m L、(13.42±7.55)pg/m L、(7.55±1.02)pg/m L vs(20.04±12.22)pg/m L、(24.52±11.23)pg/m L、(14.33±2.18)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5%,高于对照组的56.10%(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有效率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显著。
其他文献
运用温室葡萄水热平衡观测资料,分析了东北日光温室葡萄的能量平衡和能量分量日变化、生育期变化以及分配规律,同时也分析了潜热通量(λET)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热
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4年7月至2010年9月诊治15例(15只眼)眼蝇蛆病。男8例(8只眼),女7例(7只眼);年龄27~48岁,病程1~2d。发病前患跟有飞蝇撞击史者14例,1例没有明确飞蝇接触
目的探讨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PDR患者12例(13只眼),均行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术。其中7只眼联合白内障
为了探究云南省卡房尾矿库土壤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合理反映尾矿库土壤整体稳定性情况,以卡房尾矿库土壤微团聚体和重金属化合物(As_2O_(3 )、Co_3O_(4 )、Cr_2O_(3 )、CuO、NiO、ZnO)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与重金属化合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尾矿库土层深度0~2、2~5、5~8、8~15 m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值
以牛粪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温度(15℃~35℃)及有机负荷(0.5~6.0 g·L^-1·d^-1)条件下沼气产气率研究,构建半连续式沼气发酵产气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对牛粪的
目的探讨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
目的 比较支架植入与球囊扩张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手术成功率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40例AVF狭窄或闭塞患者,随机分为
基于复种指数和“热量-降水”定量化关系模型,分析了西南三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从1990—2015年间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1990—2
利用牛粪和不同比例玉米秸秆的混合,设置5个不同C/N比处理(T1=15、T2=20、T3=25、T4=30、T5=35),研究其对条垛式好氧堆肥过程中的NH3挥发损失和含氮有机物转化的影响。结果表
以豆科牧草(红豆草)和禾本科牧草(黑麦草、无芒雀麦、扁穗冰草)为材料,研究了2 a生不同豆禾牧草的混播种植方式对当地土壤物理结构及土壤有效养分分布与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