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微博促成十条规范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然的机会,一条微博引起了我的关注:在育红幼儿园,遇见一极品教师(阿姨),无锡人……她不懂得起码的尊重,我看到的是她歧视的目光和一脸的不耐烦,她的言行给幼儿园丢脸……面对家长和小朋友如此表现,是一种耻辱。忍,是因为不想沾染这种耻辱!
  微博中的“无锡”“育红”几个字眼牢牢地抓住了我的眼球,莫非指的就是我们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让这位家长感到“耻辱”而只得“忍”着?是哪一位教师(阿姨)不顾及自己和集体的形象,面对家长表现出“歧视的目光和一脸的不耐烦”?是一场误会还是确有其事……我陷入了沉思。
  我园是一所三园合并搬入新址不久的新园,教师来自不同的园区,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都还不够。事情既然发生,就应当及时处理。我查找了幼儿园现有的规章制度,发现没有关于教师行为规范的条例。我觉得当务之急是抓住这一契机,从规则制订开始,逐步完善管理行为。于是,我组织全园教师开展了教师行为规范研讨活动。教师们分为若干小组,通过情境表演、案例分析、规则自定等环节,思考对待家长和幼儿应持有的态度,深入剖析不良言行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事件本身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文明言行的共识。
  首先是情景剧表演,通过甲乙两位教师晨间接待时对待幼儿和家长的不同态度,引发教师的思考。
  杭老师:刚才的表演是我们在幼儿园经常看到的现象,值得每位教师反思。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一定要谦和、主动,对待孩子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努力给幼儿、家长做表率。
  沈老师:从家长的角度讲,他们希望幼儿园、教师能为孩子提供优质、热情的服务,教师要理解家长的这种期望。
  查老师:教师的穿衣要得体,言行要得体,在日常待人接物方面落落大方,不能遇到问题时一味告状。幼儿有问题应多从自身的教育方法上反思,争取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紧接着,在大屏幕上出示微博的截图(“育红”二字被处理掉),并抛给教师们一个问题“看到这幅截图,你有什么想法?它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教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张老师:家长不能只看到事情的表面就做出片面的判断,要了解事情的本质,也许只是一个误会。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出现问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园要提供多种机会和平台,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避免造成误解。
  钱老师:家长、教师都要换位思考,理解与尊重是双方的,相互的。出现问题时双方要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着想,及时沟通,消除不愉快。
  许老师:教师应坚持微笑服务,保持积极愉悦的工作状态,尊重、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以及家长。
  陈老师:教师对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要一视同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遇到问题,尊重第一,沟通第一。
  “那么,幼儿教师应该遵守怎样的行为规范呢?”带着问题教师们又一次投入到讨论和争辩之中,经过列举、汇总、投票、归类,最终形成了我园的幼儿教师行为规范,并约定每一位教师自觉遵守。
  1.形象优雅,不穿高跟鞋,长发扎起,不浓妆艳抹,不戴夸张饰品,穿戴整洁美观,大方得体,便于工作。
  2.不在他人面前出现抱胳膊、叉腰跷腿等不雅行为。
  3.不在公共场合及教育场所大声喧哗嬉笑。
  4.礼貌微笑待人,态度谦和热情。
  5.待人亲切、耐心、真诚、亲和,语气语调柔美。
  6.善于倾听,语言文明,使用普通话。
  7.善于鼓励和表扬,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
  8.维护集体荣誉,不说有损于幼儿园形象的话,不做有损于幼儿园形象的事。
  9.心态阳光、积极,会换位思考,不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工作中。
  10.以爱心对待孩子,呵护孩子;以诚心对待家长,尊重理解;以真心对待同事,共同成长;以责任心对待工作,园荣我荣。
  这份教师行为规范可能不够标准、严谨,但是来自于教师,是真实和鲜活的,相信它会在每一个教师心中深深扎根。
其他文献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揭示,幼儿的学习与其每日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幼儿的学习必须在生动、具体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来进行,如果缺少了动手、动体、动脑的机会,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学习。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
幼儿园的环境承担着形象定位、凸显园所文化的重任。幼儿园环境分为:公共环境、班级环境、美术教室、幼儿园绿化带、幼儿园大门和大厅等。在环境中色彩的合理运用、科学搭配,能够使其发挥艺术的美育功能,并可以起到很好的烘托氛围的作用。下面,我就结合我园在环境创设中色彩运用的经验谈一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色彩搭配的策略。  一、根据主题中的某一个关键词来确定颜色  环境中主题确定后,并不是所有主题的颜色就能意会的,
我班的孩子不大活跃,特别是在课堂上。一次音乐活动中,全班集体唱时,大家声音很响亮,可是当我请个别幼儿唱时,多数幼儿声音很小,几乎听不见声音。我运用鼓励等方法引导孩子们大声点,可效果并不明显。孩子们为什么在集体演唱时,声音能放得开,而在单独表现时,声音会变得听不见了呢?我觉得可能是单独表演时,他们心里感到胆怯,对自己没有信心,害怕自己会表现不好。  要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敢于表现自己呢?我想到了一个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