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亥革命以后溥仪退位。根据民国的“清室优待条件”,准许溥仪继续在宫里居住。从此溥仪就开始了他童年和少年的闲居生活。
少年溥仪很爱赶时髦,像剪辫子、学英文、装电话,只要是新鲜的事物,他都要尝试一番。1917年,溥仪11岁。有人向宫里进贡了一辆自行车,溥仪如获至宝,他和婉容很快就学会了,经常在紫禁城里骑着转悠。紫禁城的宫门都有门槛儿,车骑到跟前就得下来。虽然溥仪已经退位,但在内廷仍是“皇上”,而皇上骑车必须畅行无阻。于是溥仪趁隆裕太后生病,“先斩后奏”,命身边的小太监一下子就锯掉了东六宫的五座宫门、御花园的东西二门等30多处门槛儿。
门槛被锯掉后,为溥仪和婉容在宫里骑自行车提供了很大方便,他们骑着车进进出出,畅通无阻。这事后来还是被隆裕皇太后知道了,可门槛已锯掉了,说什么也没用了,她把溥仪找来训斥了一通,便不了了之。
溥仪骑自行车上瘾,买车更上瘾,甚至命内务府不惜从盐业银行贷款购买各国的名牌车。据清宫档案记载,溥仪的自行车有20余辆,包括英国的“三枪”牌、德国的“蓝”牌、法国的“雁”牌等,又在故宫御花园的绛雪轩设置了一个专门供他存放自行车的车库。
溥仪备了这么多自行车,也不仅是供自己骑,他还让皇后婉容、婉容之弟润麒、自己的妹妹们以及年少的伴读们都来陪他骑车。就连永和宫端康太妃(珍妃的姐姐瑾妃,当时年近50岁,是溥仪名义上的母亲之一),也弄了一辆经过改装的小三轮车,围着永和宫院内的大铜缸兜圈子。可见当时的故宫中,在溥仪的倡导下,骑自行车一度成为时尚运动。
好景不长,1924年,溥儀被冯玉祥掀起的一场革命风暴逐出了他居住了16年的紫禁城。
10年后,1934年3月在长春再次称帝的溥仪依旧对自行车情有独钟,美国《时代》杂志也对此做了记述:骑自行车是他的爱好之一。作为一个日本的傀儡,他不敢在无人护卫之下走出皇宫,于是只好在花园里转来转去,练习车技。这位“皇帝”,能让前轮悬空,只骑后轮。
“文革”期间,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与溥仪在全国政协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动的日子,在她著的《我和溥仪》一书中,也有关于溥仪骑车的记载。一天,新凤霞和溥仪、沈醉、杜建时等人在平板车上装了四大筐西红柿,还有土豆、萝卜、葱头等,要蹬车送到食堂去。车装好后,沈醉很积极,他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吧,我有劲!”可是他上了平板车却蹬不起来,溥仪抢着说:“我试试看,因为我会骑自行车。”
新凤霞听了替他担心,他那副骨头架子会蹬平板车?于是劝说:“平板车可不是好蹬的,会骑自行车不一定会蹬平板车。我会蹬,只要使好劲,蹬起来就顺了。”溥仪逞能地说:“不,我们男人怎么能叫你一个女人蹬平板车呀,我来吧!”
溥仪边说边推开新凤霞,双手扶住车把就要上车,沈醉、杜建时赶快扶着他迈腿上了车。骑坐很稳当,可是不管他怎么狠劲踩蹬,车还是纹丝不动,溥仪用手指挥大家,大声说:“你们别看着不管,快推!快推……”沈醉带头用力推,其他人也用力推,叫着号喊:“一二三!”溥仪随着推起来的平板车,用足力气蹬。正好下坡,平板车如放了缰绳的野马,一下子飞出好远,突然“咔嚓!”“扑通!”平板车撞到电线杆上了,溥仪倒栽葱,摔了个嘴啃泥,西红柿、萝卜、土豆等都从筐里翻出来。
不过,摔下来的溥仪很乐观,一点不沮丧,成为平民的他,此刻真正做到了淡泊和淡定。
(责任编辑/楚 文)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少年溥仪很爱赶时髦,像剪辫子、学英文、装电话,只要是新鲜的事物,他都要尝试一番。1917年,溥仪11岁。有人向宫里进贡了一辆自行车,溥仪如获至宝,他和婉容很快就学会了,经常在紫禁城里骑着转悠。紫禁城的宫门都有门槛儿,车骑到跟前就得下来。虽然溥仪已经退位,但在内廷仍是“皇上”,而皇上骑车必须畅行无阻。于是溥仪趁隆裕太后生病,“先斩后奏”,命身边的小太监一下子就锯掉了东六宫的五座宫门、御花园的东西二门等30多处门槛儿。
门槛被锯掉后,为溥仪和婉容在宫里骑自行车提供了很大方便,他们骑着车进进出出,畅通无阻。这事后来还是被隆裕皇太后知道了,可门槛已锯掉了,说什么也没用了,她把溥仪找来训斥了一通,便不了了之。
溥仪骑自行车上瘾,买车更上瘾,甚至命内务府不惜从盐业银行贷款购买各国的名牌车。据清宫档案记载,溥仪的自行车有20余辆,包括英国的“三枪”牌、德国的“蓝”牌、法国的“雁”牌等,又在故宫御花园的绛雪轩设置了一个专门供他存放自行车的车库。
溥仪备了这么多自行车,也不仅是供自己骑,他还让皇后婉容、婉容之弟润麒、自己的妹妹们以及年少的伴读们都来陪他骑车。就连永和宫端康太妃(珍妃的姐姐瑾妃,当时年近50岁,是溥仪名义上的母亲之一),也弄了一辆经过改装的小三轮车,围着永和宫院内的大铜缸兜圈子。可见当时的故宫中,在溥仪的倡导下,骑自行车一度成为时尚运动。
好景不长,1924年,溥儀被冯玉祥掀起的一场革命风暴逐出了他居住了16年的紫禁城。
10年后,1934年3月在长春再次称帝的溥仪依旧对自行车情有独钟,美国《时代》杂志也对此做了记述:骑自行车是他的爱好之一。作为一个日本的傀儡,他不敢在无人护卫之下走出皇宫,于是只好在花园里转来转去,练习车技。这位“皇帝”,能让前轮悬空,只骑后轮。
“文革”期间,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与溥仪在全国政协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动的日子,在她著的《我和溥仪》一书中,也有关于溥仪骑车的记载。一天,新凤霞和溥仪、沈醉、杜建时等人在平板车上装了四大筐西红柿,还有土豆、萝卜、葱头等,要蹬车送到食堂去。车装好后,沈醉很积极,他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吧,我有劲!”可是他上了平板车却蹬不起来,溥仪抢着说:“我试试看,因为我会骑自行车。”
新凤霞听了替他担心,他那副骨头架子会蹬平板车?于是劝说:“平板车可不是好蹬的,会骑自行车不一定会蹬平板车。我会蹬,只要使好劲,蹬起来就顺了。”溥仪逞能地说:“不,我们男人怎么能叫你一个女人蹬平板车呀,我来吧!”
溥仪边说边推开新凤霞,双手扶住车把就要上车,沈醉、杜建时赶快扶着他迈腿上了车。骑坐很稳当,可是不管他怎么狠劲踩蹬,车还是纹丝不动,溥仪用手指挥大家,大声说:“你们别看着不管,快推!快推……”沈醉带头用力推,其他人也用力推,叫着号喊:“一二三!”溥仪随着推起来的平板车,用足力气蹬。正好下坡,平板车如放了缰绳的野马,一下子飞出好远,突然“咔嚓!”“扑通!”平板车撞到电线杆上了,溥仪倒栽葱,摔了个嘴啃泥,西红柿、萝卜、土豆等都从筐里翻出来。
不过,摔下来的溥仪很乐观,一点不沮丧,成为平民的他,此刻真正做到了淡泊和淡定。
(责任编辑/楚 文)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