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音乐学院室内乐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室内乐教学是高等专业音乐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室内乐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无法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音乐人才。本文通过对专业音乐学院室内乐课堂教学的现状、意义、创新内容以及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新的社会环境下室内乐教学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从而推动专业音乐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专业音乐学院 室内乐 课堂教学创新
  室内乐,原意是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音乐,后引申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乐,是欧洲古典音乐传统的一个缩影。无论从教学的角度还是演奏的角度看,室内乐在中国都是薄弱项,不仅室内乐的演出寥寥无几,而且适合室内乐演奏的小型音乐厅也不多。本文对音乐学院室内乐课堂教学的现状、意义、创新内容以及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室内乐教学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
  一、专业音乐学院室内乐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内容的封闭性
  我国现在音乐学院全部指定教材,以严肃和古典音乐为主,内容大多十分枯燥,而且经常出现任课教师以一本书一份教案在讲台上对不同的学生重复多年的情况,导致教学课堂气氛不高,教学质量低,学生兴趣差。
  (二)教学形式的单一性
  目前专业音乐学院室内乐教学还处在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师生直接缺乏互动,学生对音乐知识不理解等情况。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接触作品的面窄,接触的音乐形式少,无法领会乐曲的精神,将自己封闭在自我器乐演奏的世界里,慢慢失去创新能力。
  (三)学生学习的被动性
  我国现行的专业音乐学院教学模式基本是固定的四年学制,虽然也实行学分制和选修制,但所有课程都是按照教学计划固定时间学习,学生必须按照课程表的顺序来学习,学生没有学习的自主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下。
  (四)培养方向的盲目性
  专业音乐类院校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专业的音乐课程,组织教学。而对于培养什么样的音乐人的目标不明确,对于培养方向也不清楚,存在严重的盲目性。
  (五)音乐学生的差异性
  随着近几年专业音乐考试的过热发展,学校扩招、扩建而造成的教育资源分流、短缺,学生的音乐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室内乐的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加上应试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只为考学,音乐底子薄,先天条件也差,使得音乐课堂教学工作举步维艰。
  二、专业音乐学院室内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人们对这个艺术门类的感受主要依靠听觉。因此,对于演奏者的“听觉”的培养是音乐教学中最大的难题之一。室内乐中不同乐器具有不同的声音,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除了要演奏自己的乐器,还要注意听重奏组里其他乐器的声音,并彼此调整音色、速度、律动等,来共同演绎一首完整的曲子。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室内乐具有音乐形象丰富,音乐风格多样的特点,通过对室内乐曲目的学习,学生可以突破原有单一乐器的桎梏,扩大艺术视野,增加知识容量。经常参加室内乐的演奏,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风格的掌握,加深对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艺术形式和人文历史的了解,打破各学科的界线,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三)有助于培养合作能力
  室内乐演奏的最大难度就是要求演奏者速度统一、节奏统计以及对乐曲的理解要一致。完成一首室内乐作品演奏,要求演奏者直接要相互聆听、互相探讨,在反复的排练中慢慢磨合,最后演绎出乐曲的整体形象和完美的风格。
  三、专业音乐学院室内乐课堂教学的创新内容
  (一)课前预习的创新
  教师提前布置下节课的室内乐曲目,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资料查询和阅读积累,了解曲目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风格以及人文历史知识,使学生对室内乐演奏有感性上的认识。另外,课前让学生分组进行排练,加深每位学生对曲目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模式
  开展“对话式”授课模式,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阅读和批判性思考,与教师展开深层次的知识交流。
  (三)教学实践、成果
  每次室内乐课堂教学,教师都要把每组学生对本堂室内乐曲目的完成情况记录下来,把每节课的演出或者音乐会录制成CD,将学生每学期的学习实践成果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作热情,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专业的音乐人。
  四、结语
  目前,在我国的音乐学院里,室内乐一直处于辅修的位置;在专业领域内,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职业的室内乐团。因此,音乐学院室内乐课堂教学需要创新,需要结合本院校、本专业以及学生的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因材施教,为社会培养更全面、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的专业室内乐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君.实践中的创新——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室内乐教学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2]朱楣.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室内乐教学的实践——以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室内乐教学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3).
  [3]王次炤.关于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03).
  [4]代百生.德国的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音乐,2007(01).
其他文献
采用氯乙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乙酸钠,控制氯乙酸钠溶液PH值为8~9,在70—75℃下与等摩尔硫代硫酸钠反应生成Bunte盐,加入反应物重量10%的硫酸,控制温度为80~90℃,时间为80min进行酸化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围绕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高职院校培养职业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四位
以2009~2015年接受政府审计的中央企业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手工收集的单笔银行贷款数据,本文围绕政府审计与银行贷款定价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显示:政府审计的警示效
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丰富的文化孕育了多彩的音乐,而音乐也就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音乐我们能更加深刻地去感受一种文化,去认识一种文化。
天然气管道内腐蚀的评价是管道腐蚀与防护工作中重要环节。引入了灰色系统理论对天然气管道的内腐蚀评价的新方法,以硫化氢、二氧化碳和缓蚀荆三项造成天然气管道内腐蚀的因素
摘要:随着新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给我国的音乐理论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运用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音乐理论教学的手段和形式,从而使得音乐理论教学具备科学、有效的方式。本文通过对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音乐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应用的建议,对相关的音乐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
5大棚芦笋栽培技术5.1品种选择芦笋是一次种植、多年采收的多年生蔬菜,品种选择对芦笋整个生长期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长江流域大棚栽培芦笋宜选择笋株高大、笋茎粗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