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新利器 松下GF3试用体验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w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份接到用松下LUMIX GF3(以下简称GF3)试拍风光的任务时,我首先想到的是美国怀俄明州的黄石国家公园。黄石不仅是美国最古老的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我觉得这个地方可以拍出各种类型的风光照片。让人高兴的是松下接受了我的提议。
  
  轻巧的印象
  
  当我刚拿到松下GF3时,首先触动我的是它的轻巧。对于旅行者来说,轻便小巧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相机握在手里的感觉很舒服。当我将它与我忠实的伙伴——松下LUMIX LX5比较时,我惊讶地发现两款相机的大小几乎是一样的。
  
  对焦与镜头
  
  接下来我发现GF3的自动对焦功能非常迅捷和精确,对我所用的所有镜头都如此。当我想保持现场光的气氛时,这只与相机搭配的14mm1﹕2.5镜头表现很出色,即使在全开光圈时影像也很锐利。考虑到GF3最低的感光度设置是160,摄影师确实不需要一个更大更沉的大光圈镜头了。我很少使用这个最低感光度以外的其它感光度设置,而在用到ISO400时我得到的仍是很清晰、无噪点的影像。
  除了14mm镜头,我也带了大部分可用的其它M4/3镜头:8 mm的鱼眼镜头,7-14 mm镜头,新的Summilux 25 mm1﹕1.4镜头和14-42 mm镜头,45-200 mm镜头以及我用得最多的14-140 mm镜头。如果你有徕卡镜头,通过镜头转接器DMW-MA2M和DMW-MA2R,你可将它们用在GF3上,使用时要先将相机设置为“无镜头拍摄模式”。
  
  操作感受
  
  GF3的曝光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总是非常确切和精准的。而奇妙的是,摄影师可以根据每个场景的需要,在显示屏上触摸确定对焦点:只需用手指滑动自动对焦区域至场景的期望位置,并通过控制拨盘来调整对焦区域的大小即可。触控功能不仅可用于选择自动对焦点、点测光,也可用于设定快门的释放方式。由于GF3没有快门线插孔,当相机放在三脚架上时快门触控释放的方式就很有用,这样可以尽量减少相机的震动。
  尽管总的来说,GF3面向的似乎是高端的业余爱好者,但它的很多特性是之前的一些LUMIX相机所没有的。比如对颜色空间的设置功能:当我们希望影像最终作打印输出时,可以将颜色空间设定在Adobe RGB;如果只想用于电脑屏幕或网络观看,则可以设定为sRGB。
  GF3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还有它的菜单及操作方式的简化。大部分的命令都在控制拨盘,而其余的命令能通过触摸屏或控制拨盘的中心按纽“菜单设置”来实现。当然,新的界面在一开始可能显得有点复杂,不过一旦你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些新变化会让你觉得非常满意。
  在快门方面,GF3可以实现从60秒到1/4000秒的快门速度,足以应付几乎所有你会遇到的情况。另外,全新的iA Plus智能自动模式可以让你仅仅用手指触控滑动就能调整画面的柔焦程度、曝光补偿和白平衡的设置。
  另外,GF3的创意控制模式可以让你选择不同的影像效果,分别是:富有表现力、乡愁怀旧、高调、深棕色、高动态和微型画效果。而在场景模式中,有几种常用的模式不见了,如航空照片模式及星空模式,这是比较遗憾的。
  而GF3最让我满意的是它的视频功能。它记录的影像丰富,动作自然,在3.0英寸46万像素的LCD液晶显示屏上观看时非常美妙。这要归功于先进的AVCHD格式和1920×1028的像素设置。视频声音的录制极其敏感,能捕捉到我身边的所有细节。基本上我都是手持拍摄,所用的是带防抖功能的镜头。那些影像看上去有着令人惊讶的稳定,没有任何相机震动的迹象。我惟一感到遗憾的是没有电动变焦的功能。在手持拍摄的过程中,当我试着变焦时,会出现轻微抖动的现象。
  
  就像其它的LUMIX相机一样,使用GF3在户外拍摄静态照片是一份完美的体验,我真的很享受拍摄的过程。用这个相机工作使我的拍摄变得相当便利,因为我所需要做的只是要集中注意力找到合适的场景而已。我完全依赖相机的设置,大部分情况下都使用光圈优先的模式,只是根据场景的条件改变一下测光模式。它从来没让我失望过。这不仅是一部拍摄静态照片的好相机,还是一部拍摄动态视频的新利器。
其他文献
数码时代,摄影人的拍法想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数码相机的运用方面也在不断摸索。拍摄RAW格式,拍摄JPEG格式,甚至同时拍摄两种格式,绝大多数的人都在这方面下功夫,而对于相机的许多功能设置很不以为然,认为拍到RAW原始格式图片,就可以后期在电脑中调整,最终制作出优质的图像。然而,一些聪明的摄影师却善于使用相机中的各种功能,一步到位,在现场就能得到想要的艺术照片,基本不用进行后期调整,便能得到高水平
【编者按】这些带有经典绘画色彩的作品,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世界,来自英国的“80后”摄影师安德鲁·埃文斯(Andrew Evans)充分利用了大自然中美妙的光线,并通过后期调整,使整组作品有了一种金黄、温暖、真实而神奇的色调。    “我一般一周内会拍摄两至三次,独自在森林中与周围的自然相处会有一种强烈的自由感,我真的很享受这种感觉。”    『光线的重要性』    首先,我经常在日出时出门,因
春天我在小院里播下的种子,到了秋季便会有几十只葫芦将小院点缀得充满乡土韵味。早晨或傍晚的阳光下,这些生机盎然的小葫芦便成为我拍摄的题材。由于院子周围环境太乱,既使用F2.8的大光圈也很难将背景虚化,于是我想到了夜晚拍摄,先尝试用手电光来拍摄,但在晚风的吹拂下,葫芦不停地晃动,长时间曝光很难保证影像清晰。索性改用闪光灯,我将一只尼康SB 600装在尼康D3s数码相机上,并支好三脚架,用尼康80-20
胶片从诞生至今,已经有125周年的历史了。今天,胶片摄影的定位,已经升华为潮流人士通过影像解读时尚与品位的一种全新方式。不久前,柯达特向摄影界发出邀请,组织了以“百年时尚 品味经典”为主题的法国南部采风之旅,同时也是希望和经常使用数码相机的新一代摄影爱好者保持沟通,能够继续将胶片摄影的专业性和独特魅力传承。    5个理由,胶片回潮    数码让胶片“更摄影”  正如键盘书写让纸张书写成为更富情感
选择折返射镜头的理由     随着数码相机的像素的不断提高,许多影友都将希望寄托于后期剪裁,比如拍摄的小鸟,由于镜头焦距不足,在画面中的位置过小,经过剪裁后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构图效果。不过许多影友发现,剪裁后的图像虽然在电脑显示屏上可以观赏,但用于照片制作或杂志发表就明显数据量不足了。所以200mm以上的超长焦镜头仍然是远距离拍摄必不可少的器材。  常规的超长焦镜头有两种,一种是大孔径恒定光圈的长
『1期主题 过年』  过年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节日,也是最长的节日,历来被人们所看重。从年前到年后,很多忙碌的事情和其间经历的心情都与平时大不一样,身边的许多情景都很值得留在记忆中。用手中的相机来记录下那些美妙的瞬间,感受镜头中动人的过年故事,是摄影人不该错过的机会。每个人都会过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年,只要用心去拍,每个人镜头中的年也同样可能与众不同。    1.从头开始 李艳芬 摄  2.点面灯 韩
|编者按|查尔斯·格雷莫(Charles Cramer) ,美国当代著名风光摄影师。这是一位使用大画幅相机长达30年的摄影师,然而你会发现他的作品多是表现一片树叶、一块石头等细小的事物,尽管微小却如一首首抒情诗般撞击着读者的内心。在聊天中,格雷莫也一直在强调情绪、审美对于作品的重要性。    Q:除了这里展示的有关树的影像外,我们看到你的作品经常是表现一块石头、一条小溪,为何用大画幅相机来拍摄这些
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  她扎根农村,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课堂,业余时间坚持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让农村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目前,很多人进城务工,孩子多由家中老人抚养,由于老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或隔辈人溺爱,出现了一些“问题孩子”。每当看到一些孩子厌学、不团结同学、自私自利没有感恩之心时,她都会忧心忡忡。她扪心自问,教师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仅仅是每节课完成教案上的三维目标吗
一提到腾龙的镜头,笔者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便携”两个字。的确,无论是专业级还是入门级,腾龙的镜头几乎总是同规格、同等级中相当轻便的,轻巧和便携已然成为了腾龙镜头的设计理念之一。AF18-270mm1∶3.5-6.3 Di II VC PZD镜头(型号B008,以下简称B008)是腾龙最新的一款力作,它继续秉承便携的理念并将之发挥到了极致。    『小巧的身躯』    虽然是一款超大变焦范围的镜头,
无论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照相机小型化的进程始终没有停歇。虽然旁轴取景式的数码相机很早就出现过,但真正抛弃反光镜,让相机成功瘦身,并走向普及却是近两年的事。2008年末,松下推出了首款微型4/3系统的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虽然保留了单反相机的外观,但小巧的体积却创造了当时之最。2009年,奥林巴斯E-P1、E-P2,以及松下GF1等机型让此类相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获取了无限商机。当许多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