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科课程教学中,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增进教学效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专业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会轻松愉快,教学质量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多媒体毕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辅助工具,如果在实际运用中不加注意,反而会对教学效果起负作用,因此,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应与教师的教学艺术完美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1.形式多样,生动真实
多媒体是文字、声音、图画、动画、摄像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的集合,它的使用,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传授的局限,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实践证明,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后,加速了学生的感知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记忆力和提高了应用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是卓有成效的。
2.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是有目的的行为,而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多媒体的引入,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获取信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既轻松又充实,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变抽象为具体,让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多媒体的运用,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使抽象的变得生动、使难以言述的概念和理论变得容易。既让学生了解了理论知识,又能使在课堂不可能实现的实践操作,通过多媒体进行了演示,有效的使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节省课堂时间,扩充知识量
一般来说,现在讲授同样内容课程所需要的时间,比传统教学能节省不少时间。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剩余时间讲授新知识,使学生扩展了知识面、增长了新观点,这在应用多媒体手段之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盲目追求“现代意识”,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由于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在各级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上都少不了多媒体,一时之间,是否使用多媒体已经成为评价课堂教学优劣的标准,能否使用多媒体也几乎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这种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它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注意。表面课堂热闹非凡,实际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了变化多样的电脑前;同时一些简单易解的内容,有时也会因为“现代化”而变得复杂化,其实质是降低了课堂效果,忽略了教学目标
2.变相进行“满堂灌”,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如果把握不当,就会加大课堂教学内容,挤掉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机械地跟着囫囵吞枣,变相地进行“满堂灌”,不利于学生主体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3.授课内容固定化,课堂缺少灵活性
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已经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好的,所以在授课中只是按教师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软件的形式固化起来,使课件象一篇电子详案,以至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教师——课件——学生”的教学方式,授课中学生的想法可能偏离老师所想讲的内容,但是有这些“事先设计”,教师不得不将其拉回“正途”,其实质就是背离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掌控者的地位和学生的被动填鸭的地位,这种刻板的做法不利于鼓励学生发现、探究问题,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势必将教师和学生均沦为计算机和多媒体的奴隶,更不用说课堂的灵活性了。
三、 如何适时使用多媒体
1.要针对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的不同,对授课内容的多少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我们学校的三个部——综合部、中专部和大专部,对于前两个部,由于学生只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而且对于所学的知识并没有什么认识,所以授课时应注意速度不能太快,内容不能太多,而多媒体从容量、速度上来说,都相对比较大,所以对于新授内容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用于大专部的学生。
2.针对授课内容
对于理论较多的内容来说,比较适合于使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可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并且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实现举一反三。而对于我们专业课程中较多的计算题目来说,则不适宜采用,相反通过板书,可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反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掌握。会计课程是一个很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而这些内容如果完全靠老师上课通过实物直接演示,后面的学生肯定不能完全看清楚,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这样势必会出现教师要到后面的学生中逐个进行辅导,既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量,所以对于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这些内容,我就利用了多媒体,一方面放大实物,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另一方面又将动手操作的过程通过屏幕展示了出来,同时还可以把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通过屏幕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查找出问题,起到了一举三得的作用。
3.针对授课类型
授课类型有很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多媒体,例如对于复习课则比较适合使用多媒体,而对于新授课,特别是在进行习题讲解的时候,无论是从容量上、思考时间上或者是从学生的注意力上来看,都不太适宜采用多媒体。因此在高考班最后总复习的阶段我就是利用多媒体将我所教的四门课进行了综合汇总,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用了几次下来,发现效果还真的很不错。
4.针对授课环境要求
多媒体具有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所以对于不同的授课环境来说,它的存在能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在授课内容比较枯燥的时候,而授课环境也允许出现活跃的课堂气氛时,则可以考虑加入多媒体,以使枯燥的内容能在轻松的环境中传授给学生。例如我在上对口高考班的〈审计>时,由于按大纲的要求只要求掌握理论,所以我就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整理在课件里,同时也将一些重点做成习题,适当的出在课件上,这样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及时的进行了巩固,而且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综上所述,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手段的一个主要工具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使用不当同样也不能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只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科学、合理的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1.形式多样,生动真实
多媒体是文字、声音、图画、动画、摄像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的集合,它的使用,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传授的局限,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实践证明,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后,加速了学生的感知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记忆力和提高了应用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是卓有成效的。
2.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是有目的的行为,而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多媒体的引入,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获取信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既轻松又充实,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变抽象为具体,让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多媒体的运用,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使抽象的变得生动、使难以言述的概念和理论变得容易。既让学生了解了理论知识,又能使在课堂不可能实现的实践操作,通过多媒体进行了演示,有效的使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节省课堂时间,扩充知识量
一般来说,现在讲授同样内容课程所需要的时间,比传统教学能节省不少时间。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剩余时间讲授新知识,使学生扩展了知识面、增长了新观点,这在应用多媒体手段之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盲目追求“现代意识”,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由于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在各级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上都少不了多媒体,一时之间,是否使用多媒体已经成为评价课堂教学优劣的标准,能否使用多媒体也几乎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这种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它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注意。表面课堂热闹非凡,实际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了变化多样的电脑前;同时一些简单易解的内容,有时也会因为“现代化”而变得复杂化,其实质是降低了课堂效果,忽略了教学目标
2.变相进行“满堂灌”,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如果把握不当,就会加大课堂教学内容,挤掉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机械地跟着囫囵吞枣,变相地进行“满堂灌”,不利于学生主体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3.授课内容固定化,课堂缺少灵活性
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已经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好的,所以在授课中只是按教师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软件的形式固化起来,使课件象一篇电子详案,以至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教师——课件——学生”的教学方式,授课中学生的想法可能偏离老师所想讲的内容,但是有这些“事先设计”,教师不得不将其拉回“正途”,其实质就是背离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掌控者的地位和学生的被动填鸭的地位,这种刻板的做法不利于鼓励学生发现、探究问题,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势必将教师和学生均沦为计算机和多媒体的奴隶,更不用说课堂的灵活性了。
三、 如何适时使用多媒体
1.要针对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的不同,对授课内容的多少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我们学校的三个部——综合部、中专部和大专部,对于前两个部,由于学生只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而且对于所学的知识并没有什么认识,所以授课时应注意速度不能太快,内容不能太多,而多媒体从容量、速度上来说,都相对比较大,所以对于新授内容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用于大专部的学生。
2.针对授课内容
对于理论较多的内容来说,比较适合于使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可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并且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实现举一反三。而对于我们专业课程中较多的计算题目来说,则不适宜采用,相反通过板书,可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反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掌握。会计课程是一个很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而这些内容如果完全靠老师上课通过实物直接演示,后面的学生肯定不能完全看清楚,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这样势必会出现教师要到后面的学生中逐个进行辅导,既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量,所以对于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这些内容,我就利用了多媒体,一方面放大实物,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另一方面又将动手操作的过程通过屏幕展示了出来,同时还可以把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通过屏幕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查找出问题,起到了一举三得的作用。
3.针对授课类型
授课类型有很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多媒体,例如对于复习课则比较适合使用多媒体,而对于新授课,特别是在进行习题讲解的时候,无论是从容量上、思考时间上或者是从学生的注意力上来看,都不太适宜采用多媒体。因此在高考班最后总复习的阶段我就是利用多媒体将我所教的四门课进行了综合汇总,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用了几次下来,发现效果还真的很不错。
4.针对授课环境要求
多媒体具有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所以对于不同的授课环境来说,它的存在能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在授课内容比较枯燥的时候,而授课环境也允许出现活跃的课堂气氛时,则可以考虑加入多媒体,以使枯燥的内容能在轻松的环境中传授给学生。例如我在上对口高考班的〈审计>时,由于按大纲的要求只要求掌握理论,所以我就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整理在课件里,同时也将一些重点做成习题,适当的出在课件上,这样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及时的进行了巩固,而且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综上所述,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手段的一个主要工具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使用不当同样也不能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只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科学、合理的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