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腺样囊性癌中MYB蛋白表达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泪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MYB蛋白表达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收集16例泪腺ACC、20例泪腺非ACC,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FISH检测泪腺ACC中MYB蛋白表达和MYB基因易位,分析泪腺ACC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6例泪腺ACC患者年龄为19~74岁,平均49岁,男女比为5:11,肿瘤最大径0.8~4.5 cm,平均2.6 cm.肿瘤组织主要由导管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形成管状、筛状和实性结构,筛孔内可见嗜碱性黏液样物质,并可见神经侵犯.病理学分级Ⅰ级5例,以管状或筛状结构为主,无实性成分;Ⅱ级9例,管状、筛状和实性成分均有,且实性成分≤30%;Ⅲ级2例,管状、筛状和实性成分均有,且实性成分>30%.免疫组化法检测MYB蛋白的阳性率为100%(16/16),其中强阳性5例,中等阳性11例.FISH检测MYB基因易位的阳性率为87.5%(14/16),其中2例FISH检测阴性者免疫组化均为中等阳性.结论 泪腺ACC易在眼部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MYB蛋白在泪腺ACC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MYB有助于泪腺ACC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Nucleocapsid抗体在不同平台、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染色情况,筛选该抗体的最佳染色条件,为COVID-19的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8例COVID-19尸检肺组织石蜡样本制成切片,分别使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和手工免疫组化进行染色.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一抗稀释浓度分别为1:2000、1:4000、1:8000;手工免疫组化修复分别采用EDTA和柠檬酸修复,经37℃孵育1 h和4℃孵育过夜,一抗稀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82例COV-ID-19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征、血常规、尿常规及心肌酶谱相关检查指标,观察其可能存在的相关性.除1例重型患者外,将81例COVID-19患者分为轻型及普通型两组,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1例COVID-19患者中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多见,其次为右肺病灶,近1/2的患者均合并淋巴细胞减少,1/3的患者尿蛋白阳性,仅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心肌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