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p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設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是新课程与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今天这个倡导以人为本,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如何适时的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尊重;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是新课程与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今天这个倡导以人为本,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如何适时的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和谐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感受到相互尊重、体会合作与信任,亲身实践积极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它是师生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协调内部关系而形成的,是师生关系发展的成熟阶段、完美阶段。
  二、尊重学生是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必要基础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真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必要基础,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强调知识的灌输与解释,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求。“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许多教师头脑中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同时“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使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甚至逆反心理。甚至,个别教师会对顶撞自己的学生当众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丝毫不考虑重。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忽视学生的人格,导致学生毫无自尊,师生关系紧张。
  有人说: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从教师方面来看,如何真正尊重学生呢?又如何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呢?
  三、如何尊重学生,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屠格涅夫说:“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可见尊重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重要价值。
  尊重学生说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但在具体做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何尊重学生,营造和谐师生关系需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信赖学生。尊重信赖学生,是师生关系融洽的情感基础。只有当老师尊重学生时,学生才会尊重自我,珍惜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体验到做人的尊严感。要打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旧观念。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有着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但在人格上是完全相等的,教师应该像学生尊重教师一样尊重学生,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尊重学生,首先要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去思考和感受,诚恳地听取学生对自己的批评和意见,凡合理的应予采纳,即使不合理的也应在相互探讨中沟通,决不能羞辱、挖苦、讽刺学生,更不能利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学生。
  (2)尊重学生还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路途中相遇时,教师要主动向学生打招呼;课堂上提问宜用“某某同学请站起来试一试”、“请继续讲“、“请听听我的意见”等鼓励式、商量式的语气,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等命令式、灌输式的语言;学生向教师请教问题时,要让学生坐着说,教师站着讲,等等,通过这些人性化的关爱方式,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增强师生亲和力。
  (3)要善于倾听。我曾经遇到学生的一份写在草稿上的“作业”。交来的作业本上没有写名字,翻开本子,里面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式子或涂鸦,我正纳闷这是什么样的本子?是谁交来的?就翻到了作业的这一页。作业像是临时赶来的,字迹不太整齐,图形也不太标准,很明显这是用草稿本赶来交的作业。是谁这么不负责任?这么不认真?我心里窝着火,忍着气,查了这一组交作业的学生情况,又是这一组的学生徐**。怎么办?又请他进办公室教训一顿吗?这是一个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的学生,前不久还进了学校政教处。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我以后就不容易管好这个学生了,可是,一般的批评,教训,估计都不会有什么效果。我准备转换一下思路,不要自己太主动,想马上解决问题,反而把事情搞糟了。先听听他本人有什么想法再做决定吧。于是,我让学生请他到我的办公室。果然,一看他就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我装着没看见,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何用这样的本子做作业?见我没一开始就责怪他,徐**也是一脸的惊讶,好像一下子回过神来,一反常态。他告诉我,因为忘了带作业,又不想让老师批评,不愿背上“不交作业的学生”这个帽子,可书包里没新的作业本,就用草稿本赶来交了。这和我的想法不太一样,我以为他是故意挑战老师,不给我面子。于是,我肯定了他的这种方式,还顺便指出这段时间他在纪律和学习方面的一些进步,鼓励他继续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以后记得带好在家里完成的作业,就不会把作业写在乱糟糟的草稿上交给老师了。之后,我就让他回教室了。
  我把这件事做了淡化处理,可这件事之后,我发现徐**变得愿意和我交流了。自己有什么看法,班上有什么事情,也会赶来告诉我。他妈妈也打来电话,说孩子这段时间像变了个人,不那么逆反,听话多了。我陷入了沉思,我们常常不能容忍学生犯错误。学生一旦犯错,我们宁可上纲上线,猛药强攻。因为我们始终坚信,小错一定是大错的先兆,小小的蚁洞一定会毁掉千里长堤。这种武断的认识使我们今天的教育缺少大气,缺少宽容,因而也缺少人性,会让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   从这件小事的处理结果来看,我以为,作为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意味着接纳,理解和尊重,也包含分享和承担学生的各种喜怒哀乐。教育不是单项的灌输与给予,而是师生双方在双向互动中的交流,碰撞与对话。学生渴望获得尊重,老师一次肯定的点头,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友好,鼓励的话语就会让学生多一份亲近,多一份勇气,多一份自信,都会激励学生不断积极向上。为此,我们老师应该改变自己在和学生的对话中掌控者的角色,给学生创设一个信任,安全的谈话氛围,这才有助于缩短师生间的心里距离,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教育理念。
  (4)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并不代表要纵容学生,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能和稀泥,不能讨好学生,还是应该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进行耐心教育。
  (5)更新教育理念,摆正教师位置。
  (6)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7)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升个人魅力。
  (8)協调好家长与学生的关系。
  四、结语
  和谐的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校园,和谐的校园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互相尊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走进学生的心灵,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了解他们的想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师生间彼此互相尊重时,才会激发治学好学,乐思进取的良好教育氛围,才会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孟博怡.用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J].上海教育,2006(12B):21-22
  [2] 倪洪莉.班主任如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1).
  [3] 刘伟.用爱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J].教育艺术,2007(10).
  [4] 王保俊. 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J].吉林教育,2008(11).
  [5] 曲晶.以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心[J].新课程(上),2011(5).
  [6] 韦志杰.班主任工作经验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24).
  [7] 陈群.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J].新课程(中学),2013(12).
  [8] 胡云.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J].时代教育,2010(11):196.
  [9] 胡玉福.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C].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2007年.
  [10] 张家军,马吉宏.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含义、特点及构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
其他文献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些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正确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反映了以
期刊
摘 要: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内质优良。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发展,外来文化从多个领域进入我国,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影响,中小学生身上的传统文化元素日渐稀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因,促使广大学生得到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打好中文学习的基础,显然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谈谈
摘 要:阐述了教育方针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回顾了我国自清末、民初至21世纪我国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并指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教育方针;全面发展;为人民服务  一、教育方针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1.教育方针的基本概念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方针的四个特点  (1
本文针对高考实验题中突出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在物质制备、实验装置的设计、物质的鉴别和物质的检验等实验复习中对同一问题进
永佃权制度渊源流长,在大陆法系国家呈现出勃勃生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物权性.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法律的抽象规定相背离,表现出的债权特征有明显的弊端.应当
高校基层管理人员是高校职工队伍建设的基础,也是高校发展的基本保证。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高校这片净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创新,改变观念,才能促进职工
本文从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解决的对策,以期有助于在人才国际化形势下对于如何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作出有益思考。
本探究实验的特点:这个探究实验设计新颖,学生很感兴趣,基本没有危险(唯有氢氧化钠溶液小心使用即可),学校只需提供灵敏电流计和镁条、稀氢氧化钠溶液,其余器材可由学生自己准备。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並能充分利用物理仪器中的灵敏电流计,不用消耗硫酸、盐酸等化学危险品和锌、铝、铁等物品,减少药物消耗,降低实验成本。特别是可减少化学污染物的产生,符合环保的理念。
摘 要: 初中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某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忽略学生思维的自由,在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作文学习陷入困境。教师应当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地写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理念创新  针对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素材不足、技巧不足及空间制约等问题,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改革加以改变,笔者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
摘 要: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 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这种活动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无论出生怎样的环境,最初的涂鸦都可以带给他们无比的快乐。如何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值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