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烧伤病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变迁及常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趋势. 方法 采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科1 451例烧伤患者临床标本行细菌学培养,共分离出616株病原菌.应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选择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共1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每年常用抗菌药物的每百住院日消耗的规定日剂量频数作为抗菌药
【机 构】
: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科,314000,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科,314000,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科,314000,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烧伤病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变迁及常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趋势. 方法 采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科1 451例烧伤患者临床标本行细菌学培养,共分离出616株病原菌.应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选择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共1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每年常用抗菌药物的每百住院日消耗的规定日剂量频数作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采用WHONET 5.4软件统计分析各年度病原菌检出及分布情况,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烧伤病区各类AUD变化. 结果 2010-2012年,烧伤病区送检标本病原菌检出率逐年下降;革兰阳性球菌检出比例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25.26% (72/285)增加到2012年的50.67% (76/150);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比例较高.2011年起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氨曲南、亚胺培南等耐药率大幅度下降,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耐药率下降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等耐药率大幅度下降.2011年起碳青酶烯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硝基咪唑类AUD明显下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AUD略下降. 结论 嘉兴市第二医院烧伤病房2010年耐药情况较严重,与AUD有关;2011年起经过专项整治,病原菌逐渐恢复对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其他文献
烧伤引起局部创面及远隔组织微循环障碍,导致机体组织和器官缺血、缺氧,从而影响烧伤病情发展变化及预后”。血小板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变行为异常既影响徽循环血液流动又影响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因而,血小板流变行为异常在烧伤微循环障碍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烧伤后血小板流变行为变化及其调节,对于分析判断烧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烧伤后血小板形态结构及黏附、聚集、收缩功能与
目的研究磺胺嘧啶银(sD-Ag)、萸匹罗星、克霉唑单用或联用对烧伤创面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11年7-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18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共分离出18株连续、非重复MRSA。采用琼脂稀释的棋&格法检测sD-Ag、莫踞罗星、克霉唑单用,sD-Ag和莫旺罗星联用,sD-A卧莫匹罗星和克霉唑联用对MRSA的MIC、对50%菌株的MIC(MIC5
目的比较腹股沟、股前外侧和脐旁3种带蒂岛状皮瓣修复会阴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3月-2012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会阴部原发或继发创面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76岁。瘢痕挛缩13例、Ⅲ-Ⅳ度烧伤9例、外伤3例,创面面积8amx7cm-22emx15cm。根据伤情、供瓣区条件、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分别采用腹股沟皮瓣(14例)、股前外侧皮瓣(6例)或脐旁皮瓣(5例)等3种带蒂岛状
目的 观察用股直肌岛状肌皮瓣修复瘫痪患者股骨大转子Ⅲ~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2009年7月-2013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13例股骨大转子Ⅲ~Ⅳ期压疮瘫痪患者,压疮面积为4.5 cm ×4.0 cm~10.0 cm ×9.0 cm,扩创后缺损面积为5.0 cm ×4.5 cm~10.5 cm ×10.0 cm.采用股直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创面,肌皮瓣面积为5.0 cm ×5.0 cm~11.0 cm×1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犬氧合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只行常规机械通气后犬制成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模型,行HFOV 30min,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俯卧位HFOV组和仰卧位HFOV组,每组6只,分别行相应体位HFOV8h。于伤前、致伤后即刻及分组后治疗2、4、6、8h分别测定2组犬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O2、PaCO2并计算氧合指数(OI),记录血流动力
在创伤和危重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症较为常见,一般预示患者预后较差。作者通过对244例住院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烧伤患者的血小板浓度变化过程与各种影响因素,以及血小板计数对患者预后判断的可能价值。收集患者伤后50d内的血小板计数、烧伤总面积、脓毒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多层次多变量分析研究各变量对血小板变化过程的影响,采用Cox回归分析研究各变量对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研究表明,血小板计数最低值出现在伤后第
近年来电动车电瓶致儿童烧伤时有发生,但鲜见相关报道.笔者回顾性调查了近4年本单位收治的28例电动车电瓶导致手部皮肤烧伤的患儿,就其流行病学特点等情况进行分析,为防治类似烧伤提供参考. 1 统计资料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8例烧伤患儿的病历资料,统计性别、年龄、受伤时间及地点、受伤原因、致伤部位及深度、就诊时间、创面处理及转归情况.
宁夏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于2014年4月11日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隆重召开,宁夏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兴国、副秘书长陈曙敏女士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特邀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烧伤杂志》主编黄跃生教授做《从烧伤后心肌迅即损害的发现到新的抗休克方案建立》的专题报告。
该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烧伤后单个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其对急性期住院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患者预后有赖于器官功能的完整性,尽管烧伤影响几乎所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但是对肺脏、肝脏、肾脏和心脏尤其明显。因此,单器官功能衰竭和/或MOF对烧伤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有明显影响,而目前尚无MOF对烧伤预后的大样本试验研究。该研究观察了821例烧伤患儿在急性住院治疗期MOF的发生率。将患儿根据病情分成MOF组、无M
目的 回顾性分析居家压疮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减少居家患者压疮的发生. 方法 收集2011年2月-2012年3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74例患者资料,均为入院时即患有Ⅱ期及以上压疮者.统计患者入院当日或次日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入院后前3d的空腹血糖值并计算平均值.采用Braden量表评估患者压疮的危险度.根据Braden评分结果将患者按照性别、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空腹血糖值分类,年龄划分为小于70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