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西进!西进!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me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10月1日,是个神圣而庄严的日子。祁连山下,酒泉解放军指挥所:天还没亮,张贤约早早就起床了,他换上一身崭新的军装,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对着镜子正了正军帽,大步走到操场上。
  一轮红日从东边的山峦间喷薄而出,万道霞光照耀大地,天地间顿时被染红了,红色的光芒映照着每个人喜悦的脸庞。
  张贤约命令勤务兵:“去把收音机声音调到最大。”随着无线电波的“滋滋”声,里面传来人们的阵阵欢呼声。
  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声音通过电波传来,在场的每个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张贤约眼角闪着泪花,此时的他百感交集。往事历历在目。自打从汤家汇告别亲人参加革命,已经二十年了,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后,他已从一个河南省商城县南溪下湾村(今安徽省金寨县境内)穷苦农民家庭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
  新中国诞生的这一刻,是许许多多的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张贤约怀念那些为国捐躯、英勇奋斗的战友们。此刻,他脱下军帽,对着东方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胜利收编
  兰州大捷后,二十多万人涌向街头。街道上,彩旗飘舞,锣鼓喧天。“天摇了,地动了,兰州人民解放了!”正当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时,张贤约却眉头紧锁。
  他怎么能不心焦呢?兰州大捷了,解放军威震西北,敌人闻风丧胆。彭德怀在三爱堂召开了野战军师以上干部会议,部署了用军事和政治双管齐下的方法,进军新疆、青海,解放整个大西北的艰巨任务。
  会上,彭德怀特别强调道:“同志们,随着青马主力被歼,西北地区大的战斗不会再有了。部队既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在追击歼敌的同时,要遵守民族政策,安定社会秩序,协助新解放区党组织做好地方工作,大家要把加强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
  作为军政委的张贤约低着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刷刷”地记着,他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如泰山。
  会后,彭德怀问罗元发、张贤约:“野战军党委准备调你们六军配合一兵团王震司令员向西进军,怎么样?”罗元发、张贤约不假思索,响亮地回答道:“彭总的指示,我们坚决执行。”
  当开国大典的礼炮就要在天安门前鸣响的时候,西北、西南及华南的人民解放军仍在积极准备战斗。共产党要和平解放新疆,国民党反动势力则极力进行破坏和阻挠。新疆军政当局中一些顽固分子,主张与解放军打到底,不让解放军收复新疆。他们想方设法地破坏共产党和平解放新疆的计划和行动,还阴谋把军队东撤到甘肃交界的猩猩峡一带设防,阻挡解放军入疆;想着如果此计不成,他们就要炸毁新疆东部公路沿线的城镇乡村,把这块地区变成“无人区”,然后退踞南疆,依托天山、昆仑山,背靠国外反动势力,与解放军长期周旋。
  张贤约对战士们说:“新疆境内的外国反动分子和当地的反动势力仍在做垂死挣扎,妄图把新疆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他们想趁解放军尚未入疆之际,策动武装叛乱,破坏新疆和平解放的局势,我们决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罗元发、张贤约率部队西进,每天行军百余里,越走越荒凉,后勤保障也越来越困难,慢慢地大家连青菜也很难见到了。部队到达乌鞘岭时,正是入秋时节,可这里已经是寒风飕飕,飘起了小雪。战士们都穿着单衣,战士小王被冻得脸通红,他不停地搓着手跺着脚,嘴里骂骂咧咧道:“什么鬼天气?!冻死老子,吃又吃不好,这仗怎么打啊?”他的满腹牢骚立即引来几位战士的附和,大家都抱怨天气不好,抱怨供给不好……张贤约刚好路过,这话被他听到了,他立即停下来,故意打趣说:“我们长征时过草地都过了三次,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说完哈哈大笑,刚刚抱怨的几个战士闻听此言,顿时觉得不好意思了,也跟着笑了起来。张贤约干脆坐下来,跟战士们讲起了自己三过草地时的故事,战士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说道:“那么艰苦的岁月都走过来了,现在我们还怕什么!”
  全军上下顿时士气大振,没有人再抱怨什么了。张贤约命令军后勤部及时调拨并配发了一些军需补给,部队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天一大早,军侦察科长王正臣兴冲冲地前来报告:“国民党驻乌鞘岭和大靖的骑兵部队放下武器,起义投诚了,现已派人来联系我们了。”
  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罗元发和张贤约脸上顿时乐开了花,不过他们也不敢大意,立即仔细研究布署,派出几名得力战将火速赶往大靖,做好接应和收编工作。
  这个骑兵团隶属于国民党第一二○军第一九一师,原来是张学良的部属,历来受到蒋介石嫡系部队的歧视,看到解放军已经打下了大半个江山,更是不愿意再做蒋家王朝的陪葬品,经与张贤约派出的人员接触后协商,发布了脱离国民党军队的起义通电。在团长曲绎兴的带领下,起义部队整齐地站在松山城郊一个学校的操场上,接受整编。当宣布他们正式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六军骑兵团时,官兵们顿时热血沸腾。
  9月13日,又传来捷报。罗元发、张贤约率第六军沿甘新公路东侧,取道松山城、山靖、土门子线前进,部队第三军、第四军沿甘新公路推进,第三军部队进占古浪时,敌军第一二○军残部一触即溃,落荒而逃,又一座西北高原的城市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神圣任务
  夜色降临,周围一片寂静,一轮弯月低垂,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张贤约远眺高高的祁连山,山峰陡峭,棱角分明,直刺青天……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10月5日,一兵团在酒泉召开了进军新疆的誓师大会,宣布了向新疆进军的命令。张贤约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拉开了帷幕。
  为了保证我解放军部队顺利进军新疆,10月6日至8日,彭德怀、王震、许光达等战将举行了具有重要意义的“酒泉会议”。9日,彭德怀向中央军委报告了酒泉会议的结果,提出将陶峙岳部整编为步兵四个师,骑兵一个师,实行供给制度。当天,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新疆代表赛福鼎由北京飞抵酒泉,向彭德怀汇报了新疆的有关情况,同时致电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要他稳住新疆局势,准备迎接解放军进疆。这时新疆省临时人民政府特派屈武等率领各族各界代表团也赶到酒泉,迎接进疆的解放军。   进军新疆是神圣而光荣却又异常艰难的任务。特别是在当时无后方依托的情况下,行军路线长,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沿途还要经过渺无人烟的戈壁,翻越高耸入云的雪山峻岭。当时新疆没有一寸铁路,公路状况多变,交通工具十分缺乏。10月的天气,塞外漠北已经是风寒水冷,北风凛冽,天上开始飘起了白雪。很多部队的御寒物资尚未备齐。指战员们衣着单薄,有的甚至连鞋子都没有。
  最让张贤约担心的是部队里军心不稳,大家担忧的是,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风俗各异,他们在这里语言不通,而且听说少数民族有好些野蛮分子,对解放军战士并不友好。
  接到军令,运输工具和各项物资准备工作迫在眉睫。军委决定从华东、华北军区抽调三个汽车团共计五百三十六辆汽车;从苏联航空公司租用运输飞机四十五架。各部队又补充了骡马、骆驼等畜力,组建了骡马大队,修好了木轮大车,做短途运输之用。在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共筹粮三万三千吨,饲料三百八十吨,草八十吨,牛肉三十五吨,汽油一千六百吨,以及棉衣、棉鞋、袜子、水壶、风镜等各十万件,皮衣五万件,帐篷一千顶。
  进军新疆的准备工作十分繁杂,但张贤约跟罗元发夜以继日,全力以赴,一项一项布置,一项一项检查,务求每一项得以落实。为了保证进疆任务的完成,张贤约花了很大精力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他深知越是非常时期,越是要把战士们的思想做通了,“抓牢”了。
  这天晚上,张贤约散步时,看见几个战士围在一起,小声地讨论着什么,他走近了,只听见一位班长小声地说道:“这些新疆人跟我们语言不通,怎么沟通交流?我们已经打下了这么多的疆土,可以回家过清闲日子了,干嘛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到这鬼地方送什么物资?还不知道送过去的东西得不得人家好呢?”
  大家一听这话,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说道:“是啊!毛主席已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城楼上都阅过兵了,我们还在这里收复什么新疆啊?”
  张贤约立刻一脸严肃地对战士批评道:“新疆也是我们的领土,这个任务就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我们怎么能辜负他们的厚望呢?”
  张贤约用很大精力杜绝和纠正了战士们不愿进疆,不愿打仗,想回家过太平日子的消极情绪,重新激发起大家的昂扬斗志。他考虑到徒步行军的艰巨性,对骡马大队的领导人选做了反复筛选,最后决定由责任心强,能吃苦,会管理的许会增、张文治、贺清德负责。他对这三个人语重心长地说:“这是党和人民交给你们的神圣任务,一定要保证完成。”三个人面对张贤约,坚毅地点了点头。张贤约又专门抽调党团员的骨干,组成了一支五百余人的押运队伍。
  由于路途遥远,气候恶劣,久经战火的汽车大都已破旧,这无疑对运输任务又是一项挑战。张贤约从实际出发,发挥华东司机文化高、技术好的长处,安排他们主要进行维修保障,另从起义整编的部队中挑选了百余名来自西北、出身贫苦的司机充实第一线,并亲自对他们进行动员教育。这些旧军队的人员原来就有“戴罪立功”的愿望,今天看到军政委对他们如此信任并寄予厚望,很受感动,情绪高涨,干得十分卖力。
  为了全面做好进疆工作,还专门调拨了飞机来参加空运。那个年代,战士们对飞机都有种神秘感。大多数人只看过飞机在天上飞,可是没有几个人坐过。有的干部就对学员说:“坐飞机千万不能吃饭,你想啊,天上可不能拉屎撒尿的哦。”还有的讲:“坐飞机和坐汽车不同,你不能从窗口向外伸头,更不能伸腿,万一飞机贴着山梁飞,腿可就折断了。”……张贤约又是一项一项对大家做着解释工作,打消大家的疑虑。战士们对这一新式的运输工具充满了好奇和恐惧,可真当大家钻进飞机,一切都释然了。
  自10月中旬开始,从空中到陆地,解放军数路大军以空运、车运和徒步行军的方式,齐头并进,展开了气势磅礴的大进军。辽阔的荒原上马达轰鸣,车轮滚滚,战马萧萧,七万大军日夜不息地向西疾进,宛如戈壁滩上的一条长龙。
  到了第二年1月中旬,各部队全部到达指定位置,彭德怀称其为“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其中,张贤约亲率的新四旅完成了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整师空运的光荣任务,为后来我军大规模快速机动运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自力更生
  随着兵团胜利入疆,五星红旗飘扬在伊犁河畔、帕米尔高原、天山南北。然而迎接解放军的并不全是鲜花、歌舞和掌声。
  新疆聚居有维吾尔、哈萨克、蒙、回等多个民族,其中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对共产党、解放军不了解,加上国民党残余势力挑唆煽动,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对解放军的到来大多持怀疑、观望的态度。当张贤约带领的大部队走上大街时,当地的百姓纷纷把房门关闭,更有甚者还故意端着盆污水往街道上泼。
  张贤约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军队院校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才能让部队在边疆真正扎下根来。
  张贤约时任北疆军区政委,他管理严格,整顿军纪,反复对战士们强调要搞好群众关系,只有民族团结,军民融洽了,才好开展工作。张贤约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再饿不许拿群众的一粮一米,再冷不许烧老乡的一草一木。”“与回族群众住在一起不许吃猪肉。”并强调:“这是死命令,没什么价钱好讲。”
  有一天,张贤约正与几个指导员一起动手修理破旧的房屋,警卫员小李不知道从哪里拎了只老母鸡,他笑嘻嘻地对张贤约说:“首长辛苦了,今天给你们加个餐。”张贤约问道:“你这鸡是从哪里弄来的?”小李支支吾吾回答道:“它自己跑来的,我也不知道。”张贤约一脸严肃,命令小李把鸡给人家送回去,并以违反政策纪律对小李做出了处分。
  因为纪律严明,解放军部队在当地渐渐赢得了口碑。当时进驻新疆学院的解放军部队向该院借了一口铁锅,只用来烧开水,从不用它做饭,学生们见了纷纷说:“像这样军纪严明的部队,我们从来没见过。”不少学生还主动报名参军。
  张贤约经常组织部队走上大街打扫卫生,铲除积雪,清理垃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兴高采烈,没过多久,北疆各地就出现了民族团结、军民融洽的局面。   周恩来总理说:“人民解放军要驻守边疆,保卫边疆,长期靠别人吃饭,自己不生产是不行的。”
  为了顺利发展经济,尽快改变新疆落后面貌,军区号召驻疆全体指战员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节衣缩食,开源节流。六军党委按照军区的统一要求,在军师团分别成立了军人合作社,由张贤约统一负责,把生产收入和指战员们捐献出的个人津贴及节约的各项事业费集中起来,办起了家属被服厂、烤烟厂、煤窑、石灰窑、印刷厂、物资运输队等,从而积累了更多的资金。
  在张贤约的带领下,军直机关的干部们主动要求停发津贴和毛巾、肥皂等生活必需品。
  大家都说:“张政委总想花一分钱办两分钱的事。”张贤约的爱人杨益华长年跟着他行军打仗,转战南北,一边工作,一边养儿育女。大女儿阳阳五岁了,小女儿月月三岁,一家四口人,吃饭却得分三个地方。
  认识张贤约的人都知道,他的烟瘾很大,每次接到上级分配下来的任务,他都会眉头紧锁,烟一根接着一根地抽,但他只抽军直烤烟厂生产的“莫合烟”,其他的烟他是碰都不会碰的。这种自制的烟草,其中掺了大量的烟叶秆和向日葵秆,抽起来味道当然不纯正。有一回管理员看张政委太“委屈”自己了,就悄悄上街为他买了一条“洋烟”,然后趁人不注意,把烟悄悄放在张贤约的抽屉里,用公文纸盖着,然后小声地对张贤约说:“政委,你没事的时候解解乏。”张贤约拉开抽屉一看,竟然是一条包装讲究的“洋烟”,顿时脸就拉了下来。他黑着脸,训斥道:“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期?这是给我开的小灶吗?”管理员被训得眼眶有点红了,脸上挂不住,小声地辩解说:“您,您总是抽‘莫合烟’对身子不好,前段时间熬夜太辛苦了……”张贤约还是铁着脸不领情,硬是叫他拿回去退掉。管理员没办法,只得红着脸,把烟拿回去退了。晚上,张贤约把他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全军上下都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记住啊。”管理员重重地点了点头。
  有一次,新疆人民政府副主席赛福鼎来访张贤约,张贤约习惯性地拿出自己平时抽的“莫合烟”递了过去,赛福鼎刚抽了两口就咳嗽不止,张贤约说道:“不好意思,连盒好烟也没有。”赛福鼎边咳嗽边说:“不,不,好烟,好烟。”说完两人相视大笑。
  1950年2月21日,冰封雪飘,戈壁遍地皆白。这一天,随着一声令下,修建和平渠拉开了帷幕。王震司令员带领六军指战员,上至军长罗元发、政委张贤约,下至普通战士、文工团员等,全部集结在生产第一线。
  冰天雪地,道路光滑,当地老乡常用的爬犁这下可派上了大用场。数千大军用爬犁运送着大大小小的石头,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张贤约和大家比着拉,干得满头大汗,警卫员劝他休息一会,他怎么都不肯,路上还摔了好几跤,被哄笑的众人连忙拉起。解放军冒着严寒为人民修渠造福,连司令员都去拉石头了,真是稀罕事呀!好些人都围了过来,叫道:“看!那个胡子将军亲自去拉石头,帮着咱们建渠。”有位接受改造的国民党战将看到后,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司令员会与战士一起劳作,我知道共产党能取得胜利的原因了。”
  许多学生和市民也主动加入到劳动队伍中,年老体弱的老人和妇女自发地端茶送水,一些维吾尔族商贩不断地往指战员手里塞烤馕、干馍,战士们却总是推让。
  一位维吾尔族大娘使劲把手中的烤馕塞到战士小王的手中,嘴里唠叨道:“你这个小战士怎么回事?你们义务帮我们老百姓修渠,就不能吃大娘的烤馕?!”
  战士小王涨红了脸,急得直摆手:“大娘,这个万万使不得,您还是拿回去吧。我们有纪律,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维吾尔族大娘说道:“大娘才不管什么纪律不纪律,反正这个烤馕你得收下,吃饱了肚子才好做事啊。”
  小王急得又是摆手又是挠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有人出来劝道:“你们俩也别争了,大娘这个烤馕值多少钱,就按一半的价钱给小战士,当半卖半送的。小战士呢也不算是白拿您的东西了,也就不违反纪律了。”
  小王一听,赶紧从自己的包里掏出钱塞进大娘怀里,大娘哈哈大笑,一场风波这才算平息下来。
  到了1950年底,战士们在新疆开垦土地近十万亩,产粮七百六十多万斤,产蔬菜八百万斤,还生产了相当数量的棉花、亚麻、烟叶、肉类、食用油;自办的各类小型工矿企业也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从根本上扭转了供应紧张、经费困难的局面,实现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目标,在千里边陲站住了脚,扎下了根。
  和平解放新疆,标志着大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全部解放。这场没有枪炮的战役,打起来却同样辛苦艰难,张贤约正是凭着共产党员吃苦在前的精神带领大家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从一名解放军战士入党提干,打仗带兵,吃苦耐劳,成为一名驰骋千里疆场的将军。张贤约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七十多个春秋,他是党和部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责任编辑 袁小玲〕
其他文献
爱情如火如荼之时,江苏省无锡市的小伙孙立峰却被查出患了M1型白血病。告诉恋人陈萌真相,就此分手,独自迎接死亡?孙立峰不愿看到这一“凄凉”的结局!为此,他就像“现实版余欢水”一样,对恋人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爱情如火如荼:身患绝症不敢倾吐  2016年7月,陈萌随口提了一下在朋友圈看到的黄山风景,孙立峰很快就在网上订了出行机票和门票。周末,两人一起飞到黄山。  孙立峰把口服药物小心翼翼藏起来,去卫生间
明眼不知盲眼的苦。一片漆黑之中,身为盲人,要怎样养活自己,获得爱情,养活家人?今天的职业故事,为您揭晓答案。高烧导致终身失明,学会按摩见曙光  李元,80后,出生于云南省一个偏僻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李元生下来不到周岁时,因为一次高烧治疗不及时,导致他的眼睛彻底失明。  成年后,为了让李元将来能养活自己,他爸爸托远房亲戚帮李元进了省城残联办的免费盲人按摩学校。在盲校,李云系统学习了解剖中医学基础、
一家三口   马丁曾是著名的毒舌主持,在《职来职往》《深度观察》等节目中大放异彩。犀利如他,在心中的女神面前,却只敢曲线追爱。在追爱中,他一路成长,由毒舌大叔秒变暖男,释放出柔软的力量。   2006年1月15日,北京理想国际大厦,新浪总部。时任新浪网节目总制片、首席主持人的马丁正筹备年会大纲。突然,一个女孩怯生生地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说:“马老师好,我是市场部的实习生陈熠,被安排过来协助您筹备
2020年1月,70集电视连续剧《新世界》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及腾讯视频、爱奇艺等知名网络平台热播,掀起收视高潮。当红女星胡静,将“刀美兰”刻画得入木三分,圈粉无数。  自从在《人民的名义》中,一人分饰两角后,胡静受到关注,却没想到,丈夫提出让她息影。她与马来西亚华裔富商朱兆祥的婚姻,也引起许多猜测……一贯低调的胡静,婚后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事业成功,她婚姻幸福吗?当红女星忽然息影:快乐外表下心有
纳米比亚沙漠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传说在那里发生了很多诡异的事情。而流传最甚的是与死亡谷有关。当地人称那里生存着一种幽灵般的怪物,凡是见过的人都必死无疑,因而引发了无数探险者前往探秘。不久前,又有一支探险队伍出现在那里,他们见到了“幽灵”,但是他们没有死,而是遇到了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  勇闯死亡谷  英国人巴奈特在纳米比亚成立了一家矿产公司,表面是为争夺矿产市场,实则与他失踪的哥哥亚尔曼
曾经,湖北伢周文杰以为,让寡居母亲过上有钱有闲的生活,就是孝顺。他没想到,母亲为打破这种生活,非要嫁给一无所有的小区保安!以下是他的自述……十万火急!妈妈拼死下嫁穷保安  2020年9月22日上午,我忙完手头工作,刚进办公室,就听到手机在响,我拿起电话,是小姑:“杰子,你和芬芬快点回来,你妈要嫁人啦!”  我心里猛然一个激灵,忽然想起最近因为全力扑在工作上,已经很久没有和老妈聯系了。  我叫周文杰
现代社会,情感婚姻遭遇空前诱惑,外遇现象频出。一些妻子为与“小三”对抗,不惜拉来人生观、价值观尚没有定型的儿女与自己联手“抗敌”。那么,当上大学的女儿被母亲挟裹、参与到父母的恩怨纠葛和情感撕裂里,她的人生又将如何呢?  2018年5月23日,甘肃省兰州市读者薛亮拨通本刊热线电话,讲述了女友陈诗媛的揪心遭遇。女友开启“疑心模式”:敏感背后有段彪悍人生  2017年9月,薛亮決定带女友陈诗媛去见自己父
7年前,天津女孩何婷夜跑时,捡到一名出生刚几天的被弃男婴。她将孩子交给结婚多年却未孕的姐姐收养。2016年,何婷与魏伟清结婚后,姐姐怀孕了,何婷说服丈夫将孩子接到自家抚养。他们的爱心感动了周围所有人,这个特殊的三口之家也被社区评为“文明家庭”。  就在何婷准备与丈夫孕育自己的宝宝时,2018年10月17日,魏伟清意外在自家车库的汽车内身亡。警方侦察后认定,魏伟清系他杀。那么,是谁对他痛下杀手?这个
2019年10月7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佛手路一片芦苇荡里,有人发现了一具尸体,于是赶紧报案。浦东公安分局刑警缜密侦查后,确认了死者身份——沈兰;同时锁定了嫌犯——沈兰的二婚丈夫周永。就在警方打算进一步采取措施时,10月9日,刚参加完女儿周元芷婚礼的嫌疑人周永在江苏省启东市公安局投案自首。  周元芷完全不能接受父亲是杀人嫌犯的残酷现实,她一遍遍地追问为什么。2020年12月,此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
当男友抛弃自己如甩掉一块抹布般轻盈,杨雨婷倔强地生下她与男友的孩子,准备用孩子与男友纠缠一生。结果,孩子不幸是脑瘫儿,她亲手将自己和孩子的命运逼进窄巷。  在杨雨婷的爱情与人生跌宕起伏中,她的高中同学王鹏甘当备胎,一直陪伴在她和孩子身旁,共担风雨。当杨雨婷打开心扉,接受王鹏时,一个真相猝不及防来临,将刚萌动的感情打入冷宫。  可是,谁的青春不犯错?2017年4月,王鹏与杨雨婷在江苏南京结婚,曾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