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委系统信息工作是为党委领导了解情况、制定决策并推动决策落实服务的。所以,信息工作应根据党委工作的需要,把握好“六个度”。
一要提升高度。要紧扣决策不同阶段的需求特点,适时调整信息收集的方向和重点:决策前的信息收集更多的是强调资料性和超前性,重在提供情况、提供线索。在这一阶段应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收集有关方面的总体情况、环境条件等基本信息,使党委对决策涉及的事物有个总体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注重收集有关专家的意见,作为制定决策的参考和借鉴。决策中的信息收集主要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一阶段要注意上报的,一是工作中的成绩、经验、困难和问题,干部群众特别是有关单位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二是统计数据,包括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普查的结果。决策后的信息收集应着重于对决策落实的跟踪、反馈。这个阶段要着力反映决策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决策的实际效果,帮助上级党委掌握地方领导的态度、广大干部群众对决策的看法、意见和建议以及基层创造的好经验,还要帮助领导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完善决策。
二要拓宽广度。要从多领域、多层面和多角度收集信息资源,扩大信息资源的覆盖面,同时扩大信息资源的共享面。我们所整合利用的信息资源覆盖面广,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下的领导决策工作的需要。信息价值的最终实现在于综合利用。要使每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都得到充分利用,除上报上级外,还应将一些不涉密的重要信息供有关部门和地区使用。要通过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决策、交流经验和推动工作的作用。
三要挖掘深度。要加强对领导关注问题的调研和跟踪反映。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还要在推动问题的解决上下功夫。既要善于反映成绩,又要注意反映问题。发现问题,反映不足,可以帮助各级领导掌握情况,完善决策。收集问题类信息要把握好四个重点:一是上级党委决策的“空白点”。就是要把上级党委应当注意却没有注意的问题及时上报,引起领导重视。二是上级党委决策与基层实际的“矛盾点”。比如上级决策不符合基层实际,难于实施或实施后适得其反,比如有些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情的变化,已不再适用等等。三是上级党委的决策在具体实践中的“症结点”。即基层党组织在落实上级决策中遇到的阻力、困难及其原因。四是工作中的“敏感点”。特别是要注意反映敏感单位、敏感日期和敏感问题方面的信息。
四要确保精度。要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待每一条信息,认真分析,仔细核对,信息中涉及的重要细节和统计数据都要准确无误。如,反映工作进展和成果的信息,应当明确“开始做”“正在做”和“已做完”等不同阶段:反映苗头性、突发性事件的信息,既要区别轻重、缓急、大小等不同程度,又要区别“可能发生”“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等动态过程;即使是预测性的信息,也要有客观依据,避免造成决策指挥的失误。在谈到工作成效时,要用事实说话。统计数据一定要准确,符合实际,不能搞“三分统计,七分估计”。
五要把握热度。在抓热点信息、热点专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冷门信息的收集整合。不但要突出党委所关注的重点信息,而且还要注意筛选那些党委虽然一时没有顾及到,但仍有必要向党委反馈的非重点信息。这些信息的筛选和反馈,对党委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六要加快速度。一方面,要把信息加工处理的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使领导尽快得到最需要的信息;对重大突发事件应在第一时间报送有关情况,并连续跟踪报送事件的进展、处理情况、原因和结果。另一方面,整合信息资源时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用最精简的文字来说明事物的本质,让领导花最少的时间及时掌握了解最全面的情况。党委信息刊物的篇幅应尽量短小精悍,语言应力求郑重、平实、简洁、明快,做到段无冗句、句无冗词、词无冗字。
(作者单位:中共莱西市委办公室)
一要提升高度。要紧扣决策不同阶段的需求特点,适时调整信息收集的方向和重点:决策前的信息收集更多的是强调资料性和超前性,重在提供情况、提供线索。在这一阶段应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收集有关方面的总体情况、环境条件等基本信息,使党委对决策涉及的事物有个总体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注重收集有关专家的意见,作为制定决策的参考和借鉴。决策中的信息收集主要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一阶段要注意上报的,一是工作中的成绩、经验、困难和问题,干部群众特别是有关单位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二是统计数据,包括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普查的结果。决策后的信息收集应着重于对决策落实的跟踪、反馈。这个阶段要着力反映决策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决策的实际效果,帮助上级党委掌握地方领导的态度、广大干部群众对决策的看法、意见和建议以及基层创造的好经验,还要帮助领导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完善决策。
二要拓宽广度。要从多领域、多层面和多角度收集信息资源,扩大信息资源的覆盖面,同时扩大信息资源的共享面。我们所整合利用的信息资源覆盖面广,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下的领导决策工作的需要。信息价值的最终实现在于综合利用。要使每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都得到充分利用,除上报上级外,还应将一些不涉密的重要信息供有关部门和地区使用。要通过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决策、交流经验和推动工作的作用。
三要挖掘深度。要加强对领导关注问题的调研和跟踪反映。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还要在推动问题的解决上下功夫。既要善于反映成绩,又要注意反映问题。发现问题,反映不足,可以帮助各级领导掌握情况,完善决策。收集问题类信息要把握好四个重点:一是上级党委决策的“空白点”。就是要把上级党委应当注意却没有注意的问题及时上报,引起领导重视。二是上级党委决策与基层实际的“矛盾点”。比如上级决策不符合基层实际,难于实施或实施后适得其反,比如有些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情的变化,已不再适用等等。三是上级党委的决策在具体实践中的“症结点”。即基层党组织在落实上级决策中遇到的阻力、困难及其原因。四是工作中的“敏感点”。特别是要注意反映敏感单位、敏感日期和敏感问题方面的信息。
四要确保精度。要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待每一条信息,认真分析,仔细核对,信息中涉及的重要细节和统计数据都要准确无误。如,反映工作进展和成果的信息,应当明确“开始做”“正在做”和“已做完”等不同阶段:反映苗头性、突发性事件的信息,既要区别轻重、缓急、大小等不同程度,又要区别“可能发生”“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等动态过程;即使是预测性的信息,也要有客观依据,避免造成决策指挥的失误。在谈到工作成效时,要用事实说话。统计数据一定要准确,符合实际,不能搞“三分统计,七分估计”。
五要把握热度。在抓热点信息、热点专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冷门信息的收集整合。不但要突出党委所关注的重点信息,而且还要注意筛选那些党委虽然一时没有顾及到,但仍有必要向党委反馈的非重点信息。这些信息的筛选和反馈,对党委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六要加快速度。一方面,要把信息加工处理的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使领导尽快得到最需要的信息;对重大突发事件应在第一时间报送有关情况,并连续跟踪报送事件的进展、处理情况、原因和结果。另一方面,整合信息资源时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用最精简的文字来说明事物的本质,让领导花最少的时间及时掌握了解最全面的情况。党委信息刊物的篇幅应尽量短小精悍,语言应力求郑重、平实、简洁、明快,做到段无冗句、句无冗词、词无冗字。
(作者单位:中共莱西市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