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二亚胺钴配合物催化1,3-丁二烯高活性与高顺式-1,4选择性聚合

来源 :催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一系列α-二亚胺钴配合物[ArN=C(Me)-(Me)C=NAr]CoCl2(Ar = C6H5, 3a; 4-MeC6H4, 3b; 4-MeOC6H4, 3c; 4-FC6H4,3d; 4-ClC6H4, 3e; 2-MeC6H4, 3f; 2-EtC6H4, 3g; 2-iPrC6H4, 3h; 2,4,6-Me3C6H2, 3i; 2,6-Et2C6H3, 3j; 2,6-iPrC6H3, 3k)和作为对比的吡啶双亚胺二氯化钴配合物(4a), 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研究了配合物3i, 3k和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构建新的语文基本课堂教学模式来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如何结合课程改革更好地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  一、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搭建起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知识建构的桥梁。比如 巧设问题,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营造问题情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课外迁移,扩展视野。要提高
作为语文教师,我在实践中发现:任何知识领域的阅读,都需要有文字和文学基础为底蕴。俗话说得好,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里,学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要想成为知识渊博者,好多知识都是在课外学到的,都是从课外阅读中领悟的。因此,阅读与语文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紧密相连的,扬长补短的。所以,我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一直注意用各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
在语文课堂上,要真正发挥出课堂在语文教育中的阵地作用,必须注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下面,我就根据近几年来的从教经历,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