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代美术教育特色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0496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美术教育具备很高的水平。在宋代建国之初,统治者就非常注重文化相关领域的发展,并推行以文治国的理念。而作为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艺术也受到当时社会领导者们的大力支持。这个时期,美术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美术的技能练习,而是更加对多元化的文学艺术进行关注,使得美术的艺术视野更加广泛。由于多元化的文学艺术的介入,延伸了美术教育的外延,使美术教育的范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同时也使得美术教育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所以,宋代绘画艺术在宫廷艺术的表现、民间艺术的表现、宗教文化艺术的表现等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也正是宋代美术教育相对于其他朝代,在美术教育方面形成的重要突破,其不仅对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形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了极大的提高,还在这个过程中使美术教育的范围与其教育的意义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一、统治者的支持与提倡
  在封建王朝时代,最高统治者对一种文化的爱好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这种文化是否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
  首先,由于时代统治者的以文治国的战略方针的确定,在他们的支持与提倡下,宋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良好的条件和土壤。宫廷培养了大量的御用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事绘画艺术教育的官僚和绘画艺术大师。与此同时,民间的绘画艺术发展也得到了飞跃,草根文人绘画艺术大师层出不穷。
  其次,由于宋代统治者提倡和支持文化发展,重视对文人的提拔和培养,所以,在绘画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也得到可喜的成就。在此期间,相当多的帝王将相都有着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较高的绘画艺术造诣,在统治者们的酷爱和身体力行的影响下,加上民间文人绘画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绘画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当时来说可谓是方兴未艾。
  在宋太宗登位之宋代的统治者本身对于文化艺术就有着良好的兴趣,因此,国内文化的发展被极大的重视,绘画教育也备受关注。同时,作为皇帝他们对于绘画艺术也做到了躬身力行,自身具备了极高的绘画技术与艺术修养,所以,无论是在人力上还是在财力上统治者都对绘画教育带来了重要的支持。
  宋朝统治者在对“画院”教学单位机构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也不排斥我国的民间绘画与文人画作,他们广泛收集民间大量优秀杰作,甚至将一部分民家画家的技艺主张作为画院教学的示范样例。这样,一方面促使了朝廷“花苑”在绘画艺术和绘画艺术教育上的形式和内容更为丰富、思想意识更为深刻;另一方面,使得宋代的民间绘画家们也处于非常良好的发展状态之中。从宫廷美术绘画艺术到民间美术绘画艺术二者遥相呼应、彼此促进、共同发展,并随之出现了很大一批具有一定文化成就的民间画匠。同时,宋朝的统治者们还经常将民间有名的画师招入宫中,配合画院的画家们共同进行一些寺庙壁画、宫殿画作等工作。这也使得宋代的画院画家与民间画家有了很多的接触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宫廷美术和民间美术得以不断地相互进行交流、学习,从而使当时的美术教育在交流借鉴中得到长远的发展,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百花齐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
  二、绘画作品丰富
  宋代美术教育成果丰富。绘画艺术在宋代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数量众多的美术作品。同时,宋代的画家们也不满足于继承以往的绘画形式,而是追求创新,并开始将其视野逐渐扩大到当时社会中的各个角落,并对其中的各种题材分门别类地展开了细致、专门的研究,大大丰富了当时绘画的内容与题材。而在绘画理论的研究方面,各种画评、画论著作层出不穷,为当时的画家们带来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的绘画领域中,无论是在绘画理论上还是绘画实践上,其作品都是十分丰富的。
  三、文人画家的加入
  虽然在宋代之前,就已经有文人画家存在,但数量少,影响小,没有对当时的绘画领域带来很大的影响。进入宋代之后,文化界蓬勃发展,文人画创作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随着高素质文人画家的加入,绘画作品在技术水平和意境格调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深刻影响到绘画教育的发展。当时的文人画家并不以绘画作为谋生手段,而仅仅将其作为生活中陶冶性情的工具,这也正同当时绘画美育理念与大众教育理念相符合。其次,由于文人画家通常都在朝为官,地位较为显赫,其绘画作品往往受到王公贵族和大臣的喜爱,因此,文人画的艺术追求对当时社会统治阶层的审美方向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进而使得一部分大臣和贵族被文人艺术所吸引,也投身到绘画的艺术创作中去,这种情况使当时绘画教育的对象大大丰富了,也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生和民间画匠,这样就对画家的身份体系进行了拓展。最后,由于文人画家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理论水平,他们可以在总结前人美学理论的基础上,领会其中的精华内容,不断创新,随后再将自身体会和创新的内容著作成书,因此,高水平的文人画家越多,产生的绘画理论成果也就越多,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成为了当时美术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成为宋代以后画学研究者的文献资料和理论参考。
  四、科技发展
  宋代除了在美术方面具有极高的水平,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相当高的成就。中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虽然并不是在宋代被创造出来,但在宋代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宋代的造纸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宋代的绘画载体不仅有价格昂贵的帛绢,也有价格相对便宜的宣纸。纸张的普及使绘画成本得到了极大降低,绘画成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一项文化活动,这种情况对当时绘画氛围的形成与绘画教育的发展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而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对于绘画的教育、传播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印刷术将绘画的理论著作印刷成册,使其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也成为出版对象,被当时的印刷者加以排版并印刷,使得当时的一些理论书籍配上绘图插页,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这种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图文并茂的书籍形式,对美术教育的推广、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绘画商品化
  从唐朝晚期开始,绘画就开始作为商品进入到了市场流通,艺术品交易也成了一种流行的社会行业。这种艺术商品经济在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绘画作品成为可以进行公开交易的商品,随着艺术商品化的发展形成了可以专门对绘画作品进行经营的固定市场与专业的商行。同时,艺术商品化的发展,将以往只有王公贵族才可以见得到的艺术作品推向了社会之中,使得普通民众也能通过观看艺术作品收到艺术熏陶,得到审美教育,因此绘画商品化的发展对美术作品社会化和提高大众审美水平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体来说,宋代美术教育水平非常高,其中体现着当时文学艺术与经济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宋代独特的政治体制和文化风气塑造了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形成宋代美术教育特色的各个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了宋代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我国当今美术史研究及美术教育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商艳玲.宋徽宗和他的画学[J].大众文艺.2010(16):114-115.
  [2]顾平,杨勇.两宋画院教育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06):17-25.
  [3]钱坤.从宋徽宗的绘画看对北宋审美的影响[J].文学界(理论版).2011(02):133-133.
  【王 海,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在学校“向阳文化”的引领下,新发地一小将每个学生比做一朵向阳花,鼓励孩子们积极进取、把握自我、追逐阳光、奋力生长,争做阳光少年。我们充分激发学生文明问候的情感,增强学生文明问候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明问候的道德实践,促进学生校园文明问候行为的形成,让每一朵文明问候的向阳花在阳光下美丽绽放。  自主制定“阳光少年文明问候公约”  文明问候的行为表现,不应只停留在简单的语言问候上,还应该包括行
期刊
目的 研究食蟹猴在长途运输后血浆皮质醇、血清生化指标、丙二醛(MDA)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变化情况.方法 对雄性食蟹猴在运输前后不同时间采血,进行血清生化指标、血清MDA及
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大师。他充分描述了外部环境对主人公心理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对安娜精神层面的递进变化的展现,同时,潜意识中宗
【摘要】“始奏以文,复乱以武”,出自《乐记·魏文侯篇》,是子夏描述“古乐”的意义时所说,《批注》一书对该句中“文”“武”的注释与蔡仲德先生对此二字的见解颇有不同,本文通过对比“文”“武”在两种版本里的不同含义,以及“文”“武”二字的本义及引申义,运用格尔茨的“深描”理论对其进行辨析。  【关键词】魏文侯篇;“文武”;注释  《乐记》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汉族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
烟花三月,江南的雨云刚刚散去,便收到朱培尔近作图片,山水,水墨十三帧—姑且称之为《山水十三品》吧。在观看这系列作品时,我似乎又回到了烟花春雨之中。观此作品,培尔依然是
期刊
有广播同行这样戏谑,曾想过电台一万种死法,没成想被打车软件冲击到了.打车软件“战火”越烧越烈,居然“烧”到了广播行业,出租车司机们都在忙着听打车软件“报单”,已经无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