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诱导记忆T细胞的形成及增殖研究

来源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_0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在体外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冲击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记忆T细胞(Tm)的形成及增殖。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分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各6例,且分相应的低剂量自身对照组、中剂量自身对照组、高剂量自身对照组各6例。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以10 ng/ml、20 ng/ml、30 ng/ml HBsAg冲击DC;低剂量自身对照组、中剂量自身对照组、高剂量自身对照组均不用HBsAg冲击DC。培养第8天流式仪鉴定DC。后与自身淋巴细胞共培养7天后用流式细胞仪
其他文献
在疼痛信息传递及调控过程中,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是MAPK联级效应.而细胞内信号分子参与了伤害性感受信号从细胞外向胞核内转导信息的全部过程.静息状态下MAPK主要分布
目的 对比实时低剂量CT定位引导穿刺和B超引导穿刺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2月—2020年12月70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miR-146a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该指标和细胞增殖与VEGF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留取肿瘤组织作为观察组,留取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二组组织中miR-146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观察组中Ki67和VEGF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miR-146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miR-146a的表达在肿瘤有没有产生淋巴结转移、不同TNM分期的情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