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MST在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MST)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甲乳胃肠外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MST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MST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方法分为B超引导组和传统盲穿组各40例.B超引导组患者接受B超引导下MST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治疗,传统盲穿组患者接受传统盲穿MST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和置管成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时间、疼痛程度及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B超引导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0.0%、100.0%均显著高于传统盲穿组的52.5%、87.5%(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22.5%显著低于传统盲穿组的35.0%(P<0.05),置管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盲穿组(P<0.05),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盲穿组(P<0.05),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盲穿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MST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糖尿病患者动静脉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采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 分析三环节四维度舒适护理在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9月该院收治的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的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研究无针正压接头在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中心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将患者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