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技能型人才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机械行业,无论是机械工程师还是一线的操作工人,都需要具备公差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当前机械类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需要,对课程进行一系列研究与探讨,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因材施教;“做中学,做中教”;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
  一、教学内容有所侧重,运用因材施教原则
  现在中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是中考的落榜者,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没有生产实践经验,缺乏机械制造、使用的感性认识;但是,这些学生普遍能够吃苦,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对专业实践的兴趣比较浓厚。基于这些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合理分析教材,本着“做中学,做中教”的原则,应用为主、够用为度,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标,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少讲或不讲,紧紧抓住基本概念的建立,减少一些重学术、轻实践或与专业培养关系不大的内容。对在生产实践中经常用到的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基础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而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又比较抽象或在实践中很少用到的内容,只略讲或从教学内容中删除。在施教的过程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二、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术检测能力
  目前,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缩减课堂理论教学的时间,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减少一些重学术、轻实践或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的内容。在确定教学计划时,删去了螺纹结合公差的内容;对实用性强、与专业联系紧密的内容尽量同实际操作相结合。
  其中,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形位公差项目的应用和解读是公差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之一。教学时对照实物详细讲解这些量具的结构、读数原理、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信息量,丰富信息的表达能力,增强信息的表达效果,形象地将定义中的主要意思展示出来。
  将实物引入课堂,提高教学实效。在检测训练时,将测量工具、仪器和学生自己生产的零部件以及一些典型的零部件引入课堂;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并根据图样要求判定零部件是否合格。一些对检测环境要求较高的仪器设备则在操作间里进行实地讲解,比如用“V”形架、游标高度尺、百分表、千斤顶、刀口尺等检测工具,对零部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进行综合检测。最大限度地模拟工厂车间的真实检测环境,把学生的身份设定为产品检验员,检测完成后填写产品质量检验单。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应用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公差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与测绘操作紧密相关的实践课,在图样上有着不可或缺位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下载或自行绘制一批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图纸,向学生进行详细解析,并说明加工方法、生产流程和检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与《机械制图》课结合在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图纸的整个绘制过程;通过实例解析和绘图实践加深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和运用,初步形成一定的职业技能基础。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要能够理解图纸上所标注的技术要求和公差配合的意义并知道技术测量方法和手段,能够标注常见的公差和功能性配合。
  同时,还可以与专业操作课联系起来,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生产情境。教师设计产品并绘制图纸对学生进行详细解析,与学生一起制作产品加工工艺流程,探讨生产过程中应该如何满足图纸上的各项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由学生完成最终的产品检测,填写产品质量检验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评,教师做总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知道公差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尤其是形位公差的检测方法,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中很难让学生充分掌握。通过在操作课上的实际运用,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并运用各种形位公差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做到“做中学,做中教”,使学生在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我在教学过程中就运用了这样一个实例:制作M12螺栓。零件使用的部位是台虎钳中心螺杆。在螺丝帽(六面体)的制作过程当中融入了很多形位公差的内容,比如:同轴度、垂直度、平面度、平行度和表面粗糙度等,在套螺纹环节融入了对外螺纹的综合检测,并制作了产品质量检验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需要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在真实的生产情境下,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显加强,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能得到及时解决,一些错误的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也能被及时纠正。这样的实践过程,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并运用学科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主要是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理论结合实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缩减理论教学时间、增加实践内容,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尽量运用实物教学,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理论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更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岗位意识,提高综合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于正生.教学实例评析[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谢增明.钳工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注·提”实验的特点之一,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使儿童在学习汉语拼音和初学识字的同时就开始培养说话、写话的能力。这一特点正对应了坚持走发展语言的路子一说,能促进儿童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协调发展。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同时,要重视说写方面的训练,并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也就是把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头;书面;语言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当代学生对于校园里的公益社团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公益社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而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和各项公益活动的举办,也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对学校道德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协会;道德教育;服务;人才培养  当代学生对于校园里的公益社团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公益社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 要:骨干教师要做课堂的引领者,要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要做知识的学习者,要做教育的追问者。  关键词:引领;实践;学习;追问  本人有幸参加江苏省扬州市第二期中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可谓经历一次头脑风暴,是心灵的一次洗礼,收获颇多。成向荣所长为我们讲解教学改革的核心、重点与走向,让我们开阔了视野;辜伟节主任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写论文,搞课题,让我们收益良多;胡惠闽教授的基于学生经验的课堂学习活动
充分开发利用辖区资源,开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既能提高幼儿园教师挖掘总结创新能力,又能让幼儿熟悉传承家乡传统文化,提升幼儿人文素养,从小培养幼儿爱国爱乡爱家的积极情感。通过地方资源有效的融入,拓宽教育渠道,提升素质教育内涵,最大限度地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有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一、融入领域活动,提升人文素养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同时,应当使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地理作为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学科,它融丰富深厚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于一体,可谓是包罗万象而又异彩纷呈。人常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正是地理学科的真实写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不仅是学科知识的逐渐丰富,也是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的不断成熟和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执教者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适应学生的心理发
人才是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使其形成最强动力,迸发最大活力,作为“管人才”的组工干部责无旁贷,关键要做到识才有智、选才有魄、用才有术、育才有道,不断提升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识才先有智。识准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第一步,需要组工干部宽胸襟、强慧眼、正公心。一要宽胸襟。文王渭滨遇太公,商汤有梓访伊尹,刘备隆中拜孔明,终成盖世伟业,皆缘于古贤胸怀天下,求贤若渴。二要强慧眼。慧眼如何炼就?需要加强学
童年,是每一个人“梦中的真”“真中的梦”;童年,饱含我们对世界最初的认识与新奇感、对生活的感情与沉淀。谁没有值得留恋、值得玩味、值得思索的童年?按理说,每个孩子笔下的童年都应该饱满有趣、异彩纷呈,可现实也许不尽如人意。学生平时的练笔中,虚情假意者居多,真情流露者偏少;老生常谈者居多,独特体验者偏少。  如何提炼有关“童年”的素材,写好“回忆童年”类作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生活,并“真诚”作文。
摘 要: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应该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做好优秀中职生的学历提升工作;第二,做好中职生就业、社会人员培训工作;第三,做好中职生、社会人员创业工作。  关键词:合格人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城乡发展一体化;学历提升;就业创业  “在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的重要阶段,要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通、城乡协作和城乡融合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数学课堂如何渗透数学推理?教师要以第二学段为例阐述如何有效渗透数学推理,发展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推理;推导过程;动手操作;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小学4年级至6年级划分为第二学段,处于此学段的学生对数学
摘 要:成功演绎“卡门”这一角色是许多艺术家面对的一个难题,它牵涉到如何解读经典作品的问题。作为青年一代的歌唱者,有必要、也有责任对经典音乐作品进行重新解读,让众多鉴赏者感受到不同版本的“卡门”演绎,让观众了解到“卡门”这一角色赋予表演者的无限空间,提高学生音乐才能。  关键词:卡门;塞吉迪亚舞曲;音乐才能;人才培养  《塞吉迪亚舞曲》是歌剧《卡门》中的著名唱段。基于笔者对《塞吉迪亚舞曲》的演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