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情怀与学校发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的发展备受社会关注,但长期以来人们的关注比较侧重在学校管理方式的层面上,本文另辟蹊径,重在思考校长应具备的教育情怀,并用典型的案例和感悟,从责任、学习、学校定位、心态等多方面进行了讨论和说明。
  关键词:教育;校长;情怀;责任;学习;定位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5-1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用生命温暖生命的工作,教育是创造人生幸福的圣殿,教育是造福后代的事业。作为一名校长,我应心系学校,应具有浓浓的教育情怀,将办好一所学校当做是最神圣、最高尚、最幸福的劳动。
  情怀源于厚重的责任
  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无不显示着对国事民瘼的崇高责任感。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校长要俯下身子,首先将自己定位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这样就能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位教师开始,从善待每一位家长开始……校长还要有高端占位,要将自己定位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校长”。从深入了解学校定位开始、从发展学校的特色开始、从寻找学校生长点开始……
  当校长以来我养成四个习惯,凡是不到外面开会的期间,保证做好四件事情:一是要早上提前到校迎接教师和学生走进校门;二是每天巡视一下课间操情况;三是要尽可能地保证自己每天上一节课,或听一节课,或和某位教师进行一次交流;四是每半个月坚持参加一次教研组活动。这样做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通过早上到校迎接教师和学生,传递一种宁静感,让师生们看到校长在学校,教师就会静下心来教书,学生也会静下心来读书;传递一种期盼感,尤其是对学生,早上迎接学生到校,走到教室,学生会感受到校长在期盼他做好每一天。二是校长应该是教室中的校长,是一线的校长。校长的“生命之本”在课堂,校长要热爱课堂、潜心课堂、研究课堂、扎根课堂,全心全意为课堂的发展服务,与师生一同发展,与学校一同发展,坚守自己的办学信念。三是传递一种公平感,校长和教师、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迎接新一天的挑战。四是参加教研活动是为了和教师一同解决教学困惑。
  “把简单的工作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常规的工作做好,就是超常规”拿出100%的激情来对待1%的事情,临近当下,做点实事,这就是校长的教育情怀。
  情怀源于不断的学习
  校长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毛泽东曾说“我们的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思想从何而来?思想源于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校长要保证自己不出现“本领恐慌”,唯一的“法宝”就是要加强学习、学会学习和坚持学习,善于创新进取,追求不断发展。校长的人格魅力来自对知识的渴求,校长的“生命之源”在于学习,校长应该是一个身藏锦绣的人。
  馬克吐温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阅读,他就是一个文盲。”那么接着马克吐温的话说:如果教师都不阅读,这个民族将会灭亡!书读多了,就不会说大话、空话、假话,就能说出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所以校长应努力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将自己打造成为一名文化型校长。校长要学习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学习名人经典、学习管理方法技巧。校长要重历史传承、重身心修炼、重内涵品味、重精神修养、重宁静致远。
  情怀源于正确的定位
  “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天下者不足谋一域”,作为一校之长,我应该在着眼做好当前学校每一件小事的同时,谋划学校长远发展的大事。一个校长如果不想大问题,就犹如旋转的陀螺,即使永不停歇,也只能是在原地打转。要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校长,除了关注“小事情”以外,还应该怀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理想与抱负来积极谋划“大问题”。如,正确定位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学校特色,找准学校的生长点,打造强有力的教师队伍等。
  我校地处苏州城郊结合部,伴随周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拆迁户及外来务工子女涌入我校。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占比近70%。我们在思考:怎样的教育才能给这些平民孩子以更好的教育?因此,学校确定了“面向平民办教育,服务社会育英才”的办学宗旨,面向平民办教育体现了学校正视现实的务实态度,服务社会育英才凸显了学校办优质教育的理想和胸怀。
  我校地处京杭运河和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之间,自然风光秀美,人文资源丰富,学校汲取养分,寻其与教育之共通,提出了“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校园精神,意在“水润阳山”。学校要求全体师生向水学习,学习她为而不争的品质,学习她可宁静、可汹涌的收放自如,学习她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水一般的情怀,润物无声地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全体师生要不断提高修养,完善品质,以承载世间万物。校园精神的确定,体现了学校对教育本质的参悟,将全体师生引向幸福的道德境界。
  情怀源于超脱的淡然
  古人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教师不能只有紧张的工作,应该追求自然、坦然、淡然的境界。鼓励教师多一些爱好,有一点“乐趣”,如书法、绘画、篆刻、种植、弹琴、阅读等,必有其益。一个人有追求就会有寄托,有寄托便有幸福,幸福是灵魂的香味,在幸福中工作便有了浓浓的教育情怀。
  学校应努力在传承中使师生品味文化和幸福,当系学校发展的魂兮所系,师生在经典的文化氛围里,耳濡目染,也会逐渐经典起来。在书香飞扬中,哲人的思想会悄无声息地走进心灵,抚平心灵的浮躁。在书香飞扬中,寻求理想、发现哲理、品味文化、道法自然。以书会友,坐而论道;开拓视野,荡涤心灵。
  一个富有人格魅力、远大理想的校长必须要让受教育者意识到儒雅、宽容和关怀的可贵品质。教育不能过于短视,不能急功近利,教育需要的是清醒和理智,宁静和淡然。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本文阐述如何在该核心理念指引下构建高中地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AIS)及应用策略,并提供“初识黄河”“洋流分布图”两个教学案例,说明选择和应用CAIS所提供的优质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育供给侧改革;CAIS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生生互动问答交流,是展开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刺激学生思维和技能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它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让数学课堂的提问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位教师都要面临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 要:班主任只有用智慧巧妙地管理班级,才能全面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班风,增强学生的主体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个体发展;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82-1  21世纪是知识社会、信息社会,是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自主性将在人的一切活动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