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白内障房水TNF、EGF、FGF含量与后囊膜混浊的关系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人工晶体植入术前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眼房水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皮生长因子(ECF)、成纤维生长因子(FGF)的含量,探讨不同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及纤维渗出与上述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以自动酶标仪492nm波长检测,并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房水和血清中各因子含量。结果:TNG-α含量(pg╱ml)在房水/血清中分别为1.212/9.85、1.417/7.75、1.588/5.82;EGF在三组白内障患者房水/血清中浓度(pg/ml),分别为62/2210.4、62/2223.6、63.06/2745.8。上述两因子在三组间之含量,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FGF在房水/血清中含量(pg/ml),分别为8.0/8.42、10.6/12.11、8.0/11.80,显示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房水F=5.35>3.88,P<0.05血清T=2.512>2.23,P<0.050)。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组患者FGF浓度值高于其他白内障组患者,FGF可能是引起后囊膜混浊及纤维渗出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成熟的体外扩增多样性人免疫球蛋白基因的实验方法.方法设计多对具有简并性特点的人IgG、IgM扩增引物,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其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和DNA指纹分析鉴定.结果利用不同引物进行的PCR反应均成功扩增出相应的免疫球蛋白基因,经鉴定所获得的基因产物具有良好的多样性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NF-κB诱导激酶(NIK)和其抑制蛋白(IκB)激酶(IKK)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肌腱细胞NF-κB基因表达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方法用兔的趾屈肌腱细胞,分成三组,分别在无bFGF、2 ng/ml bFGF和10 ng/ml bFGF环境下培养5 d,绘制肌腱细胞生长曲线,5 d时提取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