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隐性课程设计策略初探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ens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性课程,因其隐蔽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被长期忽视。笔者以通化市五所中学为调查对象,对当前我市初中英语教学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所暴露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滞后的问题,本文对隐性课程建设中软硬件的开发及其理论研究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推进中学英语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隐性课程 设计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行,英语社会化考试势在必行,中学英语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加快向素质教育转变,隐性课程资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美国教育社会学研究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1um)的概念。隐性课程又称潜课程、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指学校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校园文化要素的统称,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一样,对人具有全面的教育影响作用。目前普遍认为,隐性课程主要包括校园、课堂等硬件建设和考核评价制度、学习氛围、人文素养等软件建设两部分,主体由校方、教师、学生组成。
  二、中学英语隐性课程开发利用现状
  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具有实施过程的潜在性、隐蔽性(或不易察觉性),以及结果形成中的预期性、长效性,使得潜在课程难以用量化法来确定,而更多的是需要定性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通过对通化市的5所中学调查发现,中学英语教师对隐性课程资源很了解的仅占18%,比较了解的占60%,不太了解的占22%,目前中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调查发现,硬件建设方面:中学均设置英语角、板报、通告栏,但仅有45%教师采取英语角的方式组织课外活动,33%的学生选择参加,2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板报、通告栏偶尔或很少有英语内容;82%的教师和73%的学生,认为用英语元素布置教室对英语学习有用,但仅有68%的学生对教室布置中的英语元素表示满意;多媒体建设方面相对较好,86%的教师认为合理充分的利用影音设备对英语学习有用,83%的教室配备了影音设备学习英语,并且75%的学生表示课后经常使用。
  软件建设方面:8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认为教师的个性、品质对英语学习产生影响,近85%的教师和学生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能够起到很好作用,但仅有36%的教师表示善于调控好自己的负面情绪,积极热情地对待课堂教学,基本符合的占41%;认为现行英语考核制度好的教师和学生比例分别为68%和60%,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略高于考试结果,英语考核项目由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习惯、语言技能、考试成绩、日常课堂表现和对班级英语学习的贡献;80%以上学生认同教师注重班级英语文化建设,87%的教师和83%的学生认为学习风气对英语学习有作用,但认为班级英语风气好的学生仅占67%;78%的学生表示除了上英语课,通过其他途径学习英语,认为订阅英语杂志报刊对英语学习有用的教师达到了92%、学生为70%,而只有54%的学生经常或总是在课余时间会看有关英语方面的图书杂志或电视节目。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关于中学英语隐性课程,校园建设力度不足,多媒体教学应用较多,但课堂英语元素布设有待改善;英语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英语考核评价体制不够合理,英语文化氛围建设效果不够明显,隐性资源利用不够多元。
  三、中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为顺应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和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目标,对隐性课程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针对学校实际开展多样学习群体的研究是其价值实现的需要,有利于课程资源功能进一步拓展和体现,使课程资源开发更加有的放矢。近年来许多学校课程都已经渐渐意识到隐性课程对于教育的意义。但是在英语的实际学习过程中,隐性课程所蕴含的因素、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却常常容易被相关教育者所忽视。
  1.隐性课程研究与教学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由于隐性课程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以及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国内隐性课程研究起步晚、针对性不强、研究不够深入。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等显性因素,而忽视了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缺少对隐性课程内在规律的整合,急需在英语实践活动中搭建平台,通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和效益,从而有效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实现英语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战略性转变。
  2.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建设相对滞后。从调查情况看,多数中学和教职人员对显性课程建设较为重视,多媒体应用较为普遍,教学法应用较为灵活,课堂氛围很活跃,但英语教学依靠课程表、依靠练习题、依靠成绩单的现象普遍存在,校区英语环境营造不足、课堂部设缺乏创新、英语文化建设方法不多;教师建设重视入口关,缺少退出机制,没有素质标准。隐性课程正成为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短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3.隐性课程资源立体、多元,建设难度大。英语素质教育更加倾向于英语听、说、理解表达等应用能力,这就要求隐性课程建设上要在统筹设计、硬件建设、软件配套、理论研究上立体推进;在方法手段上要向口语交流、多媒体授课、网络阅读、竞赛活动多元发展;时空上要求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同步拓展,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四、中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策略
  当前,中学英语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势在必行,教育机构在顶层设计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如何搞好隐性课程软硬件配套和理论研究,从而促进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科学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1.硬件建设。调研期间发现,多数中学在隐性课程硬件建设上形式单一,很难调动广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要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局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英语广场、英语走廊、英语花园、英语角为师生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提供轻松惬意的环境;配套多媒体设备,课间开通英语广播、课后播放英语影视为学生提供英语语境;张贴英语标语路牌、名言警句、每天一句等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英语。   2.软件建设。针对中学英语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英语考核评价体制不够完善,英语文化缺少沉淀的实际,一是在教师素质上,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有进有出的用人机制,送出去学、请进来教、岗位上练的方法路子,定期选送有潜质的英语教师交流深造,邀请高校英语教师和中学优秀教师到校讲座,组织英语教师集中听课、相互评课、问卷选优,以保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二是在英语教学评价上,要坚持笔试、口试、机试相结合,加大听力、口语、写作占比,注重学习过程、自学能力、活动表现,建立量化评分标准,科学评定学生英语素质水平。三是英语文化建设上,要科学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机制,广泛开展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以及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活动,在校内、家庭开辟英语区域、英语时段,营造人人讲英语、处处有英语的文化氛围。
  3.理论研究。中学英语隐性课程理论研究要坚持数据支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实践检验。以学生为主体细化采集项目、以教师为主体构建采集机制、以学校为主体建立数据档案,为理论研究提供依据;注重归类、筛选、提炼、分析,找出问题成因,推动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创新思维模式,通过教学角色互换、家庭教育干预、网络平台运用,拓展隐性课程方法手段;建立科研立项、教学实践、效益评定、信息反馈、理论完善的闭环系统,有效发挥英语隐性课程的辅助作用,促进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创新发展。
  随着中学英语教育改革发展,部分隐性课程逐步完善,将在素质教育上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考虑将隐性课程显性化。比如可以开展家长班,指导家庭英语教育;建立校园网站,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素材,定期组织学生、家长进行网上教学等,必将极大地激发师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教师和学生从被动的知识传授者或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与资源的共同建构者,提高教与学的效能,对推动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中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广泛开展,必将面临英语文化影响,如何在实现教育目的的同时,摒弃西方文化侵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高小红.中学英语隐性课程设计策略试探[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4).
  [2]吉晨春.谈英语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5).
  [3]李梅.创设师生互动的教育情境—对隐性课程视角的关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祁虹,黎宏.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6).
  [5]徐恩光.隐性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济宁师范专科师范学院学报,2003(5).
  [6]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7]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8]张会银.在英语教学中开发隐性课程,构建互动机制[J].天津教育,2007(6).
  *本论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英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439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话在交际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言语幽默不仅体现了一种智慧,通过可以运用语言来体现人物特征,反映社会生活,如果生活中缺少了言语幽默,将会失去很多乐趣。言语幽默属于一种语言艺术,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说话技巧,对于人们的生活交际而言至关重要。《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书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部科幻幽默小说,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言语对话技巧。本文基于会话合作原则,运用《哈利·波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英语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与越来越大,面对这一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和改善,将会直接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都将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将会带来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将成为影响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 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  有人说,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美好的职
造雪砷器——“雪炮”rn人们可以利用“雪炮”造雪机来实现人工造雪.造雪机的原理有两种:一种是用制冰装置生产出很小的片冰,然后以片冰为原料造雪.另一种是采用传统的高压水
期刊
玩完了冷的,再来体验一下冬日里温暖的休闲方式吧。职业旅行家吴涛老师为大家推荐了放松身心的特色温泉和风光迤逦的热带海岛,快点背起行囊,逃离冬季的寒冷,重拾夏日的温暖吧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解决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对学生课堂形式进行改革,使用网络对学生的课后进行规划,增加听力教学的生活性,从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 听力 教学 网络 模式  英语作为一门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学科,一直是高中学习的主要科目。由于高考的升学压力,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主要针对将书面英语当作重点,而忽视了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正因为受重视
【摘要】本文从跨学科角度将语言学和传播学结合,用文化研究的视野剖析广府文化专有项语料库的意义。语料库的“加工”过程,将多维度、多面性、立体化的广府文化,平面化、静止化、单向度定格,对于翻译等跨文化交流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又产生了很多传播障碍。为克服广府文化专有项语料库建立的局限性,探讨语料库立体化建设,进行声音、图像、视频等传播手段的融合,建设多向度的新型语料库。  【关键词】广府文化 语料库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是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本文从目前教材使用状况入手,分析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和条件,旨在共同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校本教材 教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而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发展势头和改革力度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成效。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不对口、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并存。英语所
【Abstract】Euphemism, as a common linguistic phenomenon, is widely employed in our daily social communication a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make impersonal relationship harmonious and social communicatio
【摘要】为响应我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组织的我市外语环境整治活动,初步摸排我市各公共场所的英语标识翻译情况,我校特派多名學生到指定的四所酒店进行拍照,摸排这几所酒店的英文标识翻译情况。经过一个多月的拍照、反馈、讨论、定稿、总结等活动,已对摸排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外语 环境  一、绪论  我校分四批先后派20名学生到四所酒店针对英文标识的翻译情况进行拍照摸排。详细情况请参见下表。  总体来说
期刊